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8494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阻器,包括底板;壳体,壳体的下端与底板连接,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安装腔体;电阻片,位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电阻片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绝缘层,位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绝缘层至少部分覆盖在所述电阻片的上表面上;电极引出端子,所述电极引出端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体,所述电极引出端子的下端与所述电阻片电连接,所述电极引出端子的上端由所述壳体的顶部引出至壳体外;所述电极引出端子的上端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阻器,电极引出端子不易断裂,并且电极引出端子与外部连接时,无需额外工序,连接紧固过程方便简单。

A resis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sistor, comprising a base plate; a lower end of the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plate, with mounting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shell and the bottom plate; film resistors, located in the installation cavity, the resisto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insulating layer is located.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cavity, the insulating layer is at least partially cover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varistor; terminal electrode, the electrode terminals along the column extending vertically, the electrode terminal is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ic resistor, the upper end of the electrode terminal from the top of the shell led to the shell; the upper end of the electrode terminal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hole with internal thread. The electrode of the resisto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not easy to be broken, and when the electrode lead out terminal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the additional process is unnecessary and the connection and fastening process is convenient and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阻器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元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阻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无感电阻器主要是由片式引出端子、电阻片、硅胶、热固性材料(模压封装)、散热底片和螺母组成。其中,模压封装而成的壳体顶部设置有螺母安装槽,螺母设置在上述螺母安装槽内,并且,片式引出端子由壳体内部引出至壳体顶部,同时折弯并将螺母封装在螺母安装槽内。螺母在螺母安装槽内可以晃动,在连接外部结构时,需要对螺母进行定位,比如通过注胶,将螺母固定在螺母安装槽中,方可实现电阻器与外部部件的可靠电连接。使用过程中,将外部连接端与螺母螺纹连接,同时与片式引出端子的折弯部进行接触电连接,以实现无感电阻器的使用。在上述方案中,一方面,片式引出端子在连接紧固时,需要给螺母涂胶固定,工序比较繁琐,否则直接安装或连接则不利于可靠电连接;另一方面,片式引出端子由于存在折弯,也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极引出端子不容易断裂、并且在电极引出端子与外部连接时,无需额外工序,连接紧固方便的电阻器。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阻器,包括底板;壳体,壳体的下端与底板连接,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安装腔体;电阻片,位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电阻片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绝缘层,位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绝缘层至少部分覆盖在所述电阻片的上表面上;电极引出端子,所述电极引出端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体,所述电极引出端子的下端与所述电阻片电连接,所述电极引出端子的上端由所述壳体的顶部引出至壳体外;所述电极引出端子的上端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本技术提供的电阻器中,采用了柱状体的电极引出端子,不存在折弯,直接由壳体的顶部引出至壳体外,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断裂;同时,电极引出端子的上端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当电阻器使用时,外部结构可以直接通过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与电极引出端子固定并电连接,无需其他的额外工序,减少了工序,也方便了连接和固定。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引出端子的下端设置有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电阻片焊接连接。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焊接部的底部向上形成有内凹槽。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焊接部为倒“凹”字形板状体。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引出端子上邻近所述焊接部的位置,设置有圆形倒角。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灌胶体,所述灌胶体由灌封在所述外壳内的灌封胶固化形成。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灌胶口。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顶部由“十”字型凸棱分割为4个区域,所述电极引出端子位于其中一个对角区域,所述灌胶口位于另外一个对角区域。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排气孔。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电阻片的一侧覆盖有缓冲层。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阻片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焊料层,所述电阻片通过所述焊料层焊接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与所述电阻片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焊接区,所述焊接区上设置有焊接纹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定位开口,所述壳体的下端配合并预定位在所述定位开口内。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灌胶定位孔,所述灌封胶渗入在所述灌胶定位孔内。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为开口向上的孔。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阻器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阻器的组装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阻器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引出端子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引出端子结构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底板10;焊接区102;定位开口104;灌胶定位孔106;安装孔108;焊料层20;电阻片30;绝缘层40;缓冲层50;电极引出端子60;连接孔602;焊接部604;内凹槽605;圆形倒角606;壳体70;外壳702;灌胶体704;凸棱705;灌胶口706;排气孔70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5说明一下本技术提供的电阻器,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电阻器中,包括底板10;该底板10一方面用于作为壳体70下方的封装,另一方面用作安装电阻片30的载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0还具有散热功能,用于对电阻器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散热;优选地,可以将底板10的一面用于封装壳体70,此时,电阻片30等其他部件均安装在该面上,也就是本技术中提到的上表面,实际就是邻近电阻片30的一面,同时,本技术中,对上下的定义也就以此为依据;更具体的,就是底板10朝向电阻片30的一侧为上,而底板10背向电阻片30的一面为下。为了更好的实现对电阻器的散热作用,可以将底板10的下表面外露在壳体70外,这样,可以通过底板10与大气的接触,更快的将热量导出并散开。本技术中,为了更好的实现散热导热效果,同时兼顾到底板10的支撑和作为基板的性能,对于底板10的材料选取,可以选取一些散热性能好的或韧性好的金属片,例如,可以选取银、金、铍、钨、锌、铝、铜、铁、锌、镍中的一种或几种;更具体的,同时兼顾散热和支撑性能,也考虑到市场因素,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选取铜作为本技术中底板10的制作材料。作为电阻器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壳体70的下端与底板10连接,以在壳体70与底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阻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与所述底板连接,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安装腔体;电阻片,位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电阻片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绝缘层,位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绝缘层至少部分覆盖在所述电阻片的上表面上;电极引出端子,所述电极引出端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体,所述电极引出端子的下端与所述电阻片电连接,所述电极引出端子的上端由所述壳体的顶部引出至壳体外;所述电极引出端子的上端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与所述底板连接,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安装腔体;电阻片,位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电阻片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绝缘层,位于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绝缘层至少部分覆盖在所述电阻片的上表面上;电极引出端子,所述电极引出端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体,所述电极引出端子的下端与所述电阻片电连接,所述电极引出端子的上端由所述壳体的顶部引出至壳体外;所述电极引出端子的上端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出端子的下端设置有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电阻片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的底部向上形成有内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为倒“凹”字形板状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出端子上邻近所述焊接部的位置,设置有圆形倒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灌胶体,所述灌胶体由灌封在所述外壳内的灌封胶固化形成。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荟澳向涛刘倩倩李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