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嘉林专利>正文

汽车发动机可变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263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循环系统;该系统在汽车进入挂档滑行状态后,可适时地使变循环摇臂与进气门摇臂连结在一起摇动,从而使进气门摇臂既服从进气凸轮的驱动、也服从变循环凸轮的驱动;使发动机由四冲程循环变成二冲程循环;从而使汽车可在不改变原驾驶操作习惯的情况下,使挂档滑行时的发动机阻力降致最低,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行车油耗,而且还不影响原车的制动可靠性,又不增加操作内容,又使发电效能、空调效能保持在对应车速时的效能;只要踩下油门踏板、或离合器踩板、或制动踩板,发动机又自动由二冲程循环变成四冲程循环。

Variable cycle system of automobile eng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engine variable circulation system; the system in the car into gear sliding state, in a timely manner to make variable cycle rocker and valve rocker together shake, so that the drive, valve rocker both obey the intake cam also obeys the driving cycle of the cam; make the engine from the four stroke cycle into the two stroke cycle; so that the car can not change the original driving operation habi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engine gear sliding resistance when it dropped to the lowest, to maximize reduce vehicle fuel consumption, braking reliability but also does not affect the original car, and do not increase the operation content, and make the power efficiency, the efficiency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to keep the corresponding speed efficiency; as long as the pedal down, or clutch pedal, or brake pedal, the engine automatically by the two stroke cycle into four stroke 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发动机可变循环系统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循环系统,它的作用是使发动机的四冲程循环运转在汽车滑行时变成二冲程循环运转,即在汽车滑行时,发动机循环运转变成活塞下行时吸气,活塞上进时排气的二冲程循环运转,以自动减少汽车滑行时的发动机阻力,从而在不改变原车制动效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减少行车油耗。二.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汽车运行状态中,尤其是载重汽车,其滑行状态占汽车总运行时间或行驶里程的30%以上,在滑行状态中减少发动机阻力的方法有:怠速空档滑行,强制怠速挂档滑行,关闭发动机空档滑行,关闭发动机挂档滑行,关闭发动机挂档踩离合器滑行。各种滑行模式都各有不尽人意之处:怠速空挡滑行,发动机在怠速下运转,此法滑行距离长,节油效果较好,但期间发动机仍虽怠速耗油,开始需要进行脱档操作、结束需要进行挂档操作,发电效能,空调效能维持在怠速区域。强制怠速挂挡滑行,操作上无要求,制动可靠性不变,但滑行距离短,节油不明显。关闭发动机空档滑行,是将变速杆放到空挡位置,将发动机熄火,当不需要滑行时重新起动发动机,将变速杆挂入适当的挡位。这种滑行的模式可以省去滑行时的怠油耗,节油效果好。