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搓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174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小型板簧两端搓耳一次成型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搓耳机,包括依次设置的板簧输送链、切头装置、搓耳装置、整形装置和冷却输送装置,板簧输送链两侧均设置有中频炉,冷却输送装置末端设置料框,所述的切头装置、搓耳装置和整形装置的上方设置安装架体,安装架体上安装有与板簧输送链、切头装置和搓耳装置相配合的机器人Ⅰ,安装架体上还安装有与搓耳装置、整形装置和冷却输送装置相配合的机器人Ⅱ。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和工作量,能够保证持续不断的生产,降低人工成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Full automatic rubbing earpho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forming a rub ears for small car leaf springs at both ends, in particular to a full automatic rubbing headset, including a spring arranged on a conveying chain, cutting head, rubbing device, ear shaping device and a cooling conveyor, conveyor chain plate spring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a medium frequency furnace cooling conveyor device set the material box, cutting head device, the installation frame above the ear rubbing device and a shaping device, the installation frame is installed on the robot and the spring conveying chain, cutting head and rub ear device matched with the device of installation fram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robot with rub ear device, shaping device the cooling and conveying device phase ii.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high work efficiency, low labor intensity and workload, continuous production, low labor cost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搓耳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小型板簧两端搓耳一次成型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搓耳机。
技术介绍
在汽车生产行业,板簧是所需要的必要部件之一,但是在使用时需要对部分板簧进行搓耳成型,目前所采用的搓耳机只能对板簧的一端进行搓耳成型,且完成一端的搓耳工作后需要对板簧进行冷却,然后再对板簧的另一端进行搓耳成型,不但运行周期长,且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都非常大。同时,现在搓耳工作均需要加热、切头、搓耳和整形等工序,目前在各个工序之间的转换均是需要配备工作人员进行人工转运,人工成本较高,且进一步增加了劳动强度和工作量,甚至无法完全保证生产持续不断的运行,工作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对板簧两端同时进行搓耳工作,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和工作量,能够保证持续不断的生产,降低人工成本的全自动搓耳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全自动搓耳机,包括依次设置的板簧输送链、切头装置、搓耳装置、整形装置和冷却输送装置,板簧输送链两侧均设置有中频炉,冷却输送装置末端设置料框,所述的切头装置、搓耳装置和整形装置的上方设置安装架体,安装架体上安装有与板簧输送链、切头装置和搓耳装置相配合的机器人Ⅰ,安装架体上还安装有与搓耳装置、整形装置和冷却输送装置相配合的机器人Ⅱ,安装架体顶部设置液压站,液压站通过管路连接切头装置、搓耳装置和整形装置的油缸,板簧输送链、切头装置、搓耳装置、整形装置、冷却输送装置、中频炉、机器人Ⅰ和机器人Ⅱ均连接PLC控制柜。全自动搓耳机通过板簧输送链、冷却输送装置、机器人Ⅰ和机器人Ⅱ的配合,实现了各个工序间的自动转换,设计合理,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成本,能够保证搓耳过程的持续不断,同时,还可以对板簧的两端同时进行切头、搓耳和整形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进一步的优选,切头装置包括底座Ⅰ,底座Ⅰ的中间位置设置中心定位销Ⅰ,中心定位销Ⅰ两侧的底座Ⅰ上分别设置直线导轨Ⅰ和滚珠丝杆Ⅰ,滚珠丝杆Ⅰ通过联轴器Ⅰ和减速机Ⅰ连接伺服电机Ⅰ,伺服电机Ⅰ连接PLC控制柜,滚珠丝杆Ⅰ上设置螺母Ⅰ,螺母Ⅰ固定在切头机架的底部,切头机架底部还设置有与直线导轨Ⅰ相配合的滑块Ⅰ。