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海林专利>正文

一种订书针包装自动化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521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订书针包装自动化流水线,包括振动盘、输送带、折纸套盒机;振动盘包括倒锥台形结构的料盘、输送通道一、输送通道二,料盘的内壁上下交替设置有能以横卧的状态输送订书针的螺旋轨道一和螺旋轨道二,螺旋轨道一和螺旋轨道二的进料端均位于料盘的底部,出料端均位于料盘内壁的上侧,螺旋轨道一的出料端与输送通道一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横卧状态的订书针翻转至针脚朝下状态的翻转构件一,螺旋轨道二的出料端与输送通道二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横卧状态的订书针翻转至针脚朝上状态的翻转构件二;输送通道一的出料口、输送通道二的出料口分别与输送带一的首端、输送带二的首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可靠。

Automatic assembly line for packing need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itching needle packing automatic assembly line, including vibration plate, belt, folding box machine set; the vibration plate includes an inverted frustum shaped plate structure, conveying channel and transport channel two, the inner wall of the feed tray is arranged alternately up and down to the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spiral orbit stapler a needle and a spiral track two, track two and a spiral spiral feed end of the tray are located in the bottom of the discharge end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tray are located in the upper side, a spiral track is used to recline state staples flip to the pin toward the state of a flip memb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eeding end of the conveying channel inlet two of a spiral track for lying state of staples turned to pin upward turning member two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eeding end and the conveying passage two inlet of the conveying channel; The discharge port of the material inlet and the delivery passage two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conveying belt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conveying belt two.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stabl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订书针包装自动化流水线
本技术涉及订书针生产
,具体讲是一种订书针包装自动化流水线。
技术介绍
订书针包装自动化流水线是一种集产品整理、叠合、包装入盒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其有振动盘、输送带、折纸套盒机等部件组成。振动盘是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整理订书针,并将其有序地输送到输送带上。订书针在包装入盒之前,需要预先将针脚朝下的上层订书针(以下简称上层订书针)与针脚朝上的下层订书针(以下简称下层订书针)相互上下叠扣。目前,振动盘在使用时还需要配备两条用于翻转订书针的翻转轨道。两条翻转轨道分别与振动盘的两个出料口相连。其中一条翻转轨道用于将订书针翻转成针脚朝下状态的上层订书针并输送到一条输送带上,另一条翻转轨道用于将订书针翻转成针脚朝上状态的下层订书针并输送到另一条输送带上。