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调距托架的货叉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2321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调距托架的货叉架总成,包括货叉支架、左货叉、右货叉、左货叉调距油缸和右货叉调距油缸。所述左货叉、右货叉的竖直段上端分别设有左托架和右托架,左货叉调距油缸和右货叉调距油缸直接作用在左托架和右托架上,推动左货叉、右货叉左右移动。由于油缸的作用力作用在左托架、右托架上,所产生的旋转力矩不会在传递到货叉套筒上,因此能够减少货叉套筒和货叉导向滑杆之间的磨擦,避免货叉套筒与货叉导向滑杆的卡死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延长货叉套筒的寿命3年以上,且更换左托架、右托架方便、快捷。

Fork yoke assembly with adjustable bracket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rk yoke assembly with adjustable bracket, including cargo fork bracket, left fork, right fork, left fork fork pitch cylinder and right fork fork pitch cylinder. The left fork, the right fork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vertical section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left bracket and the right bracket, left and right pitch fork cylinder pitch fork cylinder directly on the left bracket and the right bracket on the left and right driving fork fork to move around. Because the oil cylinder force acting on the left and right bracket bracket, the rotation torque will not transfer arrival fork on the sleeve, so it can reduce the friction sleeve and the fork fork guide slide rod between the sleeve and the fork fork avoid guide slide rod clamping phenomenon. The invention can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goods fork sleeve for more than 3 years, and replace the left bracket and the right bracket conveniently and quick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调距托架的货叉架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叉车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调距托架的货叉架总成。
技术介绍
调距货叉总成是叉车作业的专用属具之一。调距货叉总成可通过液压方式调节两货叉间距,即分开和靠拢,无须操作人员手动调节,就能实现搬运不同规格托盘的货物。与普通货叉总成相比,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叉车的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也能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目前市场上的调距货叉架总成中的货叉普遍为串轴式,一对货叉套装在滑杆轴上。参见图8所示,原货叉9设有油缸连接装置91和原货叉套孔92,原货叉9在调距过程中,受力点在货叉背面的油缸连接装置91处,这个力会对原货叉套孔92产生一个旋转力矩,使原货叉套孔92与滑杆轴轴线不平行,导致原货叉9在调距的过程中,原货叉套孔92与滑杆轴之间存在很大的摩擦,甚至卡死,以至滑杆轴表面和原货叉套孔92内壁磨损严重,并且更换成本较高。上述结构带来的问题是调距货叉总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原货叉套孔92与滑杆轴均会出现严重的磨损,严重影响货叉和滑杆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有调距托架的货叉架总成。一种带有调距托架的货叉架总成,包括货叉支架7、左货叉1、右货叉3、左货叉调距油缸5和右货叉调距油缸6。所述货叉支架7的上部水平方向设有一根货叉导向滑杆71,所述货叉支架7的下部水平方向设有一块横梁74,所述货叉支架7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立板73和右侧立板72,所述货叉导向滑杆71、横梁7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侧立板73和右侧立板72上。