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后灯配光镜防止窜色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482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方法改进,具体是涉及双色后灯配光镜加工提高质量的一种结构改进。一种双色后灯配光镜防止窜色的结构,包括第一次成形的黑色框架(1)和嵌入黑色框架(1)矩形孔第二次成形的红色灯罩板(2),第三次注射覆盖在黑色框架(1)和红色灯罩板(2)外表面的透明色塑料层(3),由黑色框架(1)流向红色灯罩板(2)方向,两者接界边的黑色框架(1)侧开设与接界边平行的矩形缺口凹槽(4);所述矩形缺口凹槽(4)的深度为0.5—1.2mm,宽度为2—3mm。采用本技术方案,克服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染黑红色灯罩板接界边缘的窜色缺陷。提高了双色后灯配光镜的外观质量,还防备了影响红色的透亮度造成的行驶安全问题。

A double color lights lens to prevent channeling color structure

Improvement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cessing method of automobile parts,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double color rear lens process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A double color lights lens structure to prevent channeling color, including black frame first forming (1) and (1) into a black frame red shade second forming a rectangular hole plate (2), third injections were covered in black frame (1) and red shade (2) transparent plastic plate the surface of the outer layer (3), a black frame (1) to red shade plate (2) direction, the two side of the black frame. (1) arranged in the side with rectangular groove edge parallel to the gap junction (4); the rectangular notch groove (4) the depth of 0.5 1.2mm, the width is 2 - 3mm. By adopt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solve the color black red shade channeling plate. The edge of the defects in the prior art. To improve the color lights light distribution mirror the appearance quality, but also to prevent the impact caused by the brightness of the red traffic safety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色后灯配光镜防止窜色的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方法改进,具体是涉及双色后灯配光镜加工提高质量的一种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双色后灯配光镜的结构是黑色的近扁矩形的黑色框架上开设两块矩形孔,矩形孔中嵌入红色板状灯罩,在黑色框架和红色板状灯罩的外表面整体注射覆盖一层透明的塑料层作为保护。红色板状灯罩下面是后车灯,刹车时红灯亮,提示、警示后方车辆。目前双色后灯配光镜的制作方法是,先注射制作黑色框架,然后在黑色框架的矩形孔中第二次成形红色灯罩板。第三次注射覆盖在黑色框架和红色灯罩板外表面的透明色塑料层,透明色塑料的注射方向是由黑色框架流向红色灯罩板方向,现有技术的缺陷是,透明色塑料注射加工时高温熔融,在流经黑色框架时会部分少量熔融黑色框架的材料,而带入与红色灯罩板接界处,造成的后果是在红色灯罩板与黑色框架接界处有部分呈黑色,产生窜色问题,工况不同染的黑色面积和程度也不同,不仅严重影响了双色后灯配光镜的外观,还需防备影响红色的透亮度,影响其光照和行驶安全,因此必须有举措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拟提供一种双色后灯配光镜在制作过程中,在注射透明色塑料过程不将黑色框架料混杂于红色灯罩板接界边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色后灯配光镜防止窜色的结构,包括第一次成形的黑色框架和嵌入黑色框架矩形孔第二次成形的红色灯罩板,其特征在于:第三次注射覆盖在黑色框架和红色灯罩板外表面的透明色塑料层,由黑色框架流向红色灯罩板方向,两者接界边的黑色框架侧开设与接界边平行的矩形缺口凹槽;所述矩形缺口凹槽的深度为0.5—1.2mm,宽度为2—3mm。采用本技术方案,第三次注射覆盖在黑色框架和红色灯罩板外表面的透明色塑料层,由黑色框架流向红色灯罩板方向时,融化了接界边缘的黑色框架塑料,并且往红色灯罩板方向流动,但是,由于“两者接界边的黑色框架侧开设与接界边平行的矩形缺口凹槽”,融化的黑色塑料融料进入了矩形缺口凹槽,被前侧红色灯罩板的前端面挡住,不能流入红色灯罩板的上表面,不再窜色,不会产生现有技术中染黑红色灯罩板接界边缘的缺陷。进一步,所述矩形缺口凹槽的深度为1mm,宽度为2.5mm。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一个简单的结构改变,彻底挡住了制作过程中融化的黑色塑料融料进入红色灯罩板上表面的现象,克服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染黑红色灯罩板接界边缘的窜色缺陷。提高了双色后灯配光镜的外观质量,还防备了影响红色的透亮度造成的行驶安全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双色后灯配光镜的外形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B-B截面图;图3为现有技术双色后灯配光镜注塑加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双色后灯配光镜防止窜色的结构零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双色后灯配光镜防止窜色的结构注塑加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箭头为第三次注射覆盖在黑色框架和红色灯罩板外表面的透明色塑料层的注射流动方向。图中,1是黑色框架、2是红色灯罩板、3是透明色塑料层、4是矩形缺口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一种双色后灯配光镜防止窜色的结构,包括第一次成形的黑色框架1和嵌入黑色框架1矩形孔第二次成形的红色灯罩板2,第三次注射覆盖在黑色框架1和红色灯罩板2外表面的透明色塑料层3,由黑色框架1流向红色灯罩板2方向,两者接界边的黑色框架1侧开设与接界边平行的矩形缺口凹槽4;所述矩形缺口凹槽4的深度为0.5—1.2mm,宽度为2—3mm。第三次注射透明色塑料层3,融化了接界边缘的黑色框架1塑料流入了矩形缺口凹槽,不能流入红色灯罩板2的上表面,不再窜色。经计算和试验,矩形缺口凹槽4在如上范围能取得预想效果。所述矩形缺口凹槽4的深度为1mm,宽度为2.5mm。经计算和试验,矩形缺口凹槽4在上述尺寸能取得较好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色后灯配光镜防止窜色的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色后灯配光镜防止窜色的结构,包括第一次成形的黑色框架(1)和嵌入黑色框架(1)矩形孔第二次成形的红色灯罩板(2),其特征在于:第三次注射覆盖在黑色框架(1)和红色灯罩板(2)外表面的透明色塑料层(3),由黑色框架(1)流向红色灯罩板(2)方向,两者接界边的黑色框架(1)侧开设与接界边平行的矩形缺口凹槽(4);所述矩形缺口凹槽(4)的深度为0.5—1.2mm,宽度为2—3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后灯配光镜防止窜色的结构,包括第一次成形的黑色框架(1)和嵌入黑色框架(1)矩形孔第二次成形的红色灯罩板(2),其特征在于:第三次注射覆盖在黑色框架(1)和红色灯罩板(2)外表面的透明色塑料层(3),由黑色框架(1)流向红色灯罩板(2)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霓吴俊刘俊麟崔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