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艳专利>正文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3363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4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富硒黑木耳的种植方法包括接种、菌袋培养、割口出耳、出耳管理和采收步骤。技术路线简单实用,易于操作,适用范围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得到的富硒黑木耳,经过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农产品安全与环境质量检测中心检测,钙含量为0.80g/100g,硒含量为0.883mg/kg。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富硒黑木耳的种植,为消费者提供了保健食品。为农民致富开辟了新途径,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国内外有着广阔的市场。

Planting method of selenium rich black fungu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planting black fungus with rich selenium, including inoculation, cultivation of bacterial bag, cutting out ear, ear management and harvesting process. The technical route is simple, practical, easy to operate and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The selenium rich black fungus obtained by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tested by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safety and environment quality testing center of Shenyang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calcium content is 0.80g/100g, and the selenium content is 0.883mg/kg.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planting of selenium rich black fungus and provides health food for consumers. It opens up a new way for farmers to get rich, has good economic benefits, and has a broad market at home and ab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木耳的种植方法
,涉及一种富硒黑木耳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黑木耳被营养学家誉为‘素中之荤’和‘素中之王’,每100克黑木耳中含铁185毫克,它比绿叶蔬菜中含铁量最高的菠菜高出20倍,比动物性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猪肝还高出约7倍,是各种荤素食品中含铁量最多的。黑木耳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钙、维生素、粗纤维,其中蛋白质含量和肉类相当,铁比肉类高10倍,钙是肉类的20倍,维生素B2是蔬菜的10倍以上,黑木耳还含有多种有益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被称之为“素中之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具有保健功能的富硒黑木耳有急切的需求。但是,现在还没有富硒黑木耳的种植方法和富硒黑木耳产品。富硒黑木耳就是通过生物转化方法,在黑木耳生长过程中,将硒元素导入植物体内,从而生产有机硒含量较高的富硒黑木耳。