所述左货叉1和右货叉3结构一样,均为竖直段与水平段组成的L状结构,且在竖直段上端设有货叉套筒11,所述左货叉1和右货叉3通过货叉套筒套11设在叉导向滑杆71上。所述左货叉调距油缸5非活塞杆伸出端连接在货叉支架7的右侧立板72上,左货叉调距油缸5活塞杆伸出端连接在左货叉1竖直段的背面。所述右货叉调距油缸6非活塞杆伸出端连接在货叉支架7的左侧立板73上,右货叉调距油缸6活塞杆伸出端连接在右货叉3竖直段的背面。所述左货叉1的竖直段上端设有左托架2,右货叉3的竖直段上端设有右托架4,所述左托架2设有两块平行且竖直布置的耳环立板21,两块耳环立板21之间焊接连接一块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上设有连接油缸机构,所述耳环立板21的上端设有导向孔211,所述耳环立板21通过导向孔211套设在左货叉1的货叉套筒11的两侧,并与货叉导向滑杆71配合连接。左货叉调距油缸5和右货叉调距油缸6分别拉动左托架2、右托架4,并带动左货叉1、右货叉3在货叉导向滑杆71上左右移动,调整左货叉1、右货叉3之间的距离。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左货叉1的竖直段上端的货叉套筒11设有滑杆孔111,所述滑杆孔111与叉导向滑杆71外圆配合连接。所述左货叉1的竖直段下端背面设有挂钩板12,所述挂钩板12与左货叉1的竖直段之间构成卡槽121,通过卡槽121卡在所述横梁74的下侧面上。所述连接油缸机构包括弯板23和销座24,所述弯板23为90°直角弯板,所述弯板23的一端竖直焊接在连接板22上,所述弯板23的另一端设有半圆状端面,所述半圆状端面的中心设有穿销孔231,所述穿销孔231外侧设有螺纹孔232。所述销座24为圆柱状,所述销座24轴向中心设有轴销孔241。所述左货叉调距油缸5活塞杆伸出端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设有轴销8,所述轴销8包括圆柱销81、定位片82,圆柱销81的一端焊接连接定位片82,所述定位片82上设有锁紧孔821,所述圆柱销81与轴销孔241配合连接,所述轴销8穿过穿销孔231、货叉调距油缸5活塞杆伸出端的连接孔,在插入轴销孔241内,并用螺栓通过锁紧孔821将轴销8锁紧在所述螺纹孔232中。所述货叉导向滑杆7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块压板75,所述两块压板75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在左侧立板73和右侧立板72上,拆开压板75,可抽出货叉导向滑杆71,并对左托架2、右托架4更换或维修。所述右托架4是在对左托架2结构仅有两处变动,一是右托架4上的弯板和左托架2的弯板23的方向相反;二是右托架上的弯板和销座相对于左托架2上的弯板23、销座24的位置偏下一些,让出一个左货叉调距油缸5的安装位置。所述左货叉1和右货叉3的水平段可以加设带有方孔状的套管,延长左货叉1和右货叉3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由于油缸的作用力作用在左托架、右托架上,所产生的旋转力矩不会在传递到货叉套筒上,因此能够减少货叉套筒和货叉导向滑杆之间的磨擦,避免货叉套筒与货叉导向滑杆之间的卡死现象。(2)本专利技术可以延长货叉套筒的寿命3年以上,且更换左托架、右托架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左货叉和左托架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左货叉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左托架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右托架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销轴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右货叉调距油缸位置示意图。图8为原有货叉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左货叉1、货叉套筒11、滑杆孔111、挂钩板12、卡槽121、左托架2、耳环立板21、导向孔211、连接板22、弯板23、穿销孔231、螺纹孔232、销座24、轴销孔241、右货叉3、右托架4、左货叉调距油缸5、右货叉调距油缸6、货叉支架7、货叉导向滑杆71、右侧立板72、左侧立板73、横梁74、压板75、轴销8、圆柱销81、定位片82、锁紧孔821。原货叉9、油缸连接装置91、原货叉套孔9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带有调距托架的货叉架总成,包括左货叉1、左托架2、右货叉3、右托架4、左货叉调距油缸5、右货叉调距油缸6和货叉支架7。所述货叉支架7的上部水平方向设有一根货叉导向滑杆71,所述货叉支架7的下部水平方向设有一块横梁74,所述货叉支架7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立板73和右侧立板72,所述货叉导向滑杆71、横梁7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侧立板73和右侧立板72上。参见图2、图3和图4,所述左货叉1为竖直段与水平段组成的L状结构,且在竖直段上端设有货叉套筒11,所述左货叉1通过货叉套筒套设在叉导向滑杆71上。所述左货叉1的竖直段上端的货叉套筒11设有滑杆孔111,所述滑杆孔111与叉导向滑杆71外圆配合连接。所述左货叉1的竖直段下端背面设有挂钩板12,所述挂钩板12与左货叉1的竖直段之间构成卡槽121,通过卡槽121卡在所述横梁74的下侧面上。