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转速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5287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机转速控制器,由电池、第一电阻至第八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可变电阻、第二可变电阻、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电容、二极管和电动机组成,调节第一可变电阻改变电流的强度,使第一可控硅的导通角变化,电流经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放大后使第二可控硅的导通角发生变化,从而控制电动机的转速,调节第二可变电阻进行微调,从而更进一步精确调整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采用芯片,其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对于低功率的电动机精确转速调整尤其适用,能够调整转速的同时能够进行微调,使用电动机的转速调整更为精确,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Motor speed cont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tor speed controller is composed of a battery, a first resistor to 8 resistor, a first triode, the transistor, the first variable resistor, variable resistor, the first thyristor, 2, capacitor, diode and thyristor motor, adjusting the first variable resistor to change current strength first, the thyristor conduction angle changes, current to the thyristor conduction angle change amplified by the first transistor and the second transistor, thereby controlling the motor speed regulation, two variable resistor fine-tuning, and further from the precise adjustment of the motor speed control.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without using the chip, the circuit structure is simple, easy to implement,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motor speed adjustment and low power, and can adjust the speed to fine-tuning, using the motor speed adjustment is more accurate, and has the value of promo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机转速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机转速控制器。
技术介绍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电机定子磁场转速与转子旋转转速不保持同步速)。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现有技术中,电动机的控制装置种类繁多,功能各有优劣,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动机转速控制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由电池、第一电阻至第八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可变电阻、第二可变电阻、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电容、二极管和电动机组成,电池为3.7V、第一电阻为100Ω、第二电阻为400Ω、第三电阻为500Ω、第四电阻为2kΩ、第五电阻为27kΩ、第六电阻和第八电阻均为200Ω、第一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一可变电阻和第二可变电阻均为10kΩ、第一可控硅和第二可控硅型号均为KK50A、电容为0.01uF、二极管型号为IN4001、电动机为50W精密电动机;所述电池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电动机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池的负极同时与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一端、电容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可控硅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一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可控硅的正极和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可控硅的负极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二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第二可控硅的正极同时与电动机的第二端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可变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可变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是一种电动机转速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无需采用芯片,其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对于低功率的电动机精确转速调整尤其适用,能够调整转速的同时能够进行微调,使用电动机的转速调整更为精确,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电池E、第一电阻R1至第八电阻R8、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第一可变电阻RT1、第二可变电阻RT2、第一可控硅SCR1、第二可控硅SCR2、电容C、二极管D和电动机M组成,电池E为3.7V、第一电阻R1为100Ω、第二电阻R2为400Ω、第三电阻R3为500Ω、第四电阻R4为2kΩ、第五电阻R5为27kΩ、第六电阻R6和第八电阻R8均为200Ω、第一三极管VT1为PNP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VT2为NPN型三极管、第一可变电阻RT1和第二可变电阻RT2均为10kΩ、第一可控硅SCR1和第二可控硅SCR2型号均为KK50A、电容C为0.01uF、二极管D型号为IN4001、电动机M为50W精密电动机;所述电池E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电动机M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和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连接,电池E的负极同时与第一可变电阻RT1的第一端、电容C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和第二可控硅SCR2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可变电阻RT1的第二端和第一可控硅SCR1的控制端连接,电容C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可控硅SCR1的正极和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可控硅SCR1的负极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和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和第二可控硅SCR2的控制端连接,第二可控硅SCR2的正极同时与电动机M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的负极与第二可变电阻RT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可变电阻RT2的第二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第一可变电阻RT1归零状态时为断开状态,第一可控硅SCR1的控制端无电流,使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截止,第二可控硅同样也不导通,电动机不工作,调节第一可变电阻改变电流的强度,使第一可控硅的导通角变化,电流经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放大后使第二可控硅的导通角发生变化,从而控制电动机的转速,调节第二可变电阻进行微调,从而更进一步精确调整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动机转速控制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转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由电池、第一电阻至第八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可变电阻、第二可变电阻、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电容、二极管和电动机组成,电池为3.7V、第一电阻为100Ω、第二电阻为400Ω、第三电阻为500Ω、第四电阻为2kΩ、第五电阻为27kΩ、第六电阻和第八电阻均为200Ω、第一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一可变电阻和第二可变电阻均为10kΩ、第一可控硅和第二可控硅型号均为KK50A、电容为0.01uF、二极管型号为IN4001、电动机为50W精密电动机;所述电池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电动机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池的负极同时与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一端、电容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可控硅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一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可控硅的正极和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可控硅的负极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二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第二可控硅的正极同时与电动机的第二端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可变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可变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机转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由电池、第一电阻至第八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可变电阻、第二可变电阻、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电容、二极管和电动机组成,电池为3.7V、第一电阻为100Ω、第二电阻为400Ω、第三电阻为500Ω、第四电阻为2kΩ、第五电阻为27kΩ、第六电阻和第八电阻均为200Ω、第一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一可变电阻和第二可变电阻均为10kΩ、第一可控硅和第二可控硅型号均为KK50A、电容为0.01uF、二极管型号为IN4001、电动机为50W精密电动机;所述电池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电动机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池的负极同时与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一端、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新新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