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353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包括前模仁和后模仁,开设于所述前模仁上的前模型腔,和开设于所述后模仁上的后模型腔,还包括用于对嵌件进行定位的抽芯机构,所述抽芯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的定位抽芯;所述前模仁设有与所述前模型腔相通的预定位孔,所述定位抽芯可通过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在所述预定位孔直线运动,所述定位抽芯结合所述预定位孔可靠破贴合于所述后模仁上以将嵌件定位在型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可用于定位部件很少的充电针完成嵌注工艺,实现充电针产品能一体成型,到达更高的防水等级。

A quick positioning injection mo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lock injection mold rapid positioning,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mould and after mold opened in a mold cavity model before the before and after the model opened in the mold cavity, also includes a core pulling mechanism for positioning of the insert, the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 drive unit and a driving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oning of the core pulling machine; the front mold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model before booking hole, the positioning core can be driven by the drive unit in the predetermined position of the positioning hole of linear motion, pumping according to the predetermined core hole reliable broken attached to the post mold to insert location in the cavity. The charging needle which can be used for positioning parts is very small, and the injection process can be realized, so that the charging needle can be molded in an integrated way to reach a higher waterproof lev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
本技术涉及嵌注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
技术介绍
智能穿戴产品风云全球,掀起一股穿戴风暴,以时尚、智能、健康为一体的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是3C产品继手机后又一新兴火爆产品。产品结构中设置在后盖的充电PIN针是具备充电且需防水功能的部件,目前,均采用组装的形式进行安装,即均为后壳+充电PIN组件进行拆件,然后通过热压或点胶组装工艺的方式进行,其工艺特点对产品结构设计具有局限性,其主要缺点:1.为满足防水测试,充电针与后盖组装配合尺寸需≥2MM,即充电针埋设入壳体中的部分≥3MM;对产品主体结构空间设计有一定局限性;2.防水等级难以突破30米;3.拆件组装工艺成本较高;4.充电PIN针尺寸非常小,仅为¢1.2*2.0MM,而外露用于模具定位高度也只有0.2MM,故导致传统模具结构无法实现嵌件PIN定位在模具型腔内进行注塑。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充电针两端可用于定位的部分非常有限(仅0.2~0.3mm),只能采用组装的方式(点胶、热塑)进行安装造成的防水等级不够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包括前模仁和后模仁,开设于所述前模仁上的前模型腔,和开设于所述后模仁上的后模型腔,还包括用于对嵌件进行定位的抽芯机构,所述抽芯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的定位抽芯;所述前模仁设有与所述前模型腔相通的预定位孔,所述定位抽芯可通过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在所述预定位孔直线运动,所述定位抽芯结合所述预定位孔可靠破贴合于所述后模仁上以将嵌件定位在型腔中。优选地,所述后模型腔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前模仁上的所述预定位孔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定位抽芯靠破后,在所述预定位孔前端由所述定位抽芯和所述预定位孔围合而成的位置定位腔。优选地,所述位置定位腔的长度为0.1-0.3mm。优选地,所述定位抽芯在所述预定位孔直线运动的距离为2-5mm。优选地,还包括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运动的控制单元。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为液压元件、电动元件或气动元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为了实现后壳+充电针为一体成型的,需采用新的加工方法,为此采用嵌注的方式,为了解决定位的问题,采用定位抽芯+预定位孔+快速靠破的方法进行定位,首先可通过预定位孔对嵌件进行植入,由于整个充电针可以完全嵌入预定位孔中,所以在定位抽芯未运动前,未将嵌件靠破时,可以保证嵌件的预定位,克服了没有定位部的限制,随后,通过定位抽芯在合模后将嵌件快速推出,并靠破在后模仁上,随后通过定位抽芯顶住嵌件,并通过预定位孔和靠破后模仁上实现定位,完成注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装有充电针的产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装有充电针的产品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图1的C-C方向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图3的“D”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F-F方向的剖示图。