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参与合成人体内多种含硒酶和含硒蛋白。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体内催化氢过氧化物或脂质过氧化物转变为水或各种醇类,消除自由基对生物膜的攻击,保护生物膜免受氧化损伤;硒参与构成碘化甲状腺胺酸脱碘酶。硒能提高人体免疫,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硒对结肠癌、皮肤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明显的抑制和防护的作用,其在机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甲基烯醇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硒与维生素E、大蒜素、亚油酸、锗、锌等营养素具有协同抗氧化的功效,增加抗氧化活性。同时,硒具有减轻和缓解重金属毒性的作用。硒对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越来越为各国科学家所重视,各国根据本国自身的情况都制定了硒营养的推荐摄入量。美国推荐成年男女硒的每日摄入量(RDI)分别为70微克/天和55微克/天,而英国则为75微克/天和60微克/天。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年人摄入量为50~200微克/天。提供具有保健功能的富硒黑木耳的种植方法和富硒黑木耳产品,是业内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富硒黑木耳的种植方法。一、富硒黑木耳的培养料的配方及接种:1.1富硒黑木耳的培养料的配方如下:木屑70-80%,麦麸4-8%,豆粨粉4-8%,石膏1-2%,石灰0.5-1%,米糠5-8%,硒粉5-7%。优选的配方如下:木屑76%,麦麸4%,豆粨粉5%,石膏1%,石灰0.5%,米糠7.8%,硒粉5.7%;所述的木屑为硬杂阔叶树木屑,加工好的木屑要求在露天干净场所堆放半年;直径0.5—1.5厘米左右,严禁混入或接触有害物质;无霉烂和其它异味;麦麸为通过QS认证的企业当年加工、新鲜、手触摸有细腻感、不霉烂、不结块、没有混入异物的麦麸;石膏选用可做豆腐食用的石膏粉,为弱酸性;豆粕粉为新鲜干燥的豆粕粉;硒粉选用亚硒酸钠;1.2种源,选择无老化特征、菌龄合适、菌丝长势健旺的黑木耳菌种;优选白山地区黑29或黑山黑木耳菌种;1.3塑料袋,为17cm×33cm,厚度为4.5μ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半透明,厚薄均匀,耐115℃—121℃高温;1.4拌料,按培养料的配方,将麦麸、豆粕粉、石膏、米糠、硒粉均匀撒在木屑上,混拌,然后往料面上洒水,混拌均匀,培养料的含水量以55--60%为宜;1.5装袋,把混拌均匀的拌料装入塑料袋中,装完的料袋平整结实,料高22cm,中央有直径2cm深20cm的孔,将料袋口塞入孔中,再插入塑料钎子,塑料钎子长20cm,上头直径2.5cm封闭袋口;1.6灭菌,采用常压灭菌,灭菌装置内的温度为100℃,保持10—15小时,自动降温8h-10h,待温度降至70℃时出料,出料时将料袋直接搬入无菌室中冷却;或者,采用高压灭菌,当灭菌装置内的压力升至0.5Mpa时,要打开气阀,持续排放冷空气到压力为零,再关闭气阀进行升压灭菌,当压力升至1.5MPa,保持2h,自动降压,当压力降至零时出料,出料时将料袋直接搬入无菌室中,菌袋横放,无菌室温度为25-30℃,无菌室要提前消毒,保持清洁;1.7接种,接种箱、接种室要在接种前使用紫外线灯消毒;当菌袋内部冷却至30℃以下时,在接种箱或接种室内进行接种;接种方法:先把装料的塑料袋中的塑料钎子拨除,再将事先准备好的菌种接到料袋的孔中,然后用棉花封好接种口就完成一袋的接种了,每次接种,只接一个品种,并及时标明和记录接种的信息;二、菌袋培养:2.1菌袋培养前10天,为无光养菌,温度为27-29℃,接好种的料袋即成为菌袋,菌袋可以使用塑料大棚或培养房间进行无光养菌,门窗用黑布遮光,菌袋横放在培养架上,室内湿度应控制在45-55%,通过地面洒水加以调节室内湿度;及时检查菌种复活情况,发现污染菌袋立即找原因及时处理,若发现是蔓延较快的链孢菌,应尽快连同菌袋一起烧掉;若是一般霉菌,可将菌袋拿到拌料场回收袋内的培养料拌到新料中重新装袋;2.2菌袋培养11-24天,菌丝进入生长旺盛期,这时每天要检查培养架上菌袋与菌袋之间的温度,温度不能超过24℃,无光养菌,相对湿度为45-60%,通过地面洒水加以调节室内湿度,最后,菌袋培养达到生理成熟;三、割口出耳:3.1、割口前场地处理,割口场地要求水泥地面的房间,保湿度25—35度,割口前1天往割口场地浇透水两遍,以利割口后菌丝恢复生长;3.2、割口方法:用割口刀沿着直立方向,在菌袋的外表面