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汤粉乳化均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3363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4 19:52
本新型涉一种高效汤粉乳化均质处理装置,包括承载底座、承载立柱、驱动滑轨、混料罐及混料机构,承载立柱共两个,并以承载底座中线对称分布在承载底座上端面上,承载立柱与承载底座上表面垂直分布,驱动滑轨位于承载立柱侧表面上,混料罐通过滑块与驱动滑轨滑动连接,混料机构包括混料管、循环泵、震荡装置、半导体制冷片、电加热丝。本新型一方面可有效的对多种液态及粉态物料进行充分均质混合作业,且混合效率高,运行能耗相对低廉,另一方面在进行均质混合作业可对物料温度进行灵活调整作业。

An efficient soup emulsification processing device

This model relates to a high-efficiency soup emulsific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mprises a bearing base, bearing column, driving slide, mixing tank and mixing mechanism, a bearing column, and the bearing pedestal are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on the midline of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base bearing, bearing column base surface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bearing, slide in bearing drive the column on the side surface, mixing tank connected by block and driving the slide rails, the mix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mixing pipe, circulating pump, vibration device,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on piece, electric heating wire. This model can effectively make full operation of homogeneous mixture liquid and powder material, and the mixing efficiency is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is relatively low, on the other hand, homogenized mixed operation can be flexibly adjusted on the material tempera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汤粉乳化均质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料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高效汤粉乳化均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一些食品、医药及化工产品的生产中,往往需要对两种或多种的液态或粉态物料进行均匀混合,以满足试剂使用的需要,但在实际的生产的过程中发现,当前所使用的混料设备往往均采用的传统机械搅拌结构,虽然可以满足对物料混合的需要,但物料混合作业的工作效率低下,且混合时易出现部分物料无法参与到物料整体混合中,从而导致物料混合不均等现象并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稳定,同时也造成产品生产成本较高的现象,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混料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汤粉乳化均质处理装置,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可有效的对多种液态及粉态物料进行充分均质混合作业,且混合效率高,运行能耗相对低廉,另一方面在进行均质混合作业可对物料温度进行灵活调整作业,在确保物料对特定环境需要稳定性的同时,另可有效满足对不同物料产品生产加工的需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效汤粉乳化均质处理装置,包括承载底座、承载立柱、驱动滑轨、混料罐及混料机构,承载立柱共两个,并以承载底座中线对称分布在承载底座上端面上,承载立柱与承载底座上表面垂直分布,驱动滑轨位于承载立柱侧表面上并与承载立柱轴线平行分布,混料罐为密闭腔体结构,通过滑块与驱动滑轨滑动连接,混料机构包括混料管、循环泵、震荡装置、半导体制冷片、电加热丝,其中混料管至少两个,并环绕混料罐轴线均布在混料罐内,混料管轴线与混料罐轴线呈0°—90°夹角,混料管下端面通过定位块与混料罐底部连接,上端面与混料罐上端面间距为混料罐有效高度的1/6—1/4,震荡装置至少两个,环绕混料管轴线均布在混料管外表面上,半导体制冷片、电加热丝均至少两个,并环绕混料管轴线呈螺旋状均布在混料管内表面上,循环泵安装在混料罐底部,并通过导流管分别与混料罐和混料管末端相互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混料罐为胶囊状结构、圆柱形结构、倒置的锥形结构及倒置的台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的混料罐与滑块间通过转台机构铰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混料管管径为混料罐管径的1/20—1/10。进一步的,所述的混料管上端面通过均布器与混料罐相互连通,混料管侧壁上均布若干透孔,所述的透孔总面积为混料管侧表面面积的1/10—1/5。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块通过滑轨与混料罐底部相互连接,且所述的定位块包括承载基体、行走机构,所述的承载基体下端面通过行走机构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基体上设导流孔,并通过导流孔分别与导流管和混料管末端相互连通,所述的定位块上端面设定位槽,并通过定位槽与混料管相互连通,所述的导流孔嵌于定位槽内,并与定位槽同轴分布。