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838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法,包括翼墙纵向开4条通风缝隙向内吹二次风,翼墙处水冷壁管外径120.65mm,中心距为146.4mm,管子间隙为25.4mm,翼墙上部和下部管子外径69.85mm,原设计通过变径管将两端连接,将需要通风的四道通风带处的粗管更换为细管(将上部大小头位置下移),管子间隙为76.55mm,通风带的高度设置为翼墙管子的总长度或仅设置在翼墙上半部分;去除通风槽两侧各1根管上的卫燃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原翼墙处不再有大块结焦,只有厚度不足50mm的松散焦块,不对机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前后墙结焦情况也得到了大幅改善,焦块厚度明显减小。NOx排放也下降了。

Boiler combustion optimization adjustment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adjusting for boiler combustion optimization, including the 4 wing wall longitudinal ventilation slot two wind blowing inward, the outer diameter of 120.65mm water wall tube wing wall, Center for 146.4mm, the gap is 25.4mm, the upper and lower wing wall pipe diameter 69.85mm, the original design through the tube ends are connected to the four pipes need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with the replacement for the tube (the upper head down position), the gap is 76.55mm, height setting ventilation belt is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wing wall tube or set only in the wing wall part; the removal of ventilation slots on both sides of the 1 tubes on the ignition belt. The invention has no big lump coking at the original wing wall, and only the loose coke block with thickness less than 50mm does not threaten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unit. The coking of the front wall and the back wall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coke block is obviously reduced. NOx emissions also f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为保证锅炉燃烧稳定性,炉膛中敷设大量卫燃带,以提高炉膛温度,保证稳定燃烧,但炉膛温度会高于灰熔点。卫燃带敷设的区域将根据煤质的不同有所变化,燃用煤质越差时需敷设的卫燃带面积越多。原FW卫燃带敷设理念(燃无烟煤情况下,拱部、前后垂直墙、翼墙(切脚)、侧墙1~4区均需敷设,冷灰斗上部、冷灰斗中部5~6区视煤质的情况为预备敷设区域,卫燃带敷设的部位示意图如图1所示。卫燃带分布在前墙、后墙、侧墙和翼墙上,其中翼墙上整体敷设了卫燃带。在运行中,水冷壁附近的气体成分由于无烟煤和贫煤燃烧困难而产生不完全燃烧和火焰拖长而形成还原性气氛,当受热面附近的烟气处于还原性气氛时,将导致灰熔点的下降和灰沉积过程加快,更容易被卫燃带捕捉,加速了受热面的结渣。前、后墙卫燃带上由于诸多喷口的存在的结渣较轻,侧墙和翼墙卫燃带的结渣较为严重。近年来,因实际燃用煤种与设计煤种偏差较大,烟煤掺烧较多,煤的挥发分变化较大,灰分大,炉膛卫燃带结焦变得非常严重,掉焦多次引发锅炉灭火、机组非计划停运,同时掉焦多次造成捞渣机压死、机组限负荷破坏水封处理。另外,锅炉冷灰斗水冷壁管砸伤严重,以前检修时曾多次更换变形严重的管子、补焊划伤较深的管子,客观上增加了锅炉“四管”泄漏的几率。结焦产生的原因:1)煤质灰熔点的变化;2)W炉燃烧器布置型式:角部燃烧器(四个)距侧墙较近,燃烧煤粉火焰的扩散、“刷墙”;3)煤质变化很大,偏离设计意图;使原设计敷设的卫燃带面积不符合实情。结焦危害:1)恶化传热,加剧结焦现象;2)水冷壁结焦,影响换热,降低锅炉效率;3)结焦严重时,大块渣落下易砸坏水冷壁,造成恶性事故。下炉膛由于原敷设有大量的卫燃带,当燃用贫煤或劣质烟煤时,势必造成较为严重的炉膛结焦情况,威胁锅炉的安全运行小时数。