缺点是:操作麻烦,降低了车辆制动可靠性,不发电,没有空调。关闭发动机挂档滑行,要人工控制发动机启、停开关,操作麻烦,且滑行距离短,节油不明显。关闭发动机挂档踩离合器踏板滑行,使发动机与传动系统脱开,变速挡位不变,将发动机熄火滑行,其间打开点火开关,不要滑行时,同时抬起离合器踏板即可继续行驶。此法节油效果好,使用方便,缺点是增加了劳动强度,并且对离含器分离轴承磨损较大,增大了故障率从而加大了汽车运行成本,滑行期间不发电,没有空调。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现在汽车在滑行状态时的种种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循环系统,该系统可使汽车进入挂档滑行状态时,汽车发动机可自动改变循环模式,由原来的:吸气、压缩、燃烧澎涨、排气的四冲程循环模式转变成:吸气、排气、吸气、排气的二冲程循环模式。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凸轮轴、第一进气门摇臂、第二进气门摇臂、变循环摇臂、定位弹簧、正时活塞、第一同步活塞、第二同步活塞、阻挡活塞、复位弹簧、空心摇臂轴、机油管、电磁阀、电动机油泵、稳压阀、变循环控制电路组成。在发动机处于动力输出时,凸轮轴中的进气凸轮通过驱动进气门摇臂摇动,使进气门在进气行程时打开,气缸吸气;凸轮轴中的变循环凸轮驱动变循环摇臂作无效的自由摇动。在汽车进入挂档滑行状态需要降低发动机运转阻力时,只要驾驶员不踩油门踏板、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发动机即自动停止燃油供应,变循环控制电路适时令电动机油泵泵出机油,以推动正时活塞从而推动第一同步活塞、第二同步活塞,使第一进气门摇臂、第二进气门摇臂和变循环摇臂连成一体后,既随凸轮轴中的进气凸轮驱动使进气门在发动机原进气冲程时打开;也随凸轮轴中的变循环凸轮驱动,使进气门在原压缩冲程时也保持开启,将气缸内的空气排出气缸外,令发动机在原压缩冲程时不用压缩气缸内的空气,减少消耗汽车的惯性动能,在原压缩冲程终了时关闭进气门;在原澎涨冲程开始后,变循环凸轮又驱动变循环摇臂、第一进气门摇臂、第二进气门摇臂又使进气门开启以减少活塞下行的负压阻力,直至在排气门开启的同时,变循环凸轮即停止驱动变循环摇臂、第一进气门摇臂、第二进气门摇臂使进气门关闭。当汽车处于非挂档滑行状态时,变循环控制电路适时令电动机油泵停止泵出机油,并卸去油压,随即第一同步活塞、第二同步活塞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变循环摇臂随即与第一进气门摇臂、第二进气门摇臂解除联动关系,发动机又恢复四冲程循环模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车辆在挂档滑行时,在不改变车辆原有制动的可靠性、不改变原车辆正常的驾驶操作习惯、不用空档、不用踩离合器的情况下,汽车可不改变相应车速的空调效能,不改变相应车速的发电效能,发动机无需压缩缸内气体,节油效率高。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凸轮轴,及各凸轮的相对方位和对应的旋转方向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各凸轮与各摇臂的对应关系及摇臂及摇臂轴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进气门摇臂与气门及进气凸轮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进气门摇臂与气门及进凸轮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变循环摇臂与变循环凸轮的对应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正时活塞、第一同步活塞、第二同步活塞活动的控制系统示意图。图中:1.凸轮轴,2.第一进气凸轮,3.变循环凸轮,4.第二进气凸轮,5.第一进气门摇臂,6.变循环摇臂,7.第二进气门摇臂,8.摇臂轴,9.机油孔,10.正时活塞,11.第一同步活塞,12.空心油道,13.第一定位飘台,14.第二同步活塞,15.第二定位飘台,16.油道,17.复位弹簧,18.阻挡活塞,20.阻挡活塞孔,21.第一同步活塞孔,23.气缸盖,24.定位平面,25.第二同步活塞孔,26.定位弹簧27.电磁阀,28.阀芯复位弹簧,29.阀芯,30.电磁阀线圈,31.变循环控制电路,32.机油管,33.电动机油泵,34.稳压阀。五.