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板与喷淋复合脱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46381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7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流板与喷淋复合脱硫系统,包括塔体,塔体中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至少两层除雾器、至少两层喷淋层和至少三层旋流板层,喷淋层包括多个第一喷嘴、设于第一喷嘴下方的扰流网和设于扰流网下方的布气环,布气环内部空心结构为下大上小的圆台,旋流板层包括旋流板和设于旋流板上方的第二喷嘴,塔体底部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与循环池连接,循环池的出口与循环泵的入口连接,循环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连接。旋流板与喷淋结合可有效解决旋流板湿法脱硫技术锅炉低负荷时脱硫效率较低、浆液分配不均的问题;喷淋层设置的布气环、扰流网和雾化喷嘴可加强喷淋层气液接触,强化传质,使脱硫塔脱硫效率提高。

Cyclone plate and spray composite desulfuriz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wirl plate and spray composite desulfuriz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tower, the tow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layers from top to bottom in the demister, at least two spraying layer and at least three layer swirl plate layer, gas distributing ring spray layer includes a first plurality of nozzles, nozzl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lower net and a disturbance net disturbance below the air distributing ring inside the hollow structure is arranged under the big small, swirl plate layer comprises a swirl plate and is arranged above the swirl plate second nozzle, the bottom of the tow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discharging opening, liquid discharge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irculating pool, entrance and exit the circulating pool and a circulation pump connected circulating pump the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nozzle and the second nozzle line. Swirl plate and spray combined with boiler desulphurization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swirl plate at low load and lower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of slurry, the problem of uneven distribution; spray layer cloth gas ring, interference net and atomizing nozzle can enhance the spray layer of gas-liquid contact, enhanced mass transfer, so that the tower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incr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板与喷淋复合脱硫系统
本技术涉及湿法烟气脱硫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流板与喷淋复合脱硫系统。
技术介绍
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需要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对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设备以塔式设备居多,既为脱硫塔,脱硫塔脱硫的方式一般分为干法烟气脱硫和湿法烟气脱硫。湿法烟气脱硫的优点是脱硫效率高,一般可达95%以上,烟气处理量大,对煤种的适应性好,是目前烟气脱硫普遍使用的工艺。在湿法脱硫工艺中,脱硫塔是一个核心部件,一个湿法脱硫工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脱硫塔及与之相匹配的附属设备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可靠。旋流板塔是在塔中安装若干块旋流板,气体通过此板后产生旋转运动,被强制导流改变方向,产生沿旋流板圆周切线方向的旋转运动。吸收液在旋流板中心部位注入,由旋转气流分散飞向外环,同时与上旋气流经过多次激烈碰撞、切割,进行吸收、传质、涤尘的过程。旋流板塔由于具有很高的脱硫率,成为目前主流的脱硫设备。但是,旋流板脱硫受锅炉负荷影响较明显,高负荷时脱硫效率较高,低负荷时烟气量较小,脱硫效率低,由于设计建设时环保标准较低,在环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后,二氧化硫数据不能稳定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旋流板与喷淋复合脱硫系统,解决旋流板湿法脱硫技术锅炉低负荷时脱硫效率较低、浆液分配不均,二氧化硫排放数据不能全时段稳定达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流板与喷淋复合脱硫系统,包括塔体,塔体中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至少两层除雾器、至少两层喷淋层和至少三层旋流板层,喷淋层包括第一喷嘴、设于第一喷嘴下方的扰流网和设于扰流网下方的布气环,布气环内部空心结构为下大上小的圆台,旋流板层包括旋流板和设于旋流板上方的第二喷嘴,塔体底部设有排液口,排液口连接有循环池,循环池的出口与循环泵的入口连接,循环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连接。