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衬料涂层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472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纺织片状构造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在耐水洗和干洗方面存在问题。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此类热熔粘合剂组合物中使用一种环氧化物,则可以制备出尤其具有高耐水洗性能的耐清洗层合材料。(*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片状构造,例如纺织品、皮革、发泡材料或聚合物薄膜等用于涂层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用于服装工业,尤其外衣用可粘合衬料花纹涂层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热熔粘合剂组合物是已知的,它们较好呈含水糊料形式按一定花纹涂布到待涂片状构造上。随后进行干燥和熔结。熔结产物构成热熔粘合组合物。该涂布后的片状构造,然后以片材形式或裁片形式同其他片材形式或裁片形式的片状构造在压力和较温和的温度下层合,形成具有特别高度耐洗涤和粘合力的耐清洗层合物。已知有许多适合于丝网印刷技术的具有的耐清洗性能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这些组合物原则上由包含细粒度热熔粘合剂粉末的含水糊状混合物制成,但是这种粘合剂本身也可以以较粗的颗粒形式用撒播或粉末点纹方法直接用来涂布。目前,大多数埸合使用的耐清洗热熔粘合剂组合物是以共聚聚酰胺、共聚聚酯或低压聚乙烯为基础的。具有类似用途的其他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则不耐清洗。为了把热熔粘合剂细粉末制成糊料形式以便做成粘合剂层,要使用特殊的悬浮剂或分散剂,以便使糊料能整洁地被印刷上去而又不降低耐清洗能力。另外,还要求分散剂从性能上讲能产生特殊的效果,例如防止通过混合加入到混合物中的粉末沉淀、印出的图案线条清晰、控制热熔粘合剂糊料的渗透、防止外层材料的渗透、防止在粘合过程中起波打卷或防止在裁切衣片时片材构造的各层边缘粘在一起。有关此种分散剂的实例发表在,例如专利DE-82007971、DE-B2229308、DE-B2407505、DE-B2507504以及DE-B3510109中分散剂中可以加入增塑剂。在许多情况下,还进一步加入包含高分子量聚氧乙烯的添加剂,它能提高糊料的可涂布性。为了按丝网印刷技术进行花纹涂覆,要采用丝网印刷镂花模板,它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分布的孔眼,通过孔眼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借助内刮刀的作用被压到衬料上去。但是,以往丝网镂花模板的间距较宽且孔径较大,例如17目,而近来,采用的涂层越来越薄、细,孔径和间距也相应越来越小,例如30目,产生更小、更密的热熔粘合剂网点。而且,衬料也变得更轻薄、更细旦化和更稀松。与图案变得越来越细密的同时产生了许多涂覆方面的问题,而同时清洗和洗涤问题也越趋严重,道理在于较大的图案布置和较大的单点纹产生的粘合强度比较细的花纹布置和较小的单点纹要大。但是,采用衬料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由于时装的原因,可能还由于环保的原因,人们对于那些水洗而不是干洗的衬料服装款式的需求日益增加,例如对休闲服装用衬料需求的增加。这种时尚的变化导致原先只用于外衣市场的共聚聚酰胺热熔粘合剂正日益被共聚聚酯所取代,原因是共聚聚酯,虽说不具备象共聚聚酰胺那样特别好的耐干洗性能,但却具有更好的耐水洗性能。由于粘合温度过高,低压聚乙烯的使用被排除了。成本和质量问题决定了每平方米衬料施用的涂料数量明显降低。为了迎合人们对柔软、流畅和悬垂的粘合服装款式的追求,原先18-25g/m2的施用量是常见的,现在却只有7-15g/m2。为了解决耐水洗和干洗能力的下降同时还有粘合力降低的问题,开发了改良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以及改良的涂覆技术。例如专利DE-B2214236、DE-B2231723、DE-B2536911以及DE-B3230579描述了两道点纹或双点纹涂层。另外,专利EP-A0219376和EP-A0365711描述了间接涂布方法。涂层底布方面也做了改进,采用单纤维旦数细到微米级的更细的纱线和合纤纱,例如高膨松腈纶纱以及卷曲聚酯纱。