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5587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右侧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进料管和排料管,所述搅拌杆的外侧顶端安装有直片搅拌叶片,所述套筒的外侧安装有扇叶搅拌叶片,所述反应釜的内侧底端贯穿连接有盘管,所述反应釜的底端内部设有加热夹层。该具有搅拌功能的反应釜,通过直片搅拌叶片、扇叶搅拌叶片和套筒的配合,在搅拌杆转动时带动直片搅拌叶片旋转,把向上转动的物料下压,防止物料飞溅,使反应更加充分、完全,套筒带动扇叶搅拌叶片安装于外套的内侧,通过固定螺栓和螺纹环对套筒进行固定,方便了对扇叶搅拌叶片的更换,提高了使用效果和搅拌效果,且搅拌效果较为理想。

Reaction kettle with stirring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action kettle with stirring function, which comprises a reaction kettle, right at the top of the reactor and the botto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eed pipe and a discharge pipe, the lateral stirr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a straight piece of mixing blades, wherei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leeve of the installation of a fan vane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reactor bottom through connected with the coil, the bottom of the reactor with internal heating interlayer. The reaction kettle with stirring function,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straight blade stirring blade, blade mixing blade and the sleeve, drive straight in the stirring rod rotating stirring blade rotation, to rotate the material under pressure, to avoid splashing, make the reaction more fully and completely, inner sleeve drives the fan blades mounted on the stirring blade coat, through fixed bolt and threaded ring on the sleeve is fixed, convenient replacement of the fan blade mixing blade, improve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mixing effect, and the mixing effect is ide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为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反应釜为整体式结构,且大多安装有搅拌装置,但现有的搅拌装置大多只安装了简单的搅拌桨,其搅拌效果并不理想,在现有的反应釜中,例如申请号为201320489161.2的技术专利,包括上反应釜体及下反应釜体,上反应釜体及下反应釜体相互扣合通过铰链连接,上反应釜体及下反应釜体之间设有密封圈,上反应釜体顶端设有进料口,该专利虽然不易堵塞取样管,但在实际使用时,其搅拌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右侧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进料管和排料管,所述反应釜的顶端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反应釜的内部顶端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相连,所述搅拌杆的外侧顶端安装有直片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杆的外壁底端安装有外套,所述外套的外侧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侧设有插杆,所述外套的内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杆与插槽相匹配,所述外套通过固定螺栓与插杆相连,所述套筒与外套的连接处外侧设有螺纹环,所述套筒的外侧安装有扇叶搅拌叶片,所述扇叶搅拌叶片的正面设有通孔,所述反应釜的内侧底端贯穿连接有盘管,所述反应釜的底端内部设有加热夹层,所述反应釜的底端左侧安装有介质管道,所述介质管道与加热夹层相贯通。优选的,所述盘管与反应釜的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套,所述橡胶密封套的外侧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侧设有端盖,所述端盖通过螺纹套与反应釜相连,所述端盖与盘管的连接处设有油封。优选的,所述加热夹层的内壁安装有复合导热板,所述复合导热板包括内合金板,所述内合金板的内壁设有石墨烯导热板,所述石墨烯导热板与内合金板的连接处设有粘合胶层,所述石墨烯导热板的上表面压合有外合金板。优选的,所述反应釜的内部顶端设有顶板,所述搅拌杆贯穿顶板,所述顶板与搅拌杆的连接处设有轴环,所述顶板通过连接架与反应釜相连。