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布气环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齿状突起。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第一喷嘴为雾化喷嘴。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每个喷淋层上的第一喷嘴至少为6个。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同一喷淋层上的多个第一喷嘴在同一平面上均匀分布。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相邻的喷淋层上的第一喷嘴错位设置。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将旋流板湿法脱硫技术与喷淋湿法脱硫技术相结合,在不改变脱硫塔本体且不影响园区供热、供汽的情况下,仅将脱硫塔两层旋流板改造为喷嘴喷淋,能够解决旋流板湿法脱硫技术锅炉低负荷时脱硫效率较低、浆液分配不均,二氧化硫排放数据不能全时段稳定达标的问题;喷淋层设置的布气环、扰流网和雾化喷嘴可以加强喷淋层气液接触的均匀性,增加接触面积,使脱硫塔脱硫效率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脱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喷淋层喷嘴分布示意图。图中:1、塔体2、烟气出口3、除雾器4、除雾器5、喷淋层6、喷淋层7、旋流板层8、旋流板层9、旋流板层10、烟气进口11、排液口12、循环池13、循环泵51、喷嘴52、扰流网53、布气环71、旋流板72、喷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旋流板与喷淋复合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塔体1,塔体1的结构为不锈钢,塔体1的顶端中部设有烟气出口2,塔体1的上部设有两层除雾器3、4,除雾器3、4的上侧分别设有冲洗管道,塔体1中除雾器4下方设有两层喷淋层5、6,喷淋层下方设有三层旋流板层7、8、9,脱硫塔塔体1的底部设有烟气进口10。由于旋流板脱硫塔在高负荷时的脱硫效率高,而低负荷时脱硫效率较低,浆液分配不均,因此,该实施例中,将旋流板湿法脱硫技术与喷淋湿法脱硫技术相结合,在不改变脱硫塔本体且不影响园区供热、供汽的情况下,仅将脱硫塔两层旋流板改造为喷嘴喷淋,即可在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上实现与空塔喷淋相同的效果。并能够解决旋流板湿法脱硫技术锅炉低负荷时脱硫效率较低、浆液分配不均,二氧化硫排放数据不能全时段稳定达标的问题。喷淋层5、6包括多个喷嘴51、设于多个喷嘴51下方的扰流网52和设于扰流网52下方的布气环53,扰流网52上设置多个大小相等的网格,布气环53的内部空心结构为下大上小的圆台形。扰流网52可使由下方进入喷淋层的烟气分布更加均匀,强化烟气和喷淋浆液在塔内的扰流混合,使扰流网52上部形成持液层,增大浆液与烟气的接触面积,强化气液间传质。布气环53的下大上小的结构将进入的烟气由塔壁引至塔中心,防止了喷淋塔常存在的塔内壁附近浆液喷淋密度稀薄,烟气易沿塔壁逃逸造成脱硫效率低的问题。布气环53的内表面上可以设置多个齿状突起,齿状突起可将烟气撕裂,使烟气与浆液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脱硫效率。每一喷淋层上设置至少6个喷嘴51,如图2所示,6个喷嘴在同一平面内均匀设置,使喷淋层中各个位置的烟气都可以与喷淋的浆液逆流接触,不同喷淋层上的喷嘴51错位设置,可以使整个塔中喷淋的浆液分布更均匀,提高脱硫效率。喷嘴51使用雾化喷嘴,雾化喷嘴可以形成良好的雾化区,加强气液接触面积,提高脱硫效率。旋流板层7、8、9包括旋流板71和设于旋流板71上方的喷嘴72,旋流板71为风车叶片状,叶片倾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25-45o,中心设有盲板,盲板直径为1/3-2/3的塔径,喷嘴72位于旋流板71中心的正上方。塔体1底部设有排液口11,排液口11通过管路与塔体1外的循环池12连接,循环池12的出液口处与循环泵13的入口连接,循环泵13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塔体1中的各喷嘴连接。实际生产过程中,烟气由脱硫塔塔体1下部烟气进口10进入脱硫塔,在旋流板71叶片的导向作用下旋转上升,遂板下流的液体在塔板上被烟气碰撞、切割成雾滴状,使气液间有很大的接触面积。液滴在气流的带动下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强化气液间的接触,最后被甩到塔壁上,沿壁下流,经过溢流到下一层旋流板上,再次被气流雾化而进行汽液接触。经过三层旋流板层7、8、9后的烟气继续旋转式上升,然后分别与两层喷嘴喷出的雾化后的液滴进行逆向接触,通过传质、吸收过程,完成二氧化硫的吸收。经过洗涤后的烟气经两层除雾器3、4去除较大液滴后由脱硫塔体上方的烟气出口2排出。经反应后的浆液由脱硫塔底部排浆口11排出至循环池12继续参与循环反应。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旋流板与喷淋复合脱硫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流板与喷淋复合脱硫系统,包括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中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至少两层除雾器、至少两层喷淋层和至少三层旋流板层,所述喷淋层包括第一喷嘴、设于所述第一喷嘴下方的扰流网和设于所述扰流网下方的布气环,所述布气环的内部空心结构为下大上小的圆台,所述旋流板层包括旋流板和设于所述旋流板上方的第二喷嘴,所述塔体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连接有循环池,所述循环池的出口与循环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板与喷淋复合脱硫系统,包括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中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至少两层除雾器、至少两层喷淋层和至少三层旋流板层,所述喷淋层包括第一喷嘴、设于所述第一喷嘴下方的扰流网和设于所述扰流网下方的布气环,所述布气环的内部空心结构为下大上小的圆台,所述旋流板层包括旋流板和设于所述旋流板上方的第二喷嘴,所述塔体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连接有循环池,所述循环池的出口与循环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板与喷淋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明丽刘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保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