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变摩擦型齿轮惯性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02519 阅读:5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2:23
变摩擦型齿轮惯性减震装置,属于土木工程结构耗能减震技术领域。包括已有的变摩擦耗能单元和安装连接装置,变摩擦耗能单元内设有摩擦杆,还包括加速度放大单元,该加速度放大单元设计为:由杠杆装置、齿轮一装置和齿轮二装置组成加速度放大单元,两个齿轮装置通过各自齿轮相互咬合,在各自轴承作用下能分别绕各自两轴做旋转运动;杠杆装置作为齿轮一装置的动量输入端,并与齿轮一装置固定可同步做旋转运动;齿轮二装置固定有重量块,并与该重量块可同步做旋转运动。充分利用两节点质量增效单元吸收振动能量,利用变摩擦耗能单元耗散能量。提高对结构的震动控制作用。

Inertia damping device of variable friction gea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ariable friction gear inertia damp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 energy dissipation. Including the variable 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and installation unit has connecting device, variable 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unit is provided with a friction rod, including acceleration amplification unit, the acceleration amplification unit designed for acceleration is composed of a lever device, a gear device and gear device two amplifying unit, two gear through the respective gear are meshed respectively around the respective two axis rotation in the respective bearing under the action of a lever device; as the momentum input gear device, and fixed with a gear device for synchronous rotation; two gear device fixed weight block, and can make synchronous rotary motion and the weight block. The vibration energy is absorbed by the two node mass gain unit, and the energy dissipated by the variable 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element is utilized. Improve the vibration control function of th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摩擦型齿轮惯性减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摩擦型齿轮惯性减震装置,属于土木工程结构耗能减震

技术介绍
消能减震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防灾和减灾手段,已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结构上附加消能减震装置,可以有效地增加结构阻尼从而降低其在风荷载、水平和竖向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消能减震技术适用范围广,不受结构类型和高度的限制,在不改变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并有效控制其在罕遇地震下的位移。目前常用的消能减震装置主要包括速度型消能器和位移型消能器。惯性质量阻尼器是一种加速度型阻尼器,通过滚珠螺杆和液体等方式实现了对实际小质量的放大作用。滚珠螺杆加工精度高,传统粘滞阻尼单元内压高,腔体密闭,且使用年限和温度受到限制。现有变摩擦阻尼器可以实现在不同位移情况下提供变化的阻尼力,但往往耗能能力不足,导致装置位移过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给出了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摩擦型齿轮惯性减震装置。本专利技术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表征为:一种变摩擦型齿轮惯性减震装置,包括已有的变摩擦耗能单元(3)和安装连接装置,所述变摩擦耗能单元(3)内设有摩擦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变摩擦型齿轮惯性减震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摩擦型齿轮惯性减震装置,包括已有的变摩擦耗能单元(3)和安装连接装置,所述变摩擦耗能单元(3)内设有摩擦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速度放大单元,该加速度放大单元设计为:由杠杆装置、齿轮一装置和齿轮二装置组成加速度放大单元,两个齿轮装置通过各自齿轮相互咬合,在各自轴承作用下能分别绕各自两轴做旋转运动;所述杠杆装置作为齿轮一装置的动量输入端,并与齿轮一装置固定可同步做旋转运动;所述齿轮二装置固定有重量块,并与该重量块可同步做旋转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摩擦型齿轮惯性减震装置,包括已有的变摩擦耗能单元(3)和安装连接装置,所述变摩擦耗能单元(3)内设有摩擦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速度放大单元,该加速度放大单元设计为:由杠杆装置、齿轮一装置和齿轮二装置组成加速度放大单元,两个齿轮装置通过各自齿轮相互咬合,在各自轴承作用下能分别绕各自两轴做旋转运动;所述杠杆装置作为齿轮一装置的动量输入端,并与齿轮一装置固定可同步做旋转运动;所述齿轮二装置固定有重量块,并与该重量块可同步做旋转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摩擦型齿轮惯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放大单元,设计为齿轮型惯性单元,安装于结构上,其左侧通过传力杆与变摩擦耗能单元(3)(为现有技术)之间采用活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摩擦型齿轮惯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连接,具体实现方式为:所述传力杆前端设有耳环与变摩擦耗能单元(3)中的摩擦杆(2)铰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摩擦型齿轮惯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型惯性单元,具体结构为:包括第一齿轮装置、第二齿轮装置,两者通过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装置包括传力杆(6)、杠杆(7)、齿轮轴一(8)、齿轮一(9)、轴承一(18);所述齿轮轴一(8)固定不动(例如固定于结构上);所述齿轮一(9)圆心、杠杆(7)通过轴承一(18)连接在固定不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军赵志鹏张瑞甫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