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25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尼器(1),其设置有主体(2),该主体(2)围绕环形压缩室(3),所述阻尼器(1)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动补偿室(30,40)和一个可相对于主体(2)移动的控制活塞(4),所述控制活塞(4)具有一个从所述主体(2)突出的杆(5)和一个在所述压缩室(3)内滑动的头部(6)。该阻尼器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压缩室(3)包括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8),所述阻尼器(1)设置有液压补偿室(10),当所述控制活塞(4)移动的时候,该液压补偿室(10)接收从所述环形压缩室(3)经由所述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8)排出的第一流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阻尼器,尤其是一种设置在旋翼飞机的起落装置上的 阻尼器。因此,本专利技术属于阻尼器
,尤其是属于旋翼飞机的起落装置阻尼 器

技术介绍
文献FR553667描述了一种包括活塞的第一阻尼器,该活塞安M被双头活 S^干穿过的头部,该双头活塞杆具有在活塞头部两侧的上杆和下杆。该活塞头部然后在阻尼器的压縮室中滑动,该活塞的下杆和上杆分别处于 压缩室的下部和上部中。另外,该压縮室包括多个径向孔,这些径向孔纵向布置在该压縮室的圆周 上,这些径向孔通向将压縮室的上部连接到其下部的通道。需要指出的是,每 个孔由阀卩腺(obstructed)。当阻尼器受力压縮时,活塞产生直移运动并将容纳在压縮室的上部中的流 体经由径向孔排出。这种排出导致了流体的节流由此产生卩妮。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活塞在压縮室中前进(progresses),活塞头相继iikM 盖(mask)这些径向孔。从而,流体的泄漏面积随着活塞的逐步前进而减少, 这能够逐步地增加由阻尼器产生的阻尼。该第一阻尼器从而很好地实5见了阻尼功能。然而,如果活塞缓慢移动,可 知晓的是,该阻尼实际上并不存在。另外,与孔的尺寸成反比,易于制造的大 尺寸的孔导致了减弱的阻尼作用。文献FR2601097具有设置有活塞的第二阻尼器,该活塞以密封的方式在压 縮室内部滑动。该活塞是圆柱形的,进入到压縮室的该活塞的底部(lower base)设置有纵 向开口。这些开口使得能够将阻尼器的压縮室布置得与置于活塞杆中的液压室流体在由阻尼器的压縮导致的活塞的轴向移动期间,该压縮室的流体通过这些 纵向开口被节流,以^Affi室,这M31阻尼器实现的阻尼源。此外,该活塞杆夹紧与该液压室接触的弹性装置。由于液压室充满从压縮室经由纵向开口流入的流体,该液压室的体积趋于 增加,这导致了弹性装置的收缩。因此,当旋翼飞机着陆时,活塞快速移动,这导致了压縮室的流体的节流。另一方面,在静止状态,当旋翼飞机在地面上的时候,活塞并不快速移动。 阻尼将ilil弹性装置的收縮而产生。因此,该第二阻尼器分别由于纵向开口和弹性装置而不仅根据活塞的运动 速度而且根据其运动,使得实现阻尼功能成为可能。然而,与第一阻尼器不同,需要指出的是,该第二阻尼器并不设置任何可 变截面的径向孔,并不为了显著地被阻塞而设置纵向开口。流体节流以及导致 的阻尼,并不根据借助于这些孔而遇至啲情况而调节和调整。然而,该第二阻 尼器安^T用于实现相似功能的节流针。需要指出的是,该第一阻尼器的技术特征将不能被用于第二阻尼器的技术 方案中, 一方面,节流孔是纵向的而不是径向的,另一方面,该节流 L布置在 活塞本身上,从而该活塞并不肖誕盖其自身的开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阻尼器,特别是用于旋翼飞机,这 使得产生与阻尼活塞的运动和速度成比例的阻尼成为可能,该阻尼必然变为渐 进的和平缓的。根据本专利技术,阻尼器设置有主体,环形压縮室布置在该主体中。该主体从 而围绕,绕环形压縮室。该阻尼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动补偿室和控制活塞, 该控制活塞可相对于主体移动,该控制活塞具有一个从该阻尼器的所述主体突 出的杆以及一个在i躯縮室中滑动的头部。本专利技术值得注意的是,该压縮室附设到该主体,该主体包括根据活塞的运 动进行操作的可变截面的径向幵口,该阻尼器设置有液压补偿室,当控制活塞 移动时,该液压补偿室接收从环形压缩室经由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排出的第一流体。因此,当控制活塞快速运动时,该控制活塞从压縮室通过该可变截面的径 向开口排出第一流体。该第一流体的节流导致由阻尼器保持的压力的阻尼。 该第一流体然后被朝着液压补偿室引导。由于该径向开口的总截面是可变的,阻尼将是渐进的,该阻尼随着控制活 塞的头部穿过该压缩室而增加。此外,该阻尼器设置有气动补偿室。该气动补偿室一方面使得能够在阻尼 器由于液压补偿室的体积增加而被压縮的时候补偿第一流体的运动,另一方面會&够为装配有本专利技术的 提供最小余隙(clearance)。具体地,该气动补偿室 通过将控制活塞锁定到静止位置,而防止控制活塞将第一流体从压縮室中全部 排出。此外,为了优化该阻尼器的尺寸,液压补偿室布置在该控制活塞的杆的内部。