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802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3:52
一种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喷洒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丝氨酸蛋白酶2~3份,波尔多液3~5份,烷基萘磺酸盐5~10份,醋酸8~12份,耐酸性纤维素酶5~10份,丙烯酸乳液5~10份,水杨酸1~2份,硼酸钾2~4份,茶多酚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喷洒液配方简单,不含有有害成份,使用方便,处理量大,特别适合牡丹籽种植面积大的种植户或牡丹籽油生产企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牡丹籽油制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牡丹籽是牡丹植株的精华结晶,除传承了牡丹本身具有的一切特性外,它更有自己独特的医药和营养成分,牡丹种子是受果壳和种壳双层保护的坚果,具有天然的“长寿”基因。原产地位于山东菏泽,于200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批牡丹籽油,并获得了山东省省级成果鉴定。经油脂权威部门江南大学和中国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多家专业机构测试表明,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属ω-3系列)含量超过40%,是橄榄油的140倍。由牡丹籽提取的植物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坚果油,因其营养丰富而独特,又有医疗保健作用,被有关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于2011年3月22日获得新资源食品批准(关于批准元宝枫籽油和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2011年第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牡丹籽油制取过程中需要进行去壳处理,传统去壳方式是在晒干后利用机械进行去壳,这种去壳方式需要提前对牡丹籽进行晒干,晾晒一方面需要占用场地,另一方面在晾晒过程中蒸发的水分会带走部分养料,机械去壳成本高,耗费人力,不适合牡丹籽油制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去除新鲜牡丹籽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及其使用方法,使用该喷洒液去除牡丹籽壳处理时间短、不耗费能耗、节省人力,有利于简单、快速去除牡丹籽壳。一种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丝氨酸蛋白酶2~3份,波尔多液3~5份,烷基萘磺酸盐5~10份,醋酸8~12份,耐酸性纤维素酶5~10份,丙烯酸乳液5~10份,水杨酸1~2份,硼酸钾2~4份,茶多酚1~2份。优选的,所述喷洒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丝氨酸蛋白酶2份,波尔多液4份,烷基萘磺酸盐8份,醋酸10份,耐酸性纤维素酶8份,丙烯酸乳液7份,水杨酸2份,硼酸钾3份,茶多酚2份。优选的,所述波尔多液由5克的硫酸铜、4.5克的熟石灰和0.5千克的水配制而成。优选的,所述烷基萘磺酸盐为烷基萘磺酸钠。优选的,所述耐酸性纤维素酶由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按重量比1:2:1组成。所述喷洒液呈弱酸性环境,PH优选为6.2~6.5。所述喷洒液的PH值通过醋酸或水杨酸含量进行调节。一种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的使用方法:在采收的新鲜牡丹籽上喷洒腐化剂并搅拌均匀,装入竹编箩筐后放入腐化室中使外壳逐步软化;一筐装30kg牡丹籽,每4~6筐为一堆,堆与堆之间留有间隙;腐化室温度控制为20~25℃,空气湿度为70~75%,时间为24小时至36小时,腐化处理完毕后牡丹籽壳软化并与果实分离。优选的,每筐牡丹籽喷洒0.5~1kg所述喷洒液。本专利技术的作用机理:喷洒液中的丝氨酸蛋白酶将牡丹籽壳中大分子蛋白质的肽键断裂,使之成为小分子蛋白质,同时纤维素酶将牡丹籽壳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转化为多糖,实现对牡丹籽壳的充分利用,波尔多液使得整个腐化处理过程不会被细菌感染,硼酸钾可减少处理后牡丹籽壳霉变产生的概率,茶多酚与牡丹籽壳中花青素结合,保持花青素的活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牡丹籽壳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可作为保健品的原料,机械去壳,晾晒会将花青素随水分一起蒸发而散失,使用本专利技术喷洒液去壳,可有效的保留籽壳中的花青素成份及其活性;(2)在牡丹籽喷洒该喷洒液得到软化的牡丹籽壳,可以直接作为菌棒,种植珍贵的牡丹菇;(3)无需人工晾晒和剥壳,既解决了晾晒场地的问题,又为企业节约了大量劳工成本,适合于牡丹籽大批量的处理;(4)本专利技术的喷洒液配方简单,使用方便,处理量大,特别适合牡丹籽种植面积大的种植户或牡丹籽油生产企业;(5)不含有有害成份,不会对牡丹籽造成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丝氨酸蛋白酶2份,波尔多液3份,烷基萘磺酸盐5份,醋酸8份,耐酸性纤维素酶5份,丙烯酸乳液5份,水杨酸1份,硼酸钾2份,茶多酚1份。