从上往下割竖线段形的开口,竖线段形的开口长1—1.5cm,口深3mm,行距3--4cm,上下口的边距2--3cm,割口时应尽量不损伤竖线段两边的菌丝体,每袋的外表面的竖线段形的开口为35-40条;3.3打孔:用打孔器或打孔机打孔,在上述的竖线段之间用“V”字型刀割口,口长1cm,口深3mm,每袋均布割口60--80个,所述的孔在菌袋的外表面呈“品”字型分布;3.4、培养催芽:把打孔后的菌袋横排放到菌床上,菌袋间距2cm,以利通风和采光,菌袋随排随盖地膜和草帘保温保湿,菌袋割口后的前4天,是菌丝体恢复生长的阶段,这期间,割口处即不能风干失水又不能往割口上浇水,菌床温度要控制在18℃-24℃,相对湿度要控制在75%-85%,当菌丝体恢复生长,割口处长满白色的菌丝体,菌袋和菌丝体紧紧黏合成为一体,催芽结束;四、出耳管理:4.1耳芽形成和耳芽生长时期管理:催芽结束的菌袋竖立放置在大棚或露天出耳场地,袋距15--20cm,在耳芽形成和耳芽生长时期,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55%--75%,这时期的喷水方法要求少喷勤喷,每个菌袋的各个部位都要均匀地喷到雾状水,使割口处在3-5天内形成耳芽;如果湿度过大、展片过快、朵形不好,而且易引起杂菌侵袭,导致烂耳;4.2成长期子实体管理:接着,成长期子实体进入旺盛期,对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氧气的要求增加,此时喷水量要逐步增加,相对湿度为55%--75%;4.3成熟期管理:耳根收缩,耳片基本全展,光面粉白,此时就要停止喷水,避免水分喷的过多形成“水耳”,“水耳”遇到高温极易发生烂耳和流耳,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不好加工。五、采收5.1从耳芽出现到采收需20-25天,当菌袋上耳片展开,边缘开始内卷,少数耳片腹面产生白色孢子粉时,停止喷水2--3天,待耳片在菌袋上自然风干时及时采收,采收时要采大留小,将采收的耳片晒干。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富硒黑木耳的种植方法包括接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和条件如下:一、富硒黑木耳的培养料的配方及接种富硒黑木耳的培养料的配方如下:木屑70‑80%,麦麸4‑8% ,豆粨粉4‑8% ,石膏1‑2%,石灰0.5‑1% ,米糠5‑8% ,硒粉5‑7%;所述的木屑为硬杂阔叶树木屑,加工好的木屑要求在露天干净场所堆放半年;直径0.5—1.5厘米,严禁混入或接触有害物质,无霉烂和其它异味;麦麸为当年加工的新鲜麦麸,不霉烂、不结块、没有混入异物;石膏选用可做豆腐食用的石膏粉;豆粕粉为新鲜干燥的豆粕粉;硒粉选用亚硒酸钠;1.2 种源,选择无老化特征、菌龄合适、菌丝长势健旺的黑木耳菌种;优选白山地区黑29或黑山黑木耳菌种;塑料袋,为17cm×33cm,厚度为4.5μ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半透明,厚薄均匀,耐115℃—121℃高温;拌料,按培养料的配方,将麦麸、豆粕粉、石膏、米糠、硒粉均匀撒在木屑上,混拌,然后往料面上洒水,混拌均匀,培养料的含水量以55‑‑60%为宜;装袋,把混拌均匀的拌料装入塑料袋中,装完的料袋平整结实,料高22cm,中央有直径2 cm,深20cm的孔,将料袋口塞入孔中,再插入塑料钎子,塑料钎子长20cm,上头直径2.5cm封闭袋口;灭菌,采用常压灭菌,灭菌装置内的温度为100℃,保持10—15小时,自动降温 8h‑10h,待温度降至70℃时出料,出料时将料袋直接搬入无菌室中冷却;或者,采用高压灭菌,当灭菌装置内的压力升至0.5Mpa时,要打开气阀,持续排放冷空气到压力为零,再关闭气阀进行升压灭菌,当压力升至1.5MPa,保持2h,自动降压,当压力降至零时出料,出料时将料袋直接搬入无菌室中,菌袋横放,无菌室温度为25‑30℃,无菌室要提前消毒,保持清洁;接种,接种箱、接种室要在接种前使用紫外线灯消毒;当菌袋内部冷却至30℃以下时,在接种箱或接种室内进行接种;接种方法:先把装料的塑料袋中的塑料钎子拨除,再将事先准备好的菌种接到料袋的孔中,然后用棉花封好接种口就完成一袋的接种了,每次接种,只接一个品种,并及时标明和记录接种的信息;二、菌袋培养:2.1 菌袋培养前10天,为无光养菌,温度为27‑29℃,接好种的料袋即成为菌袋,菌袋可以使用塑料大棚或培养房间进行无光养菌,门窗用黑布遮光,菌袋横放在培养架上,室内湿度应控制在45‑55%,通过地面洒水加以调节室内湿度;及时检查菌种复活情况,发现污染菌袋立即找原因及时处理,若发现是蔓延较快的链孢菌,应尽快连同菌袋一起烧掉;若是一般霉菌,可将菌袋拿到拌料场回收袋内的培养料拌到新料中重新装袋;2.2菌袋培养11‑24天,菌丝进入生长旺盛期,这时每天要检查培养架上菌袋与菌袋之间的温度,温度不能超过24℃,无光养菌,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通过地面洒水加以调节室内湿度,最后,菌袋培养达到生理成熟;三、割口出耳割口前场地处理,割口场地要求水泥地面的房间,相对湿度为25—35%度,割口前1天往割口场地浇水;割口方法:用割口刀沿着直立方向,在菌袋的外表面从上往下割竖线段形的开口,竖线段形的开口长1—1.5cm,口深3mm,行距3‑‑4 