采用直线导轨与滑块的配合,能够更好的减少切头机架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降低伺服电机的驱动功率,节约能源。进一步的优选,切头机架包括机架Ⅰ,机架Ⅰ内侧下部设置滑板Ⅰ,滑板Ⅰ上设置滑块Ⅱ,对应滑块Ⅱ在其两侧设置导向块Ⅰ,导向块Ⅰ通过锁紧螺钉和调整螺钉固定,滑块Ⅱ固定在切头机构底部,切头机构后部连接油缸Ⅰ,机架Ⅰ前端设置压紧压弯机构,对应压紧压弯机构在机架Ⅰ下部设置模座Ⅰ,对应切头机构在模座Ⅰ的内侧设置R模和切头限位块,模座Ⅰ的外侧设置对中机构Ⅰ,模座Ⅰ和切头机构之间的机架Ⅰ上设置落料斗。设备持续做往复运动,时间长导向块Ⅰ会有磨损因此滑块与导向块Ⅰ之间间隙越来越大,更换新的导向块Ⅰ会增加成本,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导向块位置来改变导向块与滑块间隙,松开锁紧螺钉,缓慢的调整螺钉,调整好后需要将锁紧螺钉拧紧。同时,模座Ⅰ上设置有循环冷却水孔,可以通入冷却水进行降温,保证板簧两端的压弯切头工作。进一步的优选,压紧压弯机构包括铰座,铰座上固定油缸Ⅱ,油缸Ⅱ连接移动滑座Ⅰ,移动滑座Ⅰ上设置有与切头机架前端滑板Ⅱ相配合的滑块Ⅲ,移动滑座Ⅰ下部设置压紧块固定座和压弯刀,压紧块固定座和压弯刀之间设置调整垫片,压紧块固定座内设置矩形弹簧,压紧块穿过矩形弹簧后固定在压紧块固定座上。油缸Ⅱ采用头部铰轴,降低了对安装精度的要求,矩形弹簧使用寿命50万次,能保证长时间使用,根据不同厚度板簧,需要调整压弯刀的前后位置,可通过更换调整垫片实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进一步的优选,切头机构包括移动滑座Ⅱ,移动滑座Ⅱ前端设置调整丝杠,调整丝杠连接刀座,刀座下部固定切头刀,移动滑座Ⅱ底部设置有与滑板Ⅰ相配合的滑块Ⅱ,移动滑座Ⅱ前端设置有与切头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块Ⅰ。通过旋转调整丝杆可调整切头刀高度,限位块Ⅰ可保证切头刀每次停止在一个位置。进一步的优选,对中机构Ⅰ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分别设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主动轴和从动轴穿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后分别连接主夹紧臂和从夹紧臂,主夹紧臂底部连接气缸接头,对应气缸接头在安装板上设置气缸,气缸连接PLC控制柜。气缸缩回,主夹紧臂和从夹紧臂张开,当机器人将板簧放入中心定位销后,气缸通气,主夹紧臂和从夹紧臂闭合,实现对板簧纵向位置的对中。进一步的优选,搓耳装置包括底座Ⅱ,底座Ⅱ的中间位置设置中心定位销Ⅱ,中心定位销Ⅱ两侧的底座Ⅱ上分别设置直线导轨Ⅱ和滚珠丝杆Ⅱ,滚珠丝杆Ⅱ通过联轴器Ⅱ和减速机Ⅱ连接伺服电机Ⅱ,伺服电机Ⅱ连接PLC控制柜,滚珠丝杆Ⅱ上设置螺母Ⅱ,螺母Ⅱ固定在搓耳机架的底部,搓耳机架底部还设置有与直线导轨Ⅱ相配合的滑块Ⅳ。采用直线导轨与滑块的配合,能够更好的减少切头机架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降低伺服电机的驱动功率,节约能源。进一步的优选,搓耳机架包括机架Ⅱ,机架Ⅱ内侧下部设置滑板Ⅲ,滑板Ⅲ上设置滑块Ⅴ,对应滑块Ⅴ在其两侧设置导向块Ⅱ,导向块Ⅱ通过锁紧螺钉和调整螺钉固定,滑块Ⅴ固定在搓耳机构底部,搓耳机构后部连接油缸Ⅲ,机架Ⅱ前端设置压紧机构,对应压紧机构在机架Ⅱ下部设置模座Ⅱ,对应搓耳机构在模座Ⅱ的内侧设置搓耳限位块,模座Ⅱ的外侧设置对中机构Ⅱ,对中机构Ⅱ与对中机构Ⅰ结构相同;模座Ⅱ上设置循环冷却水孔,可以通入冷却水进行降温,保证板簧两端的搓耳工作。所述的搓耳机构包括移动滑座Ⅲ,移动滑座Ⅲ前端设置搓耳模和限位块Ⅱ,移动滑座Ⅲ底部设置有与滑板Ⅲ相配合的滑块Ⅴ;所述的压紧机构包括铰座Ⅰ,铰座Ⅰ固定油缸,油缸连接移动压紧块,移动压紧块上设置有与搓耳机架前端滑板相配合的滑块。进一步的优选,整形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两侧分别设置直线导轨和滚珠丝杆,滚珠丝杆通过联轴器和减速机连接伺服电机,滚珠丝杆上设置螺母,螺母固定在整形机架的底部,整形机架底部还设置有与直线导轨相配合的滑动块。进一步的优选,整形机架包括整形机架本体,整形机架本体内一端设置整形机构,整形机构后端设置整形油缸,垂直于整形机构在整形机架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整宽机构和芯轴总成,整宽机构和芯轴总成相对设置;所述的整形机构包括整形移动滑座,整形移动滑座后部设置油缸接头,整形移动滑座底部设置整形滑块,整形滑块与整形机架本体内的滑板相配合,整形移动滑座前端设置整形调整丝杆,整形调整丝杆连接整形动模座,整形动模座前端连接整形动模;所述的芯轴总成包括导向套,导向套内设置导向杆,导向杆一端连接芯轴油缸,导向杆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和芯轴压块连接芯轴;所述的整宽机构包括整宽导向杆,整宽导向杆一端连接整宽油缸,整宽导向杆另一端连接整宽盘。