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earview mirror device and a vehicle rearview mirror system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vehicle rearview mirror system is configured to adjust according to the user's position without direct user interaction. In some embodiments, the camera can be included in the rearview mirror system so that its line of sight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reflecting surface. The camera can capture the digital image of the user. The eye pattern can be recognized from the image information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position of the mirror. In some embodiments, the mirror can be repositioned so that the line of sight of the camera is directed halfway between the recognized eye information and the center of the rear window. In some embodiments, the mirrors can be periodically re adjusted. The open rearview mirror based on the driver's height and position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without the driver hand to adjust the rearview mirror, so the driver will not transfer attention from the operation of the vehicle driving, so as to provide more secur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视镜设备和车辆后视镜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后视镜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后视镜系统。
技术介绍
车镜的有效使用是安全驾驶必不可少的部分。然而,车镜可能被撞离原位,或者如果驾驶员重新定位,可能变得无效。例如,在某些驾驶条件下,驾驶员可能被迫向前倾。这改变了驾驶员在后视镜中的视角,并且可能造成后视镜无效,因为驾驶员不再能看到他后面的车辆。此外,在驾驶的同时伸手重新调整后视镜可能是危险的,因为其使驾驶员的注意力从车辆操作转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解决了当前技术的这些和其他问题。具体而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后视镜系统,其中,后视镜根据驾驶员的高度和位置被自动地调整。为此,后视镜配备有能够使后视镜围绕水平和/或竖直轴线转动(例如,上下或左右)的多个致动装置。被定位成垂直于镜子表面的相机可以捕获驾驶员的图像。处理器装置可以处理此图像以确定驾驶员的眼睛相对于后窗的位置。为了恰当定位镜子,后视镜可以被转动成使得相机的视线将驾驶员的眼睛的位置与后窗的位置二等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后视镜可以被置于“跟随”模式下,在该模式下,后视镜根据驾驶员的位置不断(或者周期性)调整。本公开所述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视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子壳体;两个反射表面,其中一个反射表面是半透明的反射表面;两个相机装置,所述相机装置被配置成捕获图像信息,第一相机装置被配置为捕获夜间条件下的图像信息,并且第二相机装置被配置为捕获白天条件下的图像信息,所述两个相机装置中的每一个相机装置被定位成垂直于与所述两个反射表面的不同的反射表面,其中所述第一相机装置或所述第二相机装置基于进入所述镜子壳体的光强度表示白天条件或夜间条件被启动,并且其中所述图像信息由所述被启动的相机装置捕获,且所述图像信息包括驾驶员的至少一部分图像;处理器装置,所述处理器装置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基于所述捕获的图像信息确定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27 US 14/923,431;2015.12.14 US 14/967,3891.一种后视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子壳体;两个反射表面,其中一个反射表面是半透明的反射表面;两个相机装置,所述相机装置被配置成捕获图像信息,第一相机装置被配置为捕获夜间条件下的图像信息,并且第二相机装置被配置为捕获白天条件下的图像信息,所述两个相机装置中的每一个相机装置被定位成垂直于与所述两个反射表面的不同的反射表面,其中所述第一相机装置或所述第二相机装置基于进入所述镜子壳体的光强度表示白天条件或夜间条件被启动,并且其中所述图像信息由所述被启动的相机装置捕获,且所述图像信息包括驾驶员的至少一部分图像;处理器装置,所述处理器装置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基于所述捕获的图像信息确定所述反射表面之一的适当位置;以及第一致动装置,所述第一致动装置被配置成根据从所述处理器装置接收的控制命令使所述反射表面之一在所述镜子壳体内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致动装置,所述第二致动装置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确定的适当位置使所述镜子壳体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位于所述镜子壳体内并且在所述反射表面后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是半透明的反射表面的所述反射表面被配置成将光反射离开所述驾驶员。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的图像信息包括至少一只眼睛的图像。6.一种车辆后视镜系统,包括:镜子壳体;镜子单元,所述镜子单元被配置成搁置在所述镜子壳体内,所述镜子单元包括:半透明的第一反射表面;第二反射表面,所述第二反射表面相对于所述半透明的第一反射表面成角度地偏移;第一相机装置,所述第一相机装置被定位成垂直于所述第一反射表面;和第二相机装置,所述第二相机装置被定位成垂直于所述第二反射表面;第一致动装置,所述第一致动装置被配置成使所述镜子单元在所述镜子壳体内转动;处理器装置;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装置被配置成致使所述系统至少:能够基于进入镜子壳体的光强度表示白天条件或夜间条件之一确定所述第一相机装置或所述第二相机装置被启动;能够经由所确定的所述第一相机装置或所述第二相机装置来捕获与驾驶员相关的图像信息;能够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转动程度,所述转动程度由所述镜子壳体的默认位置与在所述图像信息中被识别的面部特征的位置的二等分处确定;以及能够向所述第一致动装置提供使所述镜子单元在所述镜子壳体内转动的控制命令,使得所述第一反射表面或所述第二反射表面处于所述确定的转动程度。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致动装置是伺服电机。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致动装置,所述第二致动装置被配置成使所述镜子壳体转动;并且其中,所述处理器装置进一步被配置成:能够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第二转动程度;以及能够向所述第二致动装置提供使所述镜子壳体转动的控制命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反射表面处于所述确定的第二转动程度。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机装置捕获的图像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半透明的第一反射表面的转动程度。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装置(204)被配置成在检测到重新定位事件后,根据所述捕获的图像信息确定转动程度。11.一种后视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家威,
申请(专利权)人:昶洧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