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涉水机器人控制方法及涉水机器人技术

技术编号:1651667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涉水机器人控制方法,所述的涉水机器人与智能终端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监测所述的涉水机器人与智能终端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度,并判断监测到的通信信号强度是否低于设定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所述的涉水机器人返航。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检测到涉水机器人与智能终端的信号强度弱时,控制涉水机器人主动返航或返回至信号较强的位置,从而避免了因为误操作造成涉水机器人失联,失控问题的出现,保证了涉水机器人在智能终端的控制下安全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涉水机器人控制方法及涉水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涉水机器人控制方法及涉水机器人。
技术介绍
涉水机器人的出现,使人们可以进行水下可视化捕鱼和水下拍照等活动,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涉水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将越来越广。因此如何定位和导航涉水机器人,也成为涉水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目前,声呐导航与测距,是一种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特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息处理,进行水下目标探测、定位和跟踪的技术。而GPS即全球定位系统,是一个由24颗通信卫星组成的,可以覆盖全球的定位和导航的通信系统。它可以采集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这项技术可以用来引导船舶、车辆以及个人,安全、准确地沿着选定的路线返航。涉水机器人领域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如下:(1)两种定位导航技术即声呐导航和GPS均无法同时应用于水上和水下,声呐定位技术只能用来探测水下的地形,形成图像,而GPS技术只能对水上物体进行定位和导航。(2)涉水机器人在水中与水上控制设备断线、失去通信控制的情况下,涉水机器人无法知道水上人或控制设备的位置,无法返航。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涉水机器人控制方法及涉水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涉水机器人控制方法,所述的涉水机器人与智能终端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涉水机器人的控制单元监测所述的涉水机器人与智能终端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度,并判断监测到的通信信号强度是否低于设定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所述的涉水机器人返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涉水机器人控制方法,所述的涉水机器人与智能终端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涉水机器人的控制单元监测所述的涉水机器人与智能终端之间的通信信号强度,并判断监测到的通信信号强度是否低于设定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所述的涉水机器人返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涉水机器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涉水机器人根据当前位置和存储的出发前采集的初始位置信息,生成由当前位置行进至所述的初始位置的返航路线,所述的涉水机器人根据该返航路线返航;或所述的涉水机器人根据当前位置和智能终端所在的位置,生成由当前位置行进至智能终端所在位置的返航路线,所述的涉水机器人根据该返航路线返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涉水机器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涉水机器人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模块;所述的涉水机器人在出发前其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第一定位模块获取初始位置信息,在返航时,所述的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定位模块获取当前位置信息,从而得到返航路线,涉水机器人根据该返航路线返航。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涉水机器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涉水机器人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模块,所述的智能终端设置有第二定位模块,所述的涉水机器人返航时,其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的第一定位模块采集的当前位置信息和第二定位模块采集的智能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生成返航路线,所述的涉水机器人根据该返航路线返航。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涉水机器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位模块为GPS模块,所述的控制单元首先控制涉水机器人浮于水面,然后控制所述的GPS模块开启以获取所述的当前位置信息;或所述的涉水机器人包括有潜水主体和浮于水面与所述的潜水主体通过线缆连接的通讯站,所述的通讯站与智能终端无线连接,所述的第一定位模块设置在通讯站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涉水机器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卫锋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