而且,原先采用的织物也已被其他片材构造所取代,例如采用机织-编织产品或机织-编织粘合纤网和缝编纤网来代替,后二者代表一种粘合纤网与编织织物的结合物。可以看到仍旧存在的一些缺陷,尤其在由衬料与外层材料构成的粘合层合物的发僵和抗皱性下降,特别在细密花纹的涂层的情况下尤为明显。但是,被认为特别严重的一项因素却是,附在细外层面料上的细密涂层衬料,例如附在外衣面料上,尽管使用了聚酯,此粘合层合物的耐洗涤至多也只能算是一般,且多数情况是不良的。故至今仍存在对有如下特点的低涂覆衬料的巨大需求该涂层能采用目前被视为传统地温和的固定温度下热压涂覆,而且生产出的产品具有柔软的粘合物手感,耐洗涤不出现任何问题并且在洗涤之后仍保持高粘合强度。在女外衣方面,对这种衬料有很大的需求,尤其在时装业中,要加工象丝绸、涤粘乔其纱以及有机硅整理或碳氟整理外衣面料等本身就很不容易粘合的材料。目前的衬料能达到非常好的初始粘合力,但一经洗涤或干洗之后便出现完全脱层了。在这方面,就连象传统的双道网点和间接涂布技术等复杂涂层方法都几乎不能奏效。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找到一种热熔粘合剂组合物,使用较少的涂覆量就具有高粘合强度和优异的耐洗涤和干洗能力。该种组合物准备施用于无纺布、查米尤斯绉缎以及机织-编织物,主要用于重量为15-40g/m2,较好已经过聚硅氧烷或硅氧烷增塑剂预处理的衬料。在这个意义上讲,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必须能用于尤其双道网点涂布。现已惊奇地发现,一种由共聚聚酰胺和低压聚乙烯组成的底层和覆盖其上的热塑性热熔粘合剂和环氧化物组成的面层构成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能满足这个要求。其中面层内环氧化物的含量为5-25%(重量)。面层内的热塑性热熔粘合剂可以由一种共聚聚酯、一种共聚聚酰胺,或者二组分兼有构成。合适的环氧化物尤其是以双酚A为基础的一类。该环氧化物的熔点较好为65-110℃,更好为在95-110℃,其环氧当量在450-6,000g/当量,较好为2,400-4,000g/当量,以及其粒度为1-80μm。该环氧化物的比例为5-25%(重量)(以面层干重为基准)。面层可以具有如下的组成0-25%(重量)共聚聚酰胺、50-95%(重量)共聚聚酯以及5-25%(重量)环氧化物。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用两道涂布把该热熔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到待涂布制品,例如用做衣物的衬料上去时,较好按下列方法进行首先用丝网印技术涂布一种热熔粘合剂糊料做为底层涂。该底层含有作为粘合剂组合物的一种低压聚乙烯和一种市售高熔点共聚聚酰胺按60∶40的比例构成的混合物。在其上涂一层顶层或称面层。尤其适合作为面层的是一种被撒播上去的热熔粘合剂粉末。在将粉末撒播上去之后,令该衬料抖动,于是没有同底层粘合的粉末便被抖掉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面层由含有双酚A环氧化物的低熔点共聚聚酰胺或者含有双酚A环氧化物的低熔点共聚聚酯组成。为了从共聚聚酰胺或共聚聚酯,和低压聚乙烯的混合物制成用于底层的糊料,要使用分散剂。这类分散剂的例子可见诸于本文开头时提到的专利文献,DE-B2007971、DE-B2229308、DE-B2407505以及DE-B3510109,在这里对上述文献做一简要的参考。尤其合适的分散剂是以链中含有12-18个碳原子、乙氧基化度为3-5的乙氧基化脂肪醇为基础的分散剂,配合一种以聚丙烯酸或聚甲基丙烯酸为基础的增稠剂,这类分散剂在热熔粘合剂湿糊料中的比例为0.5-2%(重量)。热熔粘合剂糊料的干含量较好为30-50%(重量)。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面层较好由市售的共聚聚酰胺或共聚聚酯构成。优选的,且正如其实验结果令人吃惊地证实的确好的是一种由双酚A环氧化物和一种低熔点共聚聚酯构成的混合物,或是一种由双酚A环氧化物和一种共聚聚酰胺构成的混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作为用于片状构造,尤其是衬料涂布的双道网点方法的面层网点(散播网点)的热熔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面层由一种或多种热塑性热熔粘合剂和一种环氧化物组成,该面层中环氧化物的含量为5-25%(重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西蒙S汉
申请(专利权)人:希尔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