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排扶手的阻尼转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4430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排扶手的阻尼转动结构,包括安装在扶手本体尾部的转动杆,所述的转动杆横向穿过扶手本体且两端对称安装有阻尼板,该阻尼板上与转动杆相对应的一侧侧边布置有弧形边缘部,该弧形边缘部与转动杆之间的阻尼板上布置有若干个镂空部,转动杆朝向弧形边缘部的侧壁上与阻尼板之间夹装有橡胶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独特的阻尼结构,零件很少,安装很方便,而且结构可靠耐用。

Damping rotation structure for rear armrest of automobile

The rot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rear armrest damping, including rotating rod installed in the tail of the armrest body, the rotating rod is laterally across the armrest body and both ends are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damping plate, the damping plate and the rotating rod are arranged corresponding to the side edge of the arc, the layout of the curved edge and the damping plate between the rota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hollow part, a rotating rod toward the edge of the arc between the side wall and the damping plate are equipped with a rubber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unique damping structure, with few parts,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reliable and durabl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排扶手的阻尼转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扶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排中间扶手的阻尼转动结构。
技术介绍
在乘用车的内室中,后排座椅中间往往需要安装扶手,现在的扶手在放倒的时候为了防止放倒的速度过快,对转轴造成冲击,往往需要在转动杆的位置设计阻尼结构,现在的阻尼结构多是采用弹簧结构或者阻尼齿轮结构,但是这些结构都比较复杂,安装的时候很不方便,而且生产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排中间扶手的阻尼转动结构,采用独特的阻尼结构,零件很少,安装很方便,而且结构可靠耐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排中间扶手的阻尼转动结构,包括安装在扶手本体尾部的转动杆,所述的转动杆横向穿过扶手本体且两端对称安装有阻尼板,该阻尼板上与转动杆相对应的一侧侧边布置有弧形边缘部,该弧形边缘部与转动杆之间的阻尼板上布置有若干个镂空部,转动杆朝向弧形边缘部的侧壁上与阻尼板之间夹装有橡胶块。作为优选,所述的阻尼板朝向扶手本体尾部的一端安装有限位轴。进一步的,所述的弧形边缘部的一端、位于限位轴与转动杆之间的位置布置有弧形内凹。进一步的,所述的橡胶块的一端为与转动杆侧壁相配的弧形凹槽,另一端为插入到位于中部的镂空部内的插接固定部,该插接固定部的两侧布置有倒钩,与镂空部的侧壁相扣。进一步的,所述的阻尼板上靠近弧形边缘部两端的位置布置有与弧形边缘部形状相配的长条形通槽。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排中间扶手的阻尼转动结构,采用独特的阻尼结构,利用塑料件的形变和橡胶件的弹性来产生阻尼,克服了原来只能用弹簧或者阻尼齿轮来产生阻尼的技术偏见,大大简化了扶手的安装结构,安装方便快捷,而且结构可靠耐用,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立体结构图。图示:1、扶手本体;2、橡胶块;3、插接固定部;4、转动杆;5、弧形内凹;6、限位轴;7、阻尼板;8、弧形边缘部;9、镂空部;10、长条形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汽车后排中间扶手的阻尼转动结构,包括安装在扶手本体1尾部的转动杆4,所述的转动杆4横向穿过扶手本体1且两端对称安装有阻尼板7,该阻尼板7上与转动杆4相对应的一侧侧边布置有弧形边缘部8,该弧形边缘部8与转动杆4之间的阻尼板7上布置有若干个镂空部9,转动杆4朝向弧形边缘部8的侧壁上与阻尼板7之间夹装有橡胶块2。作为专利技术所述的结构产生阻尼的原理:如图1所示,在安装的时候转动杆4安装在汽车后排座椅中间的位置,座椅上安装有限位杆,该限位杆可以绕着阻尼板7的边缘转动,当扶手处于收拢状态时,座椅上的限位杆位于的一端,当扶手绕着转动杆4转动放下的时候,限位杆会沿着阻尼板7外侧的弧形边缘部8移动,并挤压弧形边缘部8,由于弧形边缘部8边缘位置有镂空部9,所以弧形边缘部8会变形并挤压橡胶块2,从而大大增加了限位杆与弧形边缘部8之间的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就是扶手转动时受到的阻尼力。当座椅上的限位杆移动到弧形边缘部8的另一端时,由于橡胶块2和阻尼板7本身材料的弹性,弧形边缘部8就会恢复到原位。同样,放倒的扶手要收拢回去也会产生阻尼力,这样能防止扶手因为汽车的惯性而进行自行转动。所述的阻尼板7朝向扶手本体1尾部的一端安装有限位轴6,该限位轴6用于跟安装在座椅上的结构相配合,对扶手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所述的弧形边缘部8的一端、位于限位轴6与转动杆4之间的位置布置有弧形内凹5,弧形内凹5用于对座椅上的限位杆进行定位,方便限位杆能快速挤压弧形边缘部8。所述的橡胶块2的一端为与转动杆4侧壁相配的弧形凹槽,另一端为插入到位于中部的镂空部9内的插接固定部3,该插接固定部3的两侧布置有倒钩,与镂空部9的侧壁相扣,橡胶块2采用插接固定部3来安装在阻尼板7上,主要是安装方便且牢固,插接固定部3直接插入就可以安装固定,而且插接固定部3的位置正对着弧形边缘部8形变的中心,有利于橡胶块2能收到比较集中的径向力,也能使弧形边缘部8快速恢复。所述的阻尼板7上靠近弧形边缘部8两端的位置布置有与弧形边缘部8形状相配的长条形通槽10,长条形通槽10的设置使弧形边缘部8更容易变形,而且位于两端的位置,使弧形边缘部8的形变比较居中。本技术采用独特的阻尼结构,利用塑料件的形变和橡胶件的弹性来产生阻尼,克服了原来只能用弹簧或者阻尼齿轮来产生阻尼的技术偏见,大大简化了扶手的安装结构,安装方便快捷,而且结构可靠耐用,成本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后排扶手的阻尼转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排中间扶手的阻尼转动结构,包括安装在扶手本体(1)尾部的转动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杆(4)横向穿过扶手本体(1)且两端对称安装有阻尼板(7),该阻尼板(7)上与转动杆(4)相对应的一侧侧边布置有弧形边缘部(8),该弧形边缘部(8)与转动杆(4)之间的阻尼板(7)上布置有若干个镂空部(9),转动杆(4)朝向弧形边缘部(8)的侧壁上与阻尼板(7)之间夹装有橡胶块(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排中间扶手的阻尼转动结构,包括安装在扶手本体(1)尾部的转动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杆(4)横向穿过扶手本体(1)且两端对称安装有阻尼板(7),该阻尼板(7)上与转动杆(4)相对应的一侧侧边布置有弧形边缘部(8),该弧形边缘部(8)与转动杆(4)之间的阻尼板(7)上布置有若干个镂空部(9),转动杆(4)朝向弧形边缘部(8)的侧壁上与阻尼板(7)之间夹装有橡胶块(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中间扶手的阻尼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板(7)朝向扶手本体(1)尾部的一端安装有限位轴(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兵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