优选的,所述反应釜的左侧贯穿连接有辅料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搅拌功能的反应釜,通过直片搅拌叶片、扇叶搅拌叶片和套筒的配合,在搅拌杆转动时带动直片搅拌叶片旋转,把向上转动的物料下压,防止物料飞溅,使反应更加充分、完全,套筒带动扇叶搅拌叶片安装于外套的内侧,通过固定螺栓和螺纹环对套筒进行固定,搅拌杆转动时带动扇叶搅拌叶片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方便了对扇叶搅拌叶片的更换,提高了使用效果和搅拌效果,且搅拌效果较为理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套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橡胶密封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复合导热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管,2、顶板,3、减速电机,4、联轴器,5、轴环,6、连接架,7、辅料管,8、搅拌杆,9、外套,10、介质管道,11、反应釜,12、直片搅拌叶片,13、扇叶搅拌叶片,14、盘管,15、加热夹层,16、复合导热板,161、外合金板,162、石墨烯导热板,163、粘合胶层,164、内合金板,17、排料管,18、通孔,19、套筒,20、插槽,21、固定螺栓,22、螺纹环,23、插杆,24、套筒,25、端盖,26、油封,27、螺纹套,28、橡胶密封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11,反应釜11的右侧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进料管1和排料管17,反应釜11的左侧贯穿连接有辅料管7,反应釜11的顶端安装有减速电机3,减速电机3的型号为H3SH12/H3SH13,且连接有外接电源,外接电源为380V交流电,连接外接电源减速电机3开始工作,断掉外接电源减速电机停止工作,反应釜11的内部顶端设有搅拌杆8,搅拌杆8通过联轴器4与减速电机3相连,反应釜11的内部顶端设有顶板2,搅拌杆8贯穿顶板2,顶板2与搅拌杆8的连接处设有轴环5,顶板2通过连接架6与反应釜11相连,接通减速电机3的外接电源使其工作,减速电机3通过联轴器4带动搅拌杆8转动,在搅拌杆8转动时带动直片搅拌叶片12旋转,直片搅拌叶片12与搅拌杆8的夹角为呈70度,其朝向为向下,搅拌时,把向上转动的物料下压,防止物料飞溅,使反应更加充分、完全,搅拌杆8的外侧顶端安装有直片搅拌叶片12,搅拌杆8的外壁底端安装有外套9,外套9的外侧设有套筒19,套筒19的内侧设有插杆23,外套9的内侧设有插槽20,插杆23与插槽20相匹配,外套9通过固定螺栓21与插杆23相连,套筒19与外套9的连接处外侧设有螺纹环22,套筒19的外侧安装有扇叶搅拌叶片13,扇叶搅拌叶片13的正面设有通孔18,套筒19带动扇叶搅拌叶片13安装于外套9的内侧,通过固定螺栓21和螺纹环22对套筒19进行固定,搅拌杆8转动时带动扇叶搅拌叶片13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反应釜11的内侧底端贯穿连接有盘管14,盘管14贴近反应釜11内壁,间隔20厘米距离,呈蛇形盘绕,管内可以通水,起降温作用,亦可通加热物质,给物料加热,材质为304白钢,盘管14与反应釜11的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套28,橡胶密封套28的外侧套接有套筒24,套筒24的外侧设有端盖25,端盖25通过螺纹套27与反应釜11相连,端盖25与盘管14的连接处设有油封26,橡胶密封套28和端盖25的配合对盘管14与反应釜11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同时通过套筒24和油封26提高了密封效果,反应釜11的底端内部设有加热夹层15,加热夹层15内可通蒸汽、导热油、水等,可以给反应釜11加热,或者降温,更换介质时,只需将原夹层内物质排空,注入新介质即可,加热夹层15的内壁安装有复合导热板16,复合导热板16包括内合金板164,内合金板164的内壁设有石墨烯导热板162,石墨烯导热板162与内合金板164的连接处设有粘合胶层163,石墨烯导热板162的上表面压合有外合金板161,通过石墨烯导热板162与内合金板164和外合金板161的配合提高了导温效果,反应釜11的底端左侧安装有介质管道10,介质管道10与加热夹层15相贯通。物料通过进料管1进入反应釜11内经加工后由排料管17排出,接通减速电机3的外接电源使其工作,减速电机3通过联轴器4带动搅拌杆8转动,在搅拌杆8转动时带动直片搅拌叶片12旋转,把向上转动的物料下压,防止物料飞溅,使反应更加充分、完全,套筒19带动扇叶搅拌叶片13安装于外套9的内侧,通过固定螺栓21和螺纹环22对套筒19进行固定,搅拌杆8转动时带动扇叶搅拌叶片13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向盘管14内加入水或加热物质,给物料进行降温或加热,通过介质管道10向加热夹层15内加注蒸汽、导热油、水等,可以给反应釜11加热,或者降温,更换介质时,只需将原夹层内物质排空,注入新介质即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11),所述反应釜(11)的右侧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进料管(1)和排料管(17),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1)的顶端安装有减速电机(3),所述反应釜(11)的内部顶端设有搅拌杆(8),所述搅拌杆(8)通过联轴器(4)与减速电机(3)相连,所述搅拌杆(8)的外侧顶端安装有直片搅拌叶片(12),所述搅拌杆(8)的外壁底端安装有外套(9),所述外套(9)的外侧设有套筒(19),所述套筒(19)的内侧设有插杆(23),所述外套(9)的内侧设有插槽(20),所述插杆(23)与插槽(20)相匹配,所述外套(9)通过固定螺栓(21)与插杆(23)相连,所述套筒(19)与外套(9)的连接处外侧设有螺纹环(22),所述套筒(19)的外侧安装有扇叶搅拌叶片(13),所述扇叶搅拌叶片(13)的正面设有通孔(18),所述反应釜(11)的内侧底端贯穿连接有盘管(14),所述反应釜(11)的底端内部设有加热夹层(15),所述反应釜(11)的底端左侧安装有介质管道(10),所述介质管道(10)与加热夹层(15)相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11),所述反应釜(11)的右侧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进料管(1)和排料管(17),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1)的顶端安装有减速电机(3),所述反应釜(11)的内部顶端设有搅拌杆(8),所述搅拌杆(8)通过联轴器(4)与减速电机(3)相连,所述搅拌杆(8)的外侧顶端安装有直片搅拌叶片(12),所述搅拌杆(8)的外壁底端安装有外套(9),所述外套(9)的外侧设有套筒(19),所述套筒(19)的内侧设有插杆(23),所述外套(9)的内侧设有插槽(20),所述插杆(23)与插槽(20)相匹配,所述外套(9)通过固定螺栓(21)与插杆(23)相连,所述套筒(19)与外套(9)的连接处外侧设有螺纹环(22),所述套筒(19)的外侧安装有扇叶搅拌叶片(13),所述扇叶搅拌叶片(13)的正面设有通孔(18),所述反应釜(11)的内侧底端贯穿连接有盘管(14),所述反应釜(11)的底端内部设有加热夹层(15),所述反应釜(11)的底端左侧安装有介质管道(10),所述介质管道(10)与加热夹层(15)相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德鹏孙海东徐跃坤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爱柏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