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液晶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848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环液晶化合物,结构通式如(1)所示:其中R是碳数为1~10的直链烷基或直链烷氧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化合物具有清亮点高、相溶性好的优点,主要用于液晶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环液晶化合物,用于液晶显示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液晶显示材料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用于平板显示的液晶材料通常是由5~20种不同特性的液晶化合物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每一种化合物对液晶配方的贡献不同,例如既有极性较大的液晶化合物组分,也有非极性的液晶化合物组分;有清亮点较高的液晶组分,也有清亮点低、粘度小的液晶组分,混合形成配方以后可以取长补短,获得最佳显示性能。在美国专利US4419264A1中公开了结构式如下所示的液晶化合物:其中R1,R2为不超过8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其中一个或两个取代基X为氟,其余取代基X为氢。该四环液晶化合物具有很高的清亮点,但是粘度也较大,并且相溶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清亮点高,而且粘度小、相溶性好、低温显示性能好的四环液晶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化合物是一种极性较小的四环液晶化合物,分子呈棒状线型结构,含有四个六圆环,清亮点高,而且在分子中心插入可以自由旋转的乙撑桥键,因而相溶性好,低温显示性能得到改善,适合作为一种高清亮点组分在混合液晶配方应用。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四环液晶化合物,其特点是结构通式如(1)所示:其中R是碳数为1~10的直链烷基或直链烷氧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点在于R优选碳数为1~7的直链烷基或直链烷氧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特点在于R优选碳数为1~5的直链烷基或直链烷氧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特点在于结构式如下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特点在于结构式如下所示:本专利技术中R不局限于碳数为1~10的直链烷基或直链烷氧基,R也可以是碳数为1~10的带有支链的烷基、烷氧基,R还可以氟或氯。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和已知结构四环化合物相比,其引入乙撑桥键,其分子共轭程度降低,不但相溶性得到改善,而且具有粘度小的特点,低温显示性能好。2)本专利技术不仅相溶性得到改善,而且保留了四环液晶化合物清亮点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4-甲氧基苯甲醛与硼氢化钠进行还原反应得到4-甲氧基苯甲醇;-->(2)4-甲氧基苯甲醇与浓盐酸进行氯代反应得到4-甲氧基苄氯;(3)4-甲氧基苄氯与镁粉反应制备格氏试剂,再进行偶联反应制得1,2-双(4-甲氧基苯基)乙烷;(4)1,2-双(4-甲氧基苯基)乙烷与氢溴酸反应,乙酸作溶剂进行脱甲基反应得到4,4′-(1,2-亚乙基)二苯酚;(5)4,4′-(1,2-亚乙基)二苯酚在催化氢化得到4,4′-(1,2-亚乙基)二环己醇;(6)4,4′-(1,2-亚乙基)二环己醇在氧化下得到4,4′-(1,2-亚乙基)二环己酮;(7)4-烷基溴苯或4-烷氧基溴苯格氏试剂与4,4′-(1,2-亚乙基)二环己酮偶联,水解后得到叔醇衍生物;(8)叔醇衍生物在硫酸氢钟催化下脱水成烯衍生物;(9)烯衍生物进行催化氢化,重结晶得到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化合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1,2-双(4-(4-乙基苯基)环己基)乙烷的制备步骤1:4-甲氧基苯甲醇的制备将11.4g硼氢化钠、200ml乙醇加入到500ml三口烧瓶中,搅拌下缓慢滴加134g 4-甲氧基苯甲醛,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温度不超过35℃,滴完后搅拌下继续反应1小时。