具体实施方式汽车发动机可变循环系统是由凸轮轴(1)、第一进气门摇臂(5)、第二进气门摇臂(7)、变循环摇臂(6)、定位弹簧(26)、正时活塞(10)、第一同步活塞(11)、第二同步活塞(14)、阻挡活塞(18)、复位弹簧(17)、摇臂轴(8)、机油管(32)、电磁阀(27)、电动机油泵(33)、稳压阀(34)、变循环控制电路(31)组成。如图1所示,凸轮轴(1)上设有第一进气凸轮(2)、第二进气凸轮(4)和变循环凸轮(3),旋转方向n显示变循环凸轮(3)与第一进气凸轮(2)、第二进气凸轮(4)的对应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第一进气凸轮(2)和第二进气凸轮(4)的作用是:在进气冲程时分别驱动第一进气门摇臂(5)和第二进气门摇臂(7);变循环凸轮(3)的作用是:在发动机原压缩冲程和原膨胀冲程时驱动变循环摇臂(6);第一进气门摇臂(5)、第二进气门摇臂(7)、变循环摇臂(6)都安装在摇臂轴(8)上,安装配合为间隙配合;摇臂轴(8)的空心油道(12)上设有机油孔(9)、并与第一进气门摇臂(5)内的油道(16)口相对,在第一同步活塞孔(21)中安装有正时活塞(10)和第一同步活塞(11),第一进气门摇臂(5)上设有第一定位飘台(13),在第一同步活塞(11)没有进入第二同步活塞孔(25)时,且变循环摇臂(6)处于没有接触变循环凸轮(3)的状态下,第一定位飘台(13)都是与变循环摇臂(6)上的定位平面(24)接触,从而使第一同步活塞孔(21)与变循环摇臂(6)内的第二同步活塞孔(25)的中心线重合。第二进气门摇臂(7)上设有第二定位飘台(15)和阻挡活塞孔(20),在第二同步活塞(14)没有进入阻挡活塞孔(20)时,且变循环摇臂(6)处于没有接触变循环凸轮(3)的状态下,第二定位飘台(15)都是与变循环摇臂(6)上的定位平面(24)接触,从而使第二同步活塞孔(25)与阻挡活塞孔(20)的中心线重合,阻挡活塞孔(20)内装有阻挡活塞(18)及复位弹簧(17)。如图3所示,第二进气门摇臂(7)安装在摇臂轴(8)上,当一端受第二进气凸轮(4)驱动抬起时、另一端则向下顶开进气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汽车发动机可变循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循环系统,该系统由气缸盖、凸轮轴、第一进气门摇臂、第二进气门摇臂、变循环摇臂、定位弹簧、正时活塞、第一同步活塞、第二同步活塞、复位弹簧、摇臂轴、机油管、电磁阀、电动机油泵、稳压阀、变循环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凸轮轴上设有第一进气凸轮、第二进气凸轮、变循环凸轮;变循环凸轮可在汽车发动机原压缩冲程和原膨胀冲程驱动进气门摇臂打开进气门;第一进气门摇臂上设有第一定位飘台和第一同步活塞孔,第二进气门摇臂上设有第二定位飘台和阻挡活塞孔,变循环摇臂上设有定位平台和第二同步活塞孔、在变循环摇臂与气缸盖之间安装有定位弹簧,定位弹簧的一端顶着变循环摇臂、另一端顶着气缸盖;只要变循环摇臂不与变循环凸轮接触就会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定位平台保持与第一定位飘台及第二定位飘台接触,从而保持第一同步活塞孔与第二同步活塞孔及阻挡活塞孔的中心线重合;第一同步活塞孔有油道与摇臂轴空心油道上的机油孔相通,第一同步活塞孔内安装有正时活塞和第一同步活塞;阻挡活塞孔内安装有阻挡活塞和复位弹簧;第二同步活塞孔内安装有第二同步活塞;第一进气门摇臂、第二进气门摇臂、变循环摇臂都安装在摇臂轴上,安装配合为间隙配合;摇臂轴设有空心油道;机油管同时连通空心油道、电磁阀的A接口、电动机油泵的出油口;机油管上安装了一个稳压阀,电磁阀和电动机油泵的电源电路的导通或断开是由变循环控制电路控制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循环系统,该系统由气缸盖、凸轮轴、第一进气门摇臂、第二进气门摇臂、变循环摇臂、定位弹簧、正时活塞、第一同步活塞、第二同步活塞、复位弹簧、摇臂轴、机油管、电磁阀、电动机油泵、稳压阀、变循环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凸轮轴上设有第一进气凸轮、第二进气凸轮、变循环凸轮;变循环凸轮可在汽车发动机原压缩冲程和原膨胀冲程驱动进气门摇臂打开进气门;第一进气门摇臂上设有第一定位飘台和第一同步活塞孔,第二进气门摇臂上设有第二定位飘台和阻挡活塞孔,变循环摇臂上设有定位平台和第二同步活塞孔、在变循环摇臂与气缸盖之间安装有定位弹簧,定位弹簧的一端顶着变循环摇臂、另一端顶着气缸盖;只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莫嘉林
申请(专利权)人:莫嘉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