但是由于翻转轨道较长、空间小,同时又需要扭曲旋转,订书针在其中通过时很容易卡住,运行不够稳定,影响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可靠的订书针包装自动化流水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订书针包装自动化流水线,包括振动盘、输送带、折纸套盒机,折纸套盒机位于输送带的内侧;所述输送带包括用于输送上层订书针的输送带一和用于输送下层订书针的输送带二,输送带一与输送带二并排平行设置,且输送带一位于输送带二的外侧;所述输送带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将成排的上层订书针推至成排的下层订书针上叠起来并推入折纸套盒机内的推送机构;所述振动盘包括倒锥台形结构的料盘、用于输送上层订书针的输送通道一、用于输送下层订书针的输送通道二,料盘的内壁上下交替设置有能以横卧的状态输送订书针的螺旋轨道一和螺旋轨道二,螺旋轨道一和螺旋轨道二的进料端均位于料盘的底部,出料端均位于料盘内壁的上侧,螺旋轨道一的出料端与输送通道一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横卧状态的订书针翻转至针脚朝下状态的翻转构件一,螺旋轨道二的出料端与输送通道二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横卧状态的订书针翻转至针脚朝上状态的翻转构件二;所述输送通道一的出料口、输送通道二的出料口分别与输送带一的首端、输送带二的首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轨道一和螺旋轨道二的纵向横截面均为一字型结构,螺旋轨道一和螺旋轨道二的宽度正好等于订书针针脚的高度,且螺旋轨道一和螺旋轨道二均为内侧向上翘起的倾斜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构件一包括挡板一、翻转压板、转接平台一,转接平台一的一端与螺旋轨道一的出料端相连,另一端与输送通道一的进料口相连,挡板一设置于输送轨道一靠近末端的内侧边上,挡板一的高度低于订书针横卧时的高度,且挡板一沿着订书针的输送方向延伸至螺旋轨道一的出料端,翻转压板设置于输送轨道一靠近末端的外侧边上,且翻转压板沿着订书针的输送方向向内侧逐渐翻转,在翻转压板与挡板一之间形成一逐渐缩小的通道。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平台一的台面具有与螺旋轨道一等同的倾斜角度,转接平台一台面的外侧设置有导向挡板一,输送通道一的进料口与转接平台一靠近导向挡板一所在一侧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构件二包括弧形导向板、转接平台二,转接平台二的一端与螺旋轨道二的出料端相连,另一端与输送通道二的进料口相连,弧形导向板的一端与螺旋轨道二出料端所对应的盘壁相连,另一端向外侧延伸位于转接平台二上,且弧形导向板凸出的导向弧面与料盘上所连接的内壁平滑过渡连接,且弧形导向板凸出的导向弧面具有与料盘上所连接的内壁等同的倾斜角度。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平台二的台面具有与螺旋轨道二等同的倾斜角度,转接平台二台面的外侧设置有导向挡板二,输送通道二的进料口与转接平台一靠近导向挡板二所在一侧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轨道二靠近末端的内侧边上设置有挡板二。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轨道一的进料端和螺旋轨道二的进料端对称设置于料盘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输送通道一出料口设置有拨料轮一,输送通道二出料口设置有拨料轮二。进一步地,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送气缸、用于停放上层订书针的平台一、用于停放下层订书针的平台二,平台一、平台二分别连接于输送带一、输送带二的末端,推送气缸位于平台一的外侧,推送气缸的活塞连杆上设置有推送块,平台一与平台二相互靠在一起,且平台一的台面至少高出平台二的台面一个订书针底面的厚度值,推送块、平台一、平台二、折纸套盒机的入口四者位于同一直线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订书针包装自动化流水线,其中的振动盘可直接输出上层订书针和下层订书针,不需要翻转轨道配合使用,克服了输送过程中容易卡住的缺陷,整体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振动盘的轴侧图。图3是本技术中振动盘的俯视图。图4是上层订书钉、下层订书针分别位于平台一、平台二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上层订书钉被推叠合在下层订书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上层订书钉与下层订书针叠合后的截面图。图中所示:1、振动盘11、料盘12、输送通道一13、输送通道二14、螺旋轨道一15、螺旋轨道二16、翻转构件一161、挡板一162、翻转压板163、转接平台一164、导向挡板一17、翻转构件二171、弧形导向板172、转接平台二173、导向挡板二174、挡板二2、折纸套盒机3、输送带一4、输送带二5、推送机构51、推送气缸52、平台一53、平台二54、推送块6、拨料轮一7、拨料轮二8、订书针81、上层订书针82、下层订书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订书针包装自动化流水线,包括振动盘1、输送带、折纸套盒机2,折纸套盒机2位于输送带的内侧。输送带包括用于输送上层订书针的输送带一3和用于输送下层订书针的输送带二4。输送带一3与输送带二4并排平行设置,且输送带一3位于输送带二4的外侧。输送带的末端设置有推送机构5,通过该推送机构5可将成排的上层订书针推至成排的下层订书针上叠起来(如图6所示)并推入折纸套盒机2内。