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G”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抽芯机构后退步骤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预植入充电针步骤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完全植入充电针步骤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合模步骤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靠破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参照以下附图,将描述非限制性和非排他性的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除非另外特别说明。本实施例做出示例的嵌件为充电针,如图4所示,尺寸为∮1.2*2.0MM,由于尺寸小,可用于定位的高度尺寸仅只有0.2MM,其他直径区域被塑胶包裹,仅剩两端面外露,使得充电针4植入模具内无定位,通过InsertMolding注塑成型技术一体成型,关键点在于如何解决充电充电针4在模具内定位问题;如图1所示,为装有充电针4的产品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后壳8和充电针4,后壳8与充电针4之间注塑连接,如图2所示,为装有充电针4的产品结构分解示意图,一共包括4个充电针4,分别与后壳8上对应的孔位嵌注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保证产品的良好的防水性能,露出部分6的仅有0.2mm,这样导致如果采用嵌注的方式将没有定位部分,所以必须解决这一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如图5-6所示,包括前模仁2和后模仁3,开设于所述前模仁上的前模型腔,和开设于所述后模仁3上的后模型腔。如图5-7所示,还包括用于对嵌件进行定位的抽芯机构1,所述抽芯机构1包括驱动单元11和与所述驱动单元11连接的定位抽芯12;如图8所示,所述前模仁2设有与所述前模型腔51相通的预定位孔21,所述定位抽芯12可通过所述驱动单元11的驱动在所述预定位孔21直线运动,如图7所示,所述定位抽芯12结合所述预定位孔21可靠破贴合于所述后模仁3上以将嵌件定位在型腔5中,还包括控制驱动单元运动的控制单元,驱动单元可以为液压元件、电动元件或气动元件,本实施例中为油压缸。如图9所示,将型腔内仅有的0.2MM高度的定位处,直接设计为预定位孔21,改预定位孔21的尺寸与充电针4相适应,为∮1.2+0.01/-0.0,并设计抽芯机构1在预定位孔21内滑动与支撑。如图8-12所示,即:模具打开时,抽芯机构1在预定位孔21内后退2.0MM(定位抽芯12在预定位孔21直线运动的距离可以为2-5mm),给充电针4植入型腔5留出空间,待充电针植入型腔5预定位孔21内,模具合模后,抽芯机构1在驱动单元11的作用下将充电针4顶出至型腔5内且与后模仁3靠破贴合,此时完成了充电针4在模具型腔5中的定位,开始进行注塑并进行下一周期循环;具体步骤如下:如图8所示,1)模具开模状态抽芯a在油缸的作用下后退2MM,给充电针植入模具前模型腔H内留出空间。如图9-10所示,2)充电针植入型腔H抽芯a孔内。如图11-12所示,3)注塑机合模,并给出讯号抽芯a推动充电针充电针快速回位且使其:充电针与后模型腔I靠破,完成充电针植入模内定位。4)注塑成型取出产品后又开始进入下一个循环。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后模型腔52包括定位槽9,定位槽9与前模仁2上的预定位孔21相对设置。定位抽芯12靠破后,在预定位孔21前端由定位抽芯12和预定位孔21围合而成的位置定位腔22。位置定位腔22的长度为0.1-0.3mm,与露出部分6相适应。本技术实现了后壳+充电针为一体成型的产品设计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包括前模仁和后模仁,开设于所述前模仁上的前模型腔,和开设于所述后模仁上的后模型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嵌件进行定位的抽芯机构,所述抽芯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的定位抽芯;所述前模仁设有与所述前模型腔相通的预定位孔,所述定位抽芯可通过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在所述预定位孔直线运动,所述定位抽芯结合所述预定位孔可靠破贴合于所述后模仁上以将嵌件定位在型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包括前模仁和后模仁,开设于所述前模仁上的前模型腔,和开设于所述后模仁上的后模型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嵌件进行定位的抽芯机构,所述抽芯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的定位抽芯;所述前模仁设有与所述前模型腔相通的预定位孔,所述定位抽芯可通过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在所述预定位孔直线运动,所述定位抽芯结合所述预定位孔可靠破贴合于所述后模仁上以将嵌件定位在型腔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定位的嵌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型腔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前模仁上的所述预定位孔相对设置。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