将反应物倒入200ml质量浓度为5%的稀盐酸中,用200ml甲苯萃取两次。减压蒸除甲苯得油状液体128g,4-甲氧基苯甲醇的收率94%。步骤2:4-甲氧基苄氯的制备将上步反应所得4-甲氧基苯甲醇128g加入到500ml三口瓶中,加入浓盐酸300ml,室温下搅拌反应2小时。分出油层,水层用200ml石油醚萃取。石油醚与油层合并,用5%碳酸氢钠水洗至中性,无水碳酸钾干燥。减压蒸除石油醚,蒸镏得无色油状液体109g,4-甲氧基苄氯的收率84%。步骤3:1,2-双(4-甲氧基苯基)乙烷氮气保护下将镁粉3g,一小粒碘,20mL四氢呋喃加入250mL四口瓶中,升温到60℃,-->开始滴加31g4-甲氧基苄氯与80mL四氢呋喃混合溶液。约0.5~1小时滴完,再加热升温至回流,反应5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倒入稀盐酸中,滤出固体,该固体用乙醇与乙酸乙酯混合溶液重结晶得白色固体16g,1,2-双(4-甲氧基苯基)乙烷收率66%。步骤4:4,4′-(1,2-亚乙基)二苯酚将12.1g 1,2-双(4-甲氧基苯基)乙烷,100mL冰醋酸,50mL40%的氢溴酸加入到250mL反应瓶中,加热升温到回流,反应9小时。冷却过夜,析出晶体。过滤,洗涤,晾干,得到灰色晶体4,4′-(1,2-亚乙基)二苯酚10g,4,4′-(1,2-亚乙基)二苯酚收率93.5%。步骤5:4,4′-(1,2-亚乙基)二环己醇将18g4,4′-(1,2-亚乙基)二苯酚,1g碳酸钠,2g5%钯/碳,200mL乙醇加入高压釜中。通入氢气初压为4MPa,升温至120℃反应6小时。冷却,滤去催化剂,减压浓缩得白色固体18g。步骤6:4,4′-(1,2-亚乙基)二环己酮将18g三氧化铬、26.5g浓硫酸、30g水配成铬酸水溶液,备用。在500mL三口瓶中加入4,4′-(1,2-亚乙基)二环己醇23g,丙酮300mL,搅拌溶解。冰水浴降温到10℃以下,滴加配好的铬酸水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温度不超过15℃,约0.5小时滴加完毕。滴完后保温反应1.5小时,加入异丙醇5mL,过滤。滤饼用丙酮洗涤,滤液减压浓缩。加入30mL石油醚,析出晶体。过滤得晶体18.5g,气相色谱含量为98%,4,4′-(1,2-亚乙基)二环己酮的收率85.6%。结构鉴定:IR(KBr,cm-1):2951,2922,2900,2853,1712(νC=O),1162,938。1HNMR(500MHz,CDCl3,δ):1.256~1.445(8H,m);1.700(2H,s);2.055(4H,d);2.296~2.399(8H,m)。以上结构鉴定数据表明所得化合物确实是中间体4,4′-(1,2-亚乙基)二环己酮。步骤7:4,4’-(1,2-亚乙基)双((4-乙基苯基)环己醇)氮气保护下将2.9g镁粉、30mL干燥的四氢呋喃、一小粒碘加入到250mL四口瓶中。滴加溶有18.5g4-溴乙苯70mL的干燥四氢呋喃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温度保持在45℃~55℃之间,约1小时滴完,再保温反应0.5小时。滴加溶有10.1g4,4′-(1,2-亚乙基)二环己酮的50mL的干燥四氢呋喃溶液,滴完后加热回流2h。冷却至室温,将反应物倒入冰与稀盐酸溶液中水解。加入100mL甲苯萃取2次,水洗至中性。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步骤8:1,2-双(4-(4-乙基苯基)-1-环己烯基)乙烷将上一步反应所得溶液加入到反应瓶中,加入对甲苯磺酸1.0g,加热至回流,分水。反应2小时后,TLC检测脱水完全。冷却至室温,先用5%碳酸钠水溶液洗涤,再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除甲苯,石油醚重结晶得白色晶体12.5g。步骤9:1,2-双(4-(4-乙基苯基)环己基)乙烷将10.0g 1,2-双(4-(4-乙基苯基)-1-环己烯基)乙烷,1.0g 5%钯/碳,50mL四氢呋喃加入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环液晶化合物,其结构通式如(1)所示:***(1)其中R是碳数为1~10的直链烷基或直链烷氧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环液晶化合物,其结构通式如(1)所示:其中R是碳数为1~10的直链烷基或直链烷氧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四环液晶化合物,其中R是碳数为1~7的直链烷基或直链烷氧基。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忠维杜渭松李建李娟利王户生邓登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