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冷凝器装配的辅助装置及冷凝器自动插管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冷凝器生产及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冷凝器装配的辅助装置及冷凝器自动插管设备。
技术介绍
冷凝器(Condenser)是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包括冷凝管和铝片基材,铝片基材上设置有孔,冷凝管插入该孔内。目前在冷凝器的生产工艺中,将冷凝管插入铝片基材的孔的工序还是人工操作,手动地将一根根冷凝管插入铝片基材的孔内,究其原因是冷凝管与基材的孔差别很小,比如一种结构中,铝片基材上的孔径太小通常为7.2mm,冷凝管的外径尺寸一般为7.0mm,导致冷凝管的外径与孔径之间的差值太小,仅为0.2mm,需要精确对准才能插管成功,稍有偏差就会插管失败,即孔与管的对准难度大(本专利技术人研究多年终于发现这个根本性原因)。对于冷凝管更小的,其插入难度更高,目前还达不到如此精确的对准技术,所以目前只能是人工插管,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低,员工劳动强度大,严重制约了冷凝器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冷凝管装配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引针,所述导引针包括针杆部和针头部,针头部为圆锥形结构,针头部的底面与针杆部相连接,针杆部的最大直径大于或等于冷凝管的内径且小于或等于基材上孔的内径,针头部的底面直径小于或等于冷凝管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冷凝管装配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引针,所述导引针包括针杆部和针头部,针头部为圆锥形结构,针头部的底面与针杆部相连接,针杆部的最大直径大于或等于冷凝管的内径且小于或等于基材上孔的内径,针头部的底面直径小于或等于冷凝管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针头部的底面直径等于冷凝管的内径,针杆部的最大直径等于冷凝管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针头部的底面直径小于冷凝管的内径,针杆部的最大直径等于冷凝管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针杆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针杆和第二段针杆,第一段针杆的最大直径等于冷凝管的内径,第二段针杆的最大直径小于冷凝管的内径,第一段针杆与针头部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针杆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针杆、第二段针杆和第三段针杆,第一段针杆与针头部相连接,第一段针杆的最大直径等于冷凝管的内径,第二段针杆的最大直径小于冷凝管的内径,第三段针杆的最大直径等于冷凝管的内径。6.根据权利要求1-5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鸿,张白,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领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