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法,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锅炉下炉膛结焦情况;同时增加下炉膛吸热,降低热力型NOx的生成的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法。本专利技术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法,包括翼墙纵向开4条通风缝隙向内吹二次风,翼墙处水冷壁管外径120.65mm,中心距为146.4mm,水冷壁管的管子间隙为25.4mm,翼墙上部和下部管子外径69.85mm,水冷壁管和翼墙上部和下部管子通过变径管连接,通风的四道通风带处的水冷壁管的外径小于120.65mm,通风的四道通风带处的水冷壁管的管子间隙为76.55mm,通风带的高度设置为翼墙管子的总长度,或设置在翼墙上半部分;去除通风槽两侧各1根管上的卫燃带;卫燃带的面积与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有关,二者成反比关系,锅炉的煤质的情况Vdaf≥15%,则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45%BMCR;锅炉的运行煤质的情况Vdaf≤12%,则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40%BMCR。进一步地,在335MW负荷下,送风量控制在241m3/s,运行氧量1.83%以上;在300MW负荷下,送风量控制在222m3/s,运行氧量2.58%以上。进一步地,所述的W型火焰锅炉采用分级燃烧方式对煤种进行燃烧,具体包括:选取预定比例的易燃煤种、无烟煤,利用易燃煤种与氧气反应,成为第一级燃烧;第一阶段形成的高温烟气气氛,在高温烟气的裹挟下,引燃无烟煤,形成第二级燃烧,其中易燃煤种的挥发分含量高于无烟煤,且挥发分>25%,烟煤、无烟煤的配比不小于1:1。进一步地,所述的W型火焰锅炉配置四台磨煤机,第一磨煤机、第二磨煤机、第三磨煤机、第四磨煤机;四个磨煤机均磨烟煤、无烟煤的混合煤,烟煤:无烟煤按照1:3比例掺配;或,第四磨煤机磨纯烟煤,单一煤种挥发分限制在20%~30%以内,第一磨煤机、第二磨煤机、第三磨煤机磨无烟煤,单一煤种挥发分限制在15%以下;或,烟煤与无烟煤比例为1:1,第一磨煤机、第三磨煤机上烟煤,单一煤种挥发分限制在20%~30%以内,第二磨煤机、第四磨煤机磨上无烟煤,即前、后墙各有一台磨煤机上纯烟煤,烟煤与无烟煤比例为1:1,第一磨煤机、第三磨煤机的磨出口温度为118℃,第三磨煤机的磨出口温度为109℃;或,第一磨煤机、第三磨煤机磨烟煤、无烟煤的混合煤,磨烟煤:无烟煤按照7︰3比例进行掺配,第二磨煤机、第四磨煤机磨烟煤、无烟煤的混合煤,烟煤:无烟煤按照3︰7比例进行掺配;或,第一磨煤机、第二磨煤机、第三磨煤机、第四磨煤机上烟煤均磨烟煤、无烟煤混合煤,烟煤:无烟煤按照3︰1比例掺配。或,所述的W型火焰锅炉配置四台磨煤机,第四磨煤机无烟煤,单一煤种挥发分限制在15%以下,第一磨煤机、第二磨煤机、第三磨煤机磨烟煤,单一煤种挥发分限制在20%~30%以内,烟煤:无烟煤按照3︰1比例掺配;优先启动第一磨煤机、第二磨煤机、第三磨煤机三台磨煤机,启磨顺序为同侧,提前启动一次风机,要求挥发分在30%,热值20000kJ/kg以上。或,第一磨煤机、第二磨煤机、第三磨煤机、第四磨煤机上烟煤均磨磨煤无烟煤、贫煤、烟煤的混合煤,磨煤无烟煤︰贫煤︰烟煤=2︰4︰4比例掺配。进一步地,还包括:获取锅炉在预定的煤种和负荷下,在不同的F层二次风下倾角度的运行状况,其中所述的运行状况至少包括:省煤器出口烟气的NOx、CO、O2;空预器出口烟气的NOx、CO、O2;锅炉热效率;入炉煤工业、元素分析;飞灰、炉渣取样分析;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空预器出口烟气温度;原煤取样;环境温度、湿度及大气压;对获取的锅炉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确定F风下倾角度和D、E风开度为:后墙:由左至右分别对应燃烧器D1、燃烧器A1、燃烧器D2、燃烧器燃烧器A2、燃烧器D3、燃烧器A3、燃烧器D4、燃烧器A4、燃烧器D5、燃烧器A5、燃烧器D6、燃烧器A6的F风下倾角度:25、25、5、5、30、30、30、30、5、5、25、25;E风开度:25、25、5、20、20、20、20、20、5、5、10、10;D风开度:5、5、5、5、5、5、5、5、5、5、5、5;前墙:由左至右分别对应燃烧器C1、燃烧器B1、燃烧器C2、燃烧器B2、燃烧器C3、燃烧器B3、燃烧器C4、燃烧器B4、燃烧器C5、燃烧器B5、燃烧器C6、燃烧器B6的F风下倾角度:25、25、5、5、30、30、30、30、5、5、25、25;E风开度:25、25、5、20、20、20、20、20、5、5、10、10;D风开度:5、5、5、5、5、5、5、5、5、5、5、5。进一步地,省煤器出口烟气的NOx、CO、O2测量采用网格法,每侧烟道取五个测点,每个烟道混合成一个烟气样进行分析,每侧空预器出口烟气成分取烟道的算术平均值,锅炉排烟烟气成分取2个烟道的算术平均值;空预器出口烟气的NOx、CO、O2测量同样采用网格法,每侧烟道取五个测点,每个烟道混合成一个烟气样进行分析,每侧空预器出口烟气成分取烟道的算术平均值,锅炉排烟烟气成分取2个烟道的算术平均值;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采用网格法测量,每侧取各测量点的算术平均作为出口平均烟气温度;空预器出口烟气温度测量采用网格法,共2个烟道,每侧空预器出口平均烟气温度取测量点的算术平均值。