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3036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形成涂膜硬度、耐擦伤性、抗静电性,特别是不存在湿度依存性、在低湿度下的抗静电性非常优秀的涂覆层时有用的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含有具有季铵盐基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Ⅰ]和具有季铵盐基的聚合物[Ⅱ]而组成的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更详细地涉及在形成优秀的涂层中有用的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所述优秀的涂层是在涂膜硬度、耐擦伤性、抗静电性,特别是没有湿度依存性、在低湿度下的抗静电性非常优秀,进而即使配合乙烯性不饱和单体而使抗静电性降低也很少的涂层。
技术介绍
塑料成型品除重量轻、透明性优秀之外,成型加工容易、经济,所以被广泛使用,但是,其不利的一面是柔软、容易擦伤,另外,因为导电性低,所以容易使静电积累,容易吸附尘埃。为此,采用将抗静电剂直接混炼入塑料、或作为涂覆剂涂布在塑料表面的方法。但是,在将抗静电剂混炼入塑料的方法中,因为存在透明性降低、加工费用高等的问题,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采用的是涂布涂覆剂的方法,但是,虽然可以给予某种程度的抗静电性,但由于该涂覆剂几乎没有机械地保护塑料表面的功能,所以结果是存在在塑料制品的表面容易划伤的问题。因而,还没有抗静电性和耐擦伤性两方面都优秀的涂覆剂。在这样的状况下,作为涂覆剂,提出了在一个末端含有羟基的聚亚烷基二醇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含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涂覆剂组合物(例如参阅特开2000-264939号公报),以及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材料,该材料含有具有1个羧基和1个或其以上的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以及具有N,N-二烷基氨基和季铵盐基的聚合性化合物(B)(例如参阅特开2002-121208号公报)。但是,本专利技术者详细研讨后,发现上述特开2000-264939号公报公开的技术中,涂覆剂组合物单独不能充分地满足抗静电性能,实际应用上,不得不与抗静电剂并用,而且、随着湿度的影响,在更难以发挥抗静电性的冬季的低湿度环境下,抗静电性会进一步降低。另外,上述特开2000-264939号公报公开的固化涂膜,从耐擦伤性的观点看,也不能满足随着近年的技术高度化而提出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在特开2002-121208号公报公开的技术中,包含具有1个羧基和1个或其以上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A)以及具有N,N-二烷基氨基和季铵盐基的聚合性化合物(B)的树脂组合物,得到的固化涂膜产生白化等的现象等,作为涂覆剂的实用性差。专利技术的公开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形成涂层时有用的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所述涂层是在涂膜硬度、耐擦伤性、抗静电性,特别是没有湿度依存性、在低湿度下的抗静电性非常优秀,进而即使配合乙烯性不饱和单体而使抗静电性降低也很少的涂层。本专利技术者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反复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含有具有季铵盐基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和具有季铵盐基的聚合物组成的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合乎上述目的,并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中,特别是具有季铵盐基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是使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a1)与以下述通式(1)表示的季铵盐(a2)以及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a3)反应而得到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A)时,或者是使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b1)与以下述通式(3)表示的季铵盐(b2)以及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b3)反应而得到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B)时,将显著地发挥本专利技术的效果。 这里,R1、R2、R3是碳原子数1~50的烷基、X1是Cl、Br、R4SO3(R4是烷基、烷基醚或烷基苯)、n是1~200的整数。 这里,R8、R9是碳原子数1~50的烷基中的任意一个,X2是Cl、Br、RSO3(R是烷基、烷基醚或烷基苯),m、n是1或其以上的整数,m+n是2~500。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具有季铵盐基的聚合物,优选是将含有季铵盐基的不饱和单体作为共聚成分的共聚物,或者是将含有氨基的不饱和单体作为共聚成分的共聚物的季铵化物。进而,在本专利技术中,从使抗静电性不降低、使涂膜硬度、耐擦伤性等提高的观点优选含有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由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c1)中的异氰酸酯基与以下述通式(6)表示的聚亚烷基衍生物(c2)的羟基以及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c3)的羟基分别形成氨基甲酸酯键而构成。 这里,Y是亚烃基,Z是烷基、(甲基)丙烯酰基、烯丙基、酰基中的任意一个,p是1或其以上的整数。在本专利技术中,从涂膜硬度、耐擦伤性方面更为优选还含有乙烯性不饱和单体。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形态以下,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是含有具有季铵盐基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和具有季铵盐基的聚合物构成的,通过在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以及聚合物的分子中导入季铵盐基,可同时平衡良好地发挥抗静电性和耐擦伤性等。首先,对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进行说明。作为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如果是具有季铵盐基的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但其中,从涂膜硬度、耐擦伤性、抗静电性方面出发,更优选使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a1)与以下述通式(1)表示的季铵盐(a2)和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a3)反应得到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A)。 这里,R1、R2、R3是碳原子数1~50的烷基,X1是Cl、Br、R4SO3(R4是烷基、烷基醚或烷基苯),n是1~200的整数。作为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a1)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列举例如,芳香族类、脂肪族、脂环族类等的多异氰酸酯,其中,可以列举,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苯甲烷多异氰酸酯、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四甲基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降冰片烯二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亚苯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三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等的多异氰酸酯或这些多异氰酸酯的3聚体化合物或多聚体化合物、缩二脲型多异氰酸酯、水分散型多异氰酸酯(例如,日本ポリウレタン工业(株)的「アクアネ一ト100」、「アクアネ一ト110」、「アクアネ一ト200」、「アクアネ一ト210」等),另外,可以列举这些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反应产物等。作为这样的多元醇,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列举例如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四甘醇、聚乙二醇、丙二醇、双丙甘醇、聚丙二醇、丁二醇、聚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环己烷二甲醇、氢化双酚A、聚己内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聚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聚季戊四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甘油、聚甘油、聚四亚甲基二醇等的多元醇;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具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嵌段或无规共聚的至少1种结构的聚醚多元醇,作为该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与马来酸酐、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酐、衣康酸、己二酸、间苯二甲酸等多元酸的缩合物的聚酯多元醇、己内酯改性的聚四亚甲基多元醇等的己内酯改性多元醇、聚烯烃类多元醇、氢化聚丁二烯多元醇等的聚丁二烯类多元醇等。进一步,作为这样的多元醇,也可以列举例如,2,2-双(羟甲基)丁酸、酒石酸、2,4-二羟基苯甲酸、3,5-二羟基苯甲酸、2,2-双(羟甲基)丙酸、2,2-双(羟乙基)丙酸、2,2-双(羟丙基)丙酸、二羟基甲基乙酸、双(4-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其特征是,含有具有季铵盐基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Ⅰ]以及具有季铵盐基的聚合物[Ⅱ]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本浩光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