所述左托架2设有两块平行且竖直布置的耳环立板21,两块耳环立板21之间焊接连接一块连接板22,所述耳环立板21的上端设有导向孔211,所述耳环立板21通过导向孔211套设在左货叉1的货叉套筒11的两侧,并与货叉导向滑杆71配合连接。所述连接板22上设有连接油缸机构,连接油缸机构包括弯板23和销座24,所述弯板23为90°直角弯板,所述弯板23的一端竖直焊接在连接板22上,所述弯板23的另一端设有半圆状端面,所述半圆状端面的中心设有穿销孔231,所述穿销孔231外侧设有螺纹孔232。所述销座24为圆柱状,所述销座24轴向中心设有轴销孔241。左货叉调距油缸5的活塞端与所述连接油缸机构连接,并推动左托架2左右移动。参见图5,所述右托架4是在对左托架2结构仅有两处变动,一是右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调距托架的货叉架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调距托架的货叉架总成,包括货叉支架(7)、左货叉(1)、右货叉(3)、左货叉调距油缸(5)和右货叉调距油缸(6);所述货叉支架(7)的上部水平方向设有一根货叉导向滑杆(71),所述货叉支架(7)的下部水平方向设有一块横梁(74),所述货叉支架(7)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立板(73)和右侧立板(72),所述货叉导向滑杆(71)、横梁(7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侧立板(73)和右侧立板(72)上;所述左货叉(1)和右货叉(3)结构一样,均为竖直段与水平段组成的L状结构,且在竖直段上端设有货叉套筒(11),所述左货叉(1)和右货叉(3)通过货叉套筒(11)套设在货叉导向滑杆(71)上;所述左货叉调距油缸(5)非活塞杆伸出端连接在货叉支架(7)的右侧立板(72)上,左货叉调距油缸(5)活塞杆伸出端连接在左货叉(1)竖直段的背面;所述右货叉调距油缸(6)非活塞杆伸出端连接在货叉支架(7)的左侧立板(73)上,右货叉调距油缸(6)活塞杆伸出端连接在右货叉(3)竖直段的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货叉(1)的竖直段上端设有左托架(2),所述右货叉(3)的竖直段上端设有右托架(4),所述左托架(2)设有两块平行且竖直布置的耳环立板(21),两块耳环立板(21)之间焊接连接一块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上设有连接油缸机构,所述耳环立板(21)的上端设有导向孔(211),所述耳环立板(21)通过导向孔(211)套设在左货叉(1)的货叉套筒(11)的两侧,并与货叉导向滑杆(71)配合连接;左货叉调距油缸(5)和右货叉调距油缸(6)分别拉动左托架(2)、右托架(4),并带动左货叉(1)、右货叉(3)在货叉导向滑杆(71)上左右移动,调整左货叉(1)、右货叉(3)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调距托架的货叉架总成,包括货叉支架(7)、左货叉(1)、右货叉(3)、左货叉调距油缸(5)和右货叉调距油缸(6);所述货叉支架(7)的上部水平方向设有一根货叉导向滑杆(71),所述货叉支架(7)的下部水平方向设有一块横梁(74),所述货叉支架(7)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立板(73)和右侧立板(72),所述货叉导向滑杆(71)、横梁(7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侧立板(73)和右侧立板(72)上;所述左货叉(1)和右货叉(3)结构一样,均为竖直段与水平段组成的L状结构,且在竖直段上端设有货叉套筒(11),所述左货叉(1)和右货叉(3)通过货叉套筒(11)套设在货叉导向滑杆(71)上;所述左货叉调距油缸(5)非活塞杆伸出端连接在货叉支架(7)的右侧立板(72)上,左货叉调距油缸(5)活塞杆伸出端连接在左货叉(1)竖直段的背面;所述右货叉调距油缸(6)非活塞杆伸出端连接在货叉支架(7)的左侧立板(73)上,右货叉调距油缸(6)活塞杆伸出端连接在右货叉(3)竖直段的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货叉(1)的竖直段上端设有左托架(2),所述右货叉(3)的竖直段上端设有右托架(4),所述左托架(2)设有两块平行且竖直布置的耳环立板(21),两块耳环立板(21)之间焊接连接一块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上设有连接油缸机构,所述耳环立板(21)的上端设有导向孔(211),所述耳环立板(21)通过导向孔(211)套设在左货叉(1)的货叉套筒(11)的两侧,并与货叉导向滑杆(71)配合连接;左货叉调距油缸(5)和右货叉调距油缸(6)分别拉动左托架(2)、右托架(4),并带动左货叉(1)、右货叉(3)在货叉导向滑杆(71)上左右移动,调整左货叉(1)、右货叉(3)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调距托架的货叉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货叉(1)的竖直段上端的货叉套筒(11)设有滑杆孔(111),所述滑杆孔(111)与叉导向滑杆(71)外圆配合连接;所述左货叉(1)的竖直段下端背面设有挂钩板(12),所述挂钩板(12)与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王茂兵张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