进一步地,所述的预定负荷下,不同的F风下倾角度的情况具体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翼墙纵向开4条通风缝隙向内吹二次风,翼墙处水冷壁管外径120.65mm,中心距为146.4mm,水冷壁管的管子间隙为25.4mm,翼墙上部和下部管子外径69.85mm,水冷壁管和翼墙上部和下部管子通过变径管连接,通风的四道通风带处的水冷壁管的外径小于120.65mm,通风的四道通风带处的水冷壁管的管子间隙为76.55mm,通风带的高度设置为翼墙管子的总长度,或设置在翼墙上半部分;去除通风槽两侧各1根管上的卫燃带;卫燃带的面积与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有关,二者成反比关系,锅炉的煤质的情况Vdaf≥15%,则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45%BMCR;锅炉的运行煤质的情况Vdaf≤12%,则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40%BMC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翼墙纵向开4条通风缝隙向内吹二次风,翼墙处水冷壁管外径120.65mm,中心距为146.4mm,水冷壁管的管子间隙为25.4mm,翼墙上部和下部管子外径69.85mm,水冷壁管和翼墙上部和下部管子通过变径管连接,通风的四道通风带处的水冷壁管的外径小于120.65mm,通风的四道通风带处的水冷壁管的管子间隙为76.55mm,通风带的高度设置为翼墙管子的总长度,或设置在翼墙上半部分;去除通风槽两侧各1根管上的卫燃带;卫燃带的面积与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有关,二者成反比关系,锅炉的煤质的情况Vdaf≥15%,则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45%BMCR;锅炉的运行煤质的情况Vdaf≤12%,则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40%BMCR。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335MW负荷下,送风量控制在241m3/s,运行氧量1.83%以上;在300MW负荷下,送风量控制在222m3/s,运行氧量2.58%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W型火焰锅炉采用分级燃烧方式对煤种进行燃烧,具体包括:选取预定比例的易燃煤种、无烟煤,利用易燃煤种与氧气反应,成为第一级燃烧;第一阶段形成的高温烟气气氛,在高温烟气的裹挟下,引燃无烟煤,形成第二级燃烧,其中易燃煤种的挥发分含量高于无烟煤,且挥发分>25%,烟煤、无烟煤的配比不小于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W型火焰锅炉配置四台磨煤机,第一磨煤机、第二磨煤机、第三磨煤机、第四磨煤机;四个磨煤机均磨烟煤、无烟煤的混合煤,烟煤:无烟煤按照1:3比例掺配;或,第四磨煤机磨纯烟煤,单一煤种挥发分限制在20%~30%以内,第一磨煤机、第二磨煤机、第三磨煤机磨无烟煤,单一煤种挥发分限制在15%以下;或,烟煤与无烟煤比例为1:1,第一磨煤机、第三磨煤机上烟煤,单一煤种挥发分限制在20%~30%以内,第二磨煤机、第四磨煤机磨上无烟煤,即前、后墙各有一台磨煤机上纯烟煤,烟煤与无烟煤比例为1:1,第一磨煤机、第三磨煤机的磨出口温度为118℃,第三磨煤机的磨出口温度为109℃;或,第一磨煤机、第三磨煤机磨烟煤、无烟煤的混合煤,磨烟煤:无烟煤按照7︰3比例进行掺配,第二磨煤机、第四磨煤机磨烟煤、无烟煤的混合煤,烟煤:无烟煤按照3︰7比例进行掺配;或,第一磨煤机、第二磨煤机、第三磨煤机、第四磨煤机上烟煤均磨烟煤、无烟煤混合煤,烟煤:无烟煤按照3︰1比例掺配。或,所述的W型火焰锅炉配置四台磨煤机,第四磨煤机无烟煤,单一煤种挥发分限制在15%以下,第一磨煤机、第二磨煤机、第三磨煤机磨烟煤,单一煤种挥发分限制在20%~30%以内,烟煤:无烟煤按照3︰1比例掺配;优先启动第一磨煤机、第二磨煤机、第三磨煤机三台磨煤机,启磨顺序为同侧,提前启动一次风机,要求挥发分在30%,热值20000kJ/kg以上。或,第一磨煤机、第二磨煤机、第三磨煤机、第四磨煤机上烟煤均磨磨煤无烟煤、贫煤、烟煤的混合煤,磨煤无烟煤︰贫煤︰烟煤=2︰4︰4比例掺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锅炉在预定的煤种和负荷下,在不同的F层二次风下倾角度的运行状况,其中所述的运行状况至少包括:省煤器出口烟气的NOx、CO、O2;空预器出口烟气的NOx、CO、O2;锅炉热效率;入炉煤工业、元素分析;飞灰、炉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鹏张志刚张新陈坤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