以上均为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主要专利技术点在于对振动盘1结构的改进,具体结构为:振动盘1包括倒锥台形结构的料盘11、用于输送上层订书针的输送通道一12、用于输送下层订书针的输送通道二13。料盘11的内壁上下交替设置有能以横卧的状态输送订书针的螺旋轨道一14和螺旋轨道二15。订书针横卧状态是指订书针的针脚面与螺旋轨道接触(如图2所示)。螺旋轨道一14和螺旋轨道二15的首端均位于料盘11的底部,作为螺旋轨道一14和螺旋轨道二15的进料端。螺旋轨道一14和螺旋轨道二15的末端均位于料盘11内壁的上侧,作为螺旋轨道一14和螺旋轨道二15的出料端。螺旋轨道一14的出料端与输送通道一12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翻转构件一16,翻转构件一16可将横卧状态的订书针翻转至针脚朝下状态并输送到输送通道一12的进料口。螺旋轨道二15的出料端与输送通道二13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翻转构件二17,翻转构件二17可将横卧状态的订书针翻转至针脚朝上状态并输送到输送通道二13的进料口。输送通道一12的出料口、输送通道二13的出料口分别与输送带一3的首端、输送带二4的首端相连,用于将上层订书针、下层订书针分别输送到输送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订书针包装自动化流水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订书针包装自动化流水线,包括振动盘、输送带、折纸套盒机,折纸套盒机位于输送带的内侧;所述输送带包括用于输送上层订书针的输送带一和用于输送下层订书针的输送带二,输送带一与输送带二并排平行设置,且输送带一位于输送带二的外侧;所述输送带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将成排的上层订书针推至成排的下层订书针上叠起来并推入折纸套盒机内的推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盘包括倒锥台形结构的料盘、用于输送上层订书针的输送通道一、用于输送下层订书针的输送通道二,料盘的内壁上下交替设置有能以横卧的状态输送订书针的螺旋轨道一和螺旋轨道二,螺旋轨道一和螺旋轨道二的进料端均位于料盘的底部,出料端均位于料盘内壁的上侧,螺旋轨道一的出料端与输送通道一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横卧状态的订书针翻转至针脚朝下状态的翻转构件一,螺旋轨道二的出料端与输送通道二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横卧状态的订书针翻转至针脚朝上状态的翻转构件二;所述输送通道一的出料口、输送通道二的出料口分别与输送带一的首端、输送带二的首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订书针包装自动化流水线,包括振动盘、输送带、折纸套盒机,折纸套盒机位于输送带的内侧;所述输送带包括用于输送上层订书针的输送带一和用于输送下层订书针的输送带二,输送带一与输送带二并排平行设置,且输送带一位于输送带二的外侧;所述输送带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将成排的上层订书针推至成排的下层订书针上叠起来并推入折纸套盒机内的推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盘包括倒锥台形结构的料盘、用于输送上层订书针的输送通道一、用于输送下层订书针的输送通道二,料盘的内壁上下交替设置有能以横卧的状态输送订书针的螺旋轨道一和螺旋轨道二,螺旋轨道一和螺旋轨道二的进料端均位于料盘的底部,出料端均位于料盘内壁的上侧,螺旋轨道一的出料端与输送通道一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横卧状态的订书针翻转至针脚朝下状态的翻转构件一,螺旋轨道二的出料端与输送通道二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横卧状态的订书针翻转至针脚朝上状态的翻转构件二;所述输送通道一的出料口、输送通道二的出料口分别与输送带一的首端、输送带二的首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订书针包装自动化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轨道一和螺旋轨道二的纵向横截面均为一字型结构,螺旋轨道一和螺旋轨道二的宽度正好等于订书针针脚的高度,且螺旋轨道一和螺旋轨道二均为内侧向上翘起的倾斜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订书针包装自动化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构件一包括挡板一、翻转压板、转接平台一,转接平台一的一端与螺旋轨道一的出料端相连,另一端与输送通道一的进料口相连,挡板一设置于输送轨道一靠近末端的内侧边上,挡板一的高度低于订书针横卧时的高度,且挡板一沿着订书针的输送方向延伸至螺旋轨道一的出料端,翻转压板设置于输送轨道一靠近末端的外侧边上,且翻转压板沿着订书针的输送方向向内侧逐渐翻转,在翻转压板与挡板一之间形成一逐渐缩小的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薛海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