cm,上下口的边距2‑‑3 cm,割口时应尽量不损伤竖线段两边的菌丝体,每袋的外表面的竖线段形的开口为35‑40条;打孔:用打孔器或打孔机打孔,在上述的竖线段之间用“V”字型刀割口,口长1cm,口深3mm,每袋均布割口60‑‑80个,所述的孔在菌袋的外表面呈“品”字型分布;培养催芽:把打孔后的菌袋横排放到菌床上,菌袋间距2 cm,以利通风和采光,菌袋随排随盖地膜和草帘保温保湿,菌袋割口后的前4天,是菌丝体恢复生长的阶段,这期间,割口处即不能风干失水又不能往割口上浇水,菌床温度要控制在18℃‑24℃,相对湿度要控制在75%‑85%,当菌丝体恢复生长,割口处长满白色的菌丝体,菌袋和菌丝体紧紧黏合成为一体,催芽结束;四、出耳管理耳芽形成和耳芽生长时期管理:催芽结束的菌袋竖立放置在大棚或露天出耳场地,袋距15‑‑20 cm,在耳芽形成和耳芽生长时期,温度为 10℃‑25℃,相对湿度为55%‑75%,这时期的喷水方法要求少喷勤喷,每个菌袋的各个部位都要均匀地喷到雾状水,使割口处在3‑5天内形成耳芽;成长期子实体管理:接着,成长期子实体进入旺盛期,相对湿度为55%‑‑75%,成长期为10—15天;成熟期管理:耳根收缩,耳片基本全展,光面粉白,此时就要停止喷水;五、采收从耳芽出现到采收需20‑25天,当菌袋上耳片展开,边缘开始内卷,少数耳片腹面产生白色孢子粉时,停止喷水2‑‑3天,待耳片在菌袋上自然风干时及时采收,将采收的耳片晒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硒黑木耳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和条件如下:一、富硒黑木耳的培养料的配方及接种富硒黑木耳的培养料的配方如下:木屑70-80%,麦麸4-8%,豆粨粉4-8%,石膏1-2%,石灰0.5-1%,米糠5-8%,硒粉5-7%;所述的木屑为硬杂阔叶树木屑,加工好的木屑要求在露天干净场所堆放半年;直径0.5—1.5厘米,严禁混入或接触有害物质,无霉烂和其它异味;麦麸为当年加工的新鲜麦麸,不霉烂、不结块、没有混入异物;石膏选用可做豆腐食用的石膏粉;豆粕粉为新鲜干燥的豆粕粉;硒粉选用亚硒酸钠;1.2种源,选择无老化特征、菌龄合适、菌丝长势健旺的黑木耳菌种;优选白山地区黑29或黑山黑木耳菌种;塑料袋,为17cm×33cm,厚度为4.5μ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半透明,厚薄均匀,耐115℃—121℃高温;拌料,按培养料的配方,将麦麸、豆粕粉、石膏、米糠、硒粉均匀撒在木屑上,混拌,然后往料面上洒水,混拌均匀,培养料的含水量以55--60%为宜;装袋,把混拌均匀的拌料装入塑料袋中,装完的料袋平整结实,料高22cm,中央有直径2cm,深20cm的孔,将料袋口塞入孔中,再插入塑料钎子,塑料钎子长20cm,上头直径2.5cm封闭袋口;灭菌,采用常压灭菌,灭菌装置内的温度为100℃,保持10—15小时,自动降温8h-10h,待温度降至70℃时出料,出料时将料袋直接搬入无菌室中冷却;或者,采用高压灭菌,当灭菌装置内的压力升至0.5Mpa时,要打开气阀,持续排放冷空气到压力为零,再关闭气阀进行升压灭菌,当压力升至1.5MPa,保持2h,自动降压,当压力降至零时出料,出料时将料袋直接搬入无菌室中,菌袋横放,无菌室温度为25-30℃,无菌室要提前消毒,保持清洁;接种,接种箱、接种室要在接种前使用紫外线灯消毒;当菌袋内部冷却至30℃以下时,在接种箱或接种室内进行接种;接种方法:先把装料的塑料袋中的塑料钎子拨除,再将事先准备好的菌种接到料袋的孔中,然后用棉花封好接种口就完成一袋的接种了,每次接种,只接一个品种,并及时标明和记录接种的信息;二、菌袋培养:2.1菌袋培养前10天,为无光养菌,温度为27-29℃,接好种的料袋即成为菌袋,菌袋可以使用塑料大棚或培养房间进行无光养菌,门窗用黑布遮光,菌袋横放在培养架上,室内湿度应控制在45-55%,通过地面洒水加以调节室内湿度;及时检查菌种复活情况,发现污染菌袋立即找原因及时处理,若发现是蔓延较快的链孢菌,应尽快连同菌袋一起烧掉;若是一般霉菌,可将菌袋拿到拌料场回收袋内的培养料拌到新料中重新装袋;2.2菌袋培养11-24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
申请(专利权)人:张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