所述波尔多液由5克的硫酸铜、4.5克的熟石灰和0.5千克的水配制而成。所述烷基萘磺酸盐为烷基萘磺酸钠。所述耐酸性纤维素酶由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按重量比1:2:1组成。所述喷洒液呈弱酸性环境,PH为6.2。所述喷洒液的PH值通过醋酸或水杨酸含量进行调节。一种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的使用方法:在采收的新鲜牡丹籽上喷洒腐化剂并搅拌均匀,装入竹编箩筐后放入腐化室中使外壳逐步软化;一筐装30kg牡丹籽,每4~6筐为一堆,堆与堆之间留有间隙;腐化室温度控制为20~25℃,空气湿度为70~75%,时间为24小时至36小时,腐化处理完毕后牡丹籽壳软化并与果实分离。每筐牡丹籽喷洒喷洒液0.5kg。实施例2一种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丝氨酸蛋白酶2份,波尔多液4份,烷基萘磺酸盐8份,醋酸10份,耐酸性纤维素酶8份,丙烯酸乳液7份,水杨酸2份,硼酸钾3份,茶多酚2份。所述波尔多液由5克的硫酸铜、4.5克的熟石灰和0.5千克的水配制而成。所述烷基萘磺酸盐为烷基萘磺酸钠。所述耐酸性纤维素酶由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按重量比1:2:1组成。所述喷洒液呈弱酸性环境,PH为6.4。所述喷洒液的PH值通过醋酸或水杨酸含量进行调节。一种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的使用方法:在采收的新鲜牡丹籽上喷洒腐化剂并搅拌均匀,装入竹编箩筐后放入腐化室中使外壳逐步软化;一筐装30kg牡丹籽,每4~6筐为一堆,堆与堆之间留有间隙;腐化室温度控制为20~25℃,空气湿度为70~75%,时间为24小时至36小时,腐化处理完毕后牡丹籽壳软化并与果实分离。优选的,每筐牡丹籽喷洒喷洒液0.8kg。实施例3一种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丝氨酸蛋白酶3份,波尔多液5份,烷基萘磺酸盐10份,醋酸12份,耐酸性纤维素酶10份,丙烯酸乳液10份,水杨酸2份,硼酸钾4份,茶多酚2份。所述波尔多液由5克的硫酸铜、4.5克的熟石灰和0.5千克的水配制而成。所述烷基萘磺酸盐为烷基萘磺酸钠。所述耐酸性纤维素酶由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按重量比1:2:1组成。所述喷洒液呈弱酸性环境,PH为6.5。所述喷洒液的PH值通过醋酸或水杨酸含量进行调节。一种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的使用方法:在采收的新鲜牡丹籽上喷洒腐化剂并搅拌均匀,装入竹编箩筐后放入腐化室中使外壳逐步软化;一筐装30kg牡丹籽,每4~6筐为一堆,堆与堆之间留有间隙;腐化室温度控制为20~25℃,空气湿度为70~75%,时间为24小时至36小时,腐化处理完毕后牡丹籽壳软化并与果实分离。每筐牡丹籽喷洒喷洒液1kg。实验数据:将实施例1-3制成的喷洒液喷洒在牡丹籽壳上并与普通机械去壳(对比例1)进行使用效果的对比: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丝氨酸蛋白酶2~3份,波尔多液3~5份,烷基萘磺酸盐5~10份,醋酸8~12份,耐酸性纤维素酶5~10份,丙烯酸乳液5~10份,水杨酸1~2份,硼酸钾2~4份,茶多酚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丝氨酸蛋白酶2~3份,波尔多液3~5份,烷基萘磺酸盐5~10份,醋酸8~12份,耐酸性纤维素酶5~10份,丙烯酸乳液5~10份,水杨酸1~2份,硼酸钾2~4份,茶多酚1~2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丝氨酸蛋白酶2份,波尔多液4份,烷基萘磺酸盐8份,醋酸10份,耐酸性纤维素酶8份,丙烯酸乳液7份,水杨酸2份,硼酸钾3份,茶多酚2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尔多液由5克的硫酸铜、4.5克的熟石灰和0.5千克的水配制而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萘磺酸盐为烷基萘磺酸钠。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籽壳腐化喷洒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金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雷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