有益地,该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包括多个径向孔,这些径向?L布置在压縮室中并布置在该环形压縮室的纵向方向上。当该控制活塞,更准确地说是该控 制活塞的头部,由于阻尼器的压縮而穿过压縮室的时候,这些径向孔顺次被控 制活塞爿,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变形,这些径向孔在螺旋方向上形成。从而,该控制 活塞的给定点并不能移动通过全部孔,这显著减少了活塞的磨损。与用于制造径向孔的变形无关,因为在阻尼器压縮期间,该控制活塞逐个 遮盖压缩室的这些径向孔,该径向开口具有随着控制活塞的移动而逐渐减小的 截面。在阻尼器压縮期间,该第一流体的泄漏区域变化并减小,这导致了渐进 变大的阻尼。此外,环形压縮室具有圆柱形内壁和圆柱形外壁,该内壁环绕形成第一通 道的中空圆柱形管,该第一通道使得肖諷将压縮室设置成与液压补偿室连通。需要指出的是,该内壁与该压縮室的纵向轴线相隔第一距离,该第一距离 小于夕卜壁与该压縮室相隔的第二距离。此外,该中空圆柱形管附设到该内壁,该压縮室和该圆柱形管例如形成一 体或同一机构部分。最后,该中空圆柱形管可从该压縮室突出,并穿过该控制活塞的杆。7从而第一通道开口于液压补偿室,并且可将第一流体向上导入到该液压补 偿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变形,环形压縮室具有圆柱形内壁和圆柱形外壁,可变 截面的径向开口布置在外壁中。内壁环绕形成第一通道的中空圆柱形管,该阻尼器包括第二通道,以便将该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液压ite接到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设置在该阻尼器的主体和压縮室之间。该第一流体从而经由该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离开该压縮室,然后在抵达该 液压补偿室之飾顷次穿过该第二和第一通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变形,环形压縮室具有圆柱形内壁和圆柱形外壁,内壁 环绕形成第一通道的中空圆柱形管,该可变截面的径向幵口布置在该内壁和该 圆柱形管中。该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然后直接引导到第一通道。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该阻尼器具有第一气动补偿室,该第一气动补偿室布 置在该控制活塞的杆的内部,并布置在该杆的底部和该^ffi补偿室之间。依赖于该第一气动补偿室的特性, 一个第一隔块可将第一气动补偿室与液 压补偿室隔离开。当第一流体为油,第一气动补偿室充满压力气体时,这种布置方式是非常 值得注意的。具体地,第一隔块防止气体与油混合。如果第^动补偿室充满弹性体(elastomer),贝U第一隔土央显得不再重要。有利地,第一隔块可借助于第一可移动隔块活塞形成,或者具有隔膜,该 隔膜可根据施加到后者上的压力而变形。使用隔膜代替可移动隔±央活塞特别具 有创造性,因为其能够避免采用可移动部件,该可移动部件可能产生泄漏或由 于所产生的摩擦而导致提前磨损。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该阻尼器包括一个第二气动室。该压縮室环绕形成第一通道的中空圆柱形管,该阻尼器包括第二通道,以 便将该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液压地连接到第一通道,该阻尼器设置有第二气动 补偿室,该第二气动补偿室布置在该主体的内部,并布置在该第二通道和该主 体之间。该第二气动补偿室从而布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尼器(1),其设置有主体(2),该主体(2)围绕环形压缩室(3),所述阻尼器(1)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动补偿室(30,40)以及一个可相对于主体(2)运动的控制活塞(4),所述控制活塞(4)具有一个从所述主体(2)突出的杆(5)和一个在所述压缩室(3)内滑动的头部(6),所述压缩室(3)附设到该主体(2),压缩室(3)包括径向开口(8),该径向开口(8)具有根据所述活塞的运动进行变化的截面,所述阻尼器(1)设置有液压补偿室(10),当所述控制活塞(4)运动的时候,该液压补偿室(10)接收从所述环形压缩室(3)经由所述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8)排出的第一流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压缩室(3)具有圆柱形内壁(3’)和圆柱形外壁(3”),所述径向开口设置在其中,所述内壁(3’)围绕形成第一通道(21)的中空圆柱形管(20),所述阻尼器(1)包括第二通道(22),以便将所述可变截面的径向开口(8)与所述第一通道(21)液压连接,该第二通道(22)布置在所述主体(2)和所述压缩室(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拉苏斯B塔隆C洛佩茨
申请(专利权)人:尤洛考普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