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可有效的对多种液态及粉态物料进行充分均质混合作业,且混合效率高,运行能耗相对低廉,另一方面在进行均质混合作业可对物料温度进行灵活调整作业,在确保物料对特定环境需要稳定性的同时,另可有效满足对不同物料产品生产加工的需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述的一种高效汤粉乳化均质处理装置,包括承载底座1、承载立柱2、驱动滑轨3、混料罐4及混料机构5,承载立柱2共两个,并以承载底座1中线对称分布在承载底座1上端面上,承载立柱2与承载底座1上表面垂直分布,驱动滑轨3位于承载立柱2侧表面上并与承载立柱2轴线平行分布,混料罐4为密闭腔体结构,通过滑块6与驱动滑轨3滑动连接,混料机构5包括混料管51、循环泵52、震荡装置53、半导体制冷片54、电加热丝55,其中混料管51至少两个,并环绕混料罐4轴线均布在混料罐4内,混料管51轴线与混料罐4轴线呈0°—90°夹角,混料管51下端面通过定位块56与混料罐4底部连接,上端面与混料罐4上端面间距为混料罐4有效高度的1/6—1/4,震荡装置53至少两个,环绕混料管51轴线均布在混料管51外表面上,半导体制冷片54、电加热丝55均至少两个,并环绕混料管51轴线呈螺旋状均布在混料管51内表面上,循环泵52安装在混料罐4底部,并通过导流管7分别与混料罐4和混料管51末端相互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混料罐4为胶囊状结构、圆柱形结构、倒置的锥形结构及倒置的台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混料罐4与滑块6间通过转台机构8铰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混料管51管径为混料罐4管径的1/20—1/10。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混料管51上端面通过均布器9与混料罐相4互连通,混料管51侧壁上均布若干透孔10,所述的透孔10总面积为混料管51侧表面面积的1/10—1/5。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块通过滑轨与混料罐底部相互连接,且所述的定位块包括承载基体、行走机构,所述的承载基体下端面通过行走机构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基体上设导流孔,并通过导流孔分别与导流管和混料管末端相互连通,所述的定位块上端面设定位槽,并通过定位槽与混料管相互连通,所述的导流孔嵌于定位槽内,并与定位槽同轴分布。本新型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将需要混合的各物料添加到混料罐中,然后通过驱动滑轨调整混料罐的工作位置,并在混料罐处于工作位置处后,驱动循环泵运行,使得物料在循环泵的驱动作用从混料罐内输送到各混料管内,并从混料管进入,然后一方面从混料罐顶部喷淋到混料罐内,另一方面混料罐侧表面透孔射流到混料罐内,从而实现对物料进行混合作业,且在物料通过混料管的过程中,同时通过震荡装置对物料进行震荡混合,另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电加热丝对物料的混合是温度进行调节并维持。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可有效的对多种液态及粉态物料进行充分均质混合作业,且混合效率高,运行能耗相对低廉,另一方面在进行均质混合作业可对物料温度进行灵活调整作业,在确保物料对特定环境需要稳定性的同时,另可有效满足对不同物料产品生产加工的需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汤粉乳化均质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汤粉乳化均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汤粉乳化均质处理装置包括承载底座、承载立柱、驱动滑轨、混料罐及混料机构,所述的承载立柱共两个,并以承载底座中线对称分布在承载底座上端面上,所述的承载立柱与承载底座上表面垂直分布,所述的驱动滑轨位于承载立柱侧表面上并与承载立柱轴线平行分布,所述的混料罐为密闭腔体结构,通过滑块与驱动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的混料机构包括混料管、循环泵、震荡装置、半导体制冷片、电加热丝,其中所述的混料管至少两个,并环绕混料罐轴线均布在混料罐内,所述的混料管轴线与混料罐轴线呈0°—90°夹角,所述的混料管下端面通过定位块与混料罐底部连接,上端面与混料罐上端面间距为混料罐有效高度的1/6—1/4,所述的震荡装置至少两个,环绕混料管轴线均布在混料管外表面上,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电加热丝均至少两个,并环绕混料管轴线呈螺旋状均布在混料管内表面上,所述的循环泵安装在混料罐底部,并通过导流管分别与混料罐和混料管末端相互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汤粉乳化均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汤粉乳化均质处理装置包括承载底座、承载立柱、驱动滑轨、混料罐及混料机构,所述的承载立柱共两个,并以承载底座中线对称分布在承载底座上端面上,所述的承载立柱与承载底座上表面垂直分布,所述的驱动滑轨位于承载立柱侧表面上并与承载立柱轴线平行分布,所述的混料罐为密闭腔体结构,通过滑块与驱动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的混料机构包括混料管、循环泵、震荡装置、半导体制冷片、电加热丝,其中所述的混料管至少两个,并环绕混料罐轴线均布在混料罐内,所述的混料管轴线与混料罐轴线呈0°—90°夹角,所述的混料管下端面通过定位块与混料罐底部连接,上端面与混料罐上端面间距为混料罐有效高度的1/6—1/4,所述的震荡装置至少两个,环绕混料管轴线均布在混料管外表面上,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电加热丝均至少两个,并环绕混料管轴线呈螺旋状均布在混料管内表面上,所述的循环泵安装在混料罐底部,并通过导流管分别与混料罐和混料管末端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汤粉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和平刘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市奥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