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全自动搓耳机结构设计合理,提高了生产效率,设备正常运行时,能对板簧两端同时进行搓耳,效率可达6片/分,运行过程中板簧采用机器人移料,避免了因人劳累导致的生产中断,保证了生产持续不断的进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2、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自动搓耳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搓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板簧输送链(1)、切头装置(3)、搓耳装置(4)、整形装置(5)和冷却输送装置(6),板簧输送链(1)两侧均设置有中频炉(2),所述的切头装置(3)、搓耳装置(4)和整形装置(5)的上方设置安装架体(10),安装架体(10)上安装有与板簧输送链(1)、切头装置(3)和搓耳装置(4)相配合的机器人Ⅰ(11),安装架体(10)上还安装有与搓耳装置(4)、整形装置(5)和冷却输送装置(6)相配合的机器人Ⅱ(8),安装架体(10)顶部设置液压站(9),液压站(9)通过管路连接切头装置(3)、搓耳装置(4)和整形装置(5)的油缸,板簧输送链(1)、切头装置(3)、搓耳装置(4)、整形装置(5)、冷却输送装置(6)、中频炉(2)、机器人Ⅰ(11)和机器人Ⅱ(8)均连接PLC控制柜(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搓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板簧输送链(1)、切头装置(3)、搓耳装置(4)、整形装置(5)和冷却输送装置(6),板簧输送链(1)两侧均设置有中频炉(2),所述的切头装置(3)、搓耳装置(4)和整形装置(5)的上方设置安装架体(10),安装架体(10)上安装有与板簧输送链(1)、切头装置(3)和搓耳装置(4)相配合的机器人Ⅰ(11),安装架体(10)上还安装有与搓耳装置(4)、整形装置(5)和冷却输送装置(6)相配合的机器人Ⅱ(8),安装架体(10)顶部设置液压站(9),液压站(9)通过管路连接切头装置(3)、搓耳装置(4)和整形装置(5)的油缸,板簧输送链(1)、切头装置(3)、搓耳装置(4)、整形装置(5)、冷却输送装置(6)、中频炉(2)、机器人Ⅰ(11)和机器人Ⅱ(8)均连接PLC控制柜(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搓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头装置(3)包括底座Ⅰ(14),底座Ⅰ(14)的中间位置设置中心定位销Ⅰ(17),中心定位销Ⅰ(17)两侧的底座Ⅰ(14)上分别设置直线导轨Ⅰ(18)和滚珠丝杆Ⅰ(15),滚珠丝杆Ⅰ(15)通过联轴器Ⅰ(19)和减速机Ⅰ(20)连接伺服电机Ⅰ(13),伺服电机Ⅰ(13)连接PLC控制柜(7),滚珠丝杆Ⅰ(15)上设置螺母Ⅰ(16),螺母Ⅰ(16)固定在切头机架(12)的底部,切头机架(12)底部还设置有与直线导轨Ⅰ(18)相配合的滑块Ⅰ(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搓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头机架(12)包括机架Ⅰ(26),机架Ⅰ(26)内侧下部设置滑板Ⅰ(33),滑板Ⅰ(33)上设置滑块Ⅱ(32),对应滑块Ⅱ(32)在其两侧设置导向块Ⅰ(31),导向块Ⅰ(31)通过锁紧螺钉(35)和调整螺钉(34)固定,滑块Ⅱ(32)固定在切头机构(25)底部,切头机构(25)后部连接油缸Ⅰ(27),机架Ⅰ(26)前端设置压紧压弯机构(24),对应压紧压弯机构(24)在机架Ⅰ(26)下部设置模座Ⅰ(23),对应切头机构(25)在模座Ⅰ(23)的内侧设置R模(29)和切头限位块(30),模座Ⅰ(23)的外侧设置对中机构Ⅰ(22),模座Ⅰ(23)和切头机构(25)之间的机架Ⅰ(26)上设置落料斗(2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搓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压弯机构(24)包括铰座(40),铰座(40)上固定油缸Ⅱ(36),油缸Ⅱ(36)连接移动滑座Ⅰ(37),移动滑座Ⅰ(37)上设置有与切头机架(12)前端滑板Ⅱ相配合的滑块Ⅲ(38),移动滑座Ⅰ(37)下部设置压紧块固定座(44)和压弯刀(42),压紧块固定座(44)和压弯刀(42)之间设置调整垫片(41),压紧块固定座(44)内设置矩形弹簧(39),压紧块(43)穿过矩形弹簧(39)后固定在压紧块固定座(44)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搓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头机构(25)包括移动滑座Ⅱ(45),移动滑座Ⅱ(45)前端设置调整丝杠(46),调整丝杠(46)连接刀座(47),刀座(47)下部固定切头刀(48),移动滑座Ⅱ(45)底部设置有与滑板Ⅰ(33)相配合的滑块Ⅱ(32),移动滑座Ⅱ(45)前端设置有与切头限位块(30)相配合的限位块Ⅰ(49)。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搓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中机构Ⅰ(22)包括安装板(50),安装板(50)上设置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分别设置主动齿轮(52)和从动齿轮(53),主动齿轮(52)和从动齿轮(53)相啮合,主动轴和从动轴穿过主动齿轮(52)和从动齿轮(53)后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敬军王焕中周敬峰张志超刘延周柯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