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桥总成的传动疲劳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2163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桥总成的传动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对电桥总成进行加载的磁粉制动器,所述磁粉制动器的输出轴依次连接有传动轴、转速转矩仪和连接轴;所述传动轴的中间固定套设有第一小链轮,连接轴的中间固定套设有第二小链轮;所述电桥总成两端的驱动轮毂上分别安装有第二大链轮和第一大链轮;所述第一小链轮与第二大链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链条连接同步驱动,所述第二小链轮和第一大链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链条连接同步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机械传动链轮装置,保证被试电桥总成的左右两端输出保持同步,并选用磁粉制动器作为加载装置,满足加载大扭矩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桥总成的传动疲劳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桥总成,具体涉及一种电桥总成的传动疲劳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电桥总成是由电机、桥壳、差速器等传动装置集成一体的驱动桥。该驱动桥开发出来后需要在台架上开展传动疲劳试验,以考核该电桥总成的耐久性能。目前电桥总成的传动疲劳试验大多采用电机加载方式进行,即在驱动桥的两端连接加载电机,传动链中再配置相应的传感器,开展驱动总成的传动疲劳试验。但其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驱动桥自身具有差速功能,并在其两端独立连接电机进行驱动,要实现驱动桥两端输出转速的同步性,对控制系统要求很高,造成控制系统结构复杂,且实现较为困难;(2)按照整车实际载荷开展驱动桥传动疲劳试验时,驱动桥两端的输出端输出扭矩较大,加载电机要选用很大的功率等级方可满足加载扭矩的要求。而要降低加载电机的功率等级,则驱动桥输出端和加载电机之间的传动链一般配有升速装置,从而造成台架传动链的尺寸变长,同时还造成了机械结构的复杂性;(3)电机加载方式的驱动桥总成的台架试验装置,因其机械台架和电气系统的复杂性,导致该试验装置建造成本高,一般企业难以承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电桥总成传动疲劳试验时,驱动桥两端输出同步性和简化试验装置的复杂程度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电桥总成的传动疲劳试验装置。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桥总成的传动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对电桥总成进行加载的磁粉制动器,所述磁粉制动器的输出轴依次连接有传动轴、转速转矩仪和连接轴;所述传动轴的中间固定套设有第一小链轮,连接轴的中间固定套设有第二小链轮;所述电桥总成两端的驱动轮毂上分别安装有第二大链轮和第一大链轮;所述第一小链轮与第二大链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链条连接同步驱动,所述第二小链轮和第一大链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链条连接同步驱动。进一步方案,所述磁粉制动器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转速转矩仪的一端连接,转速转矩仪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联轴器与连接轴相连接。进一步方案,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安装在第二轴承座支架上;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安装在第一轴承座支架上;所述第一轴承座支架、第二轴承座支架通过前底座安装在台板上。进一步方案,所述转速转矩仪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前底座上。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桥总成的两端分别通过左支架、右支架安装在后底座上,所述后底座滑动连接在台板上。更进一步方案,所述后底座的底端固设有第一导向平键、第二导向平键,所述台板的顶端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平键、第二导向平键相配合滑动的键槽。更进一步方案,所述后底座的前端固设有螺套,所述螺套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安装有手轮;转动手轮,通过螺杆推动后底座沿着台板上的键槽移动。进一步方案,所述螺杆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的中间,所述轴承座通过垫板固定在台板上。本技术中的电桥总成的两端通过相同速比的链轮、链条传动装置保证其两端输出的转速同步性,并通过控制输入磁粉制动器的电流大小来对电桥总成进行加载,其加载扭矩值及电桥总成的输出转速通过转速转矩仪检测,按照控制系统设定的试验工步,从而开展电桥总成的传动疲劳试验。试验时,首先将电桥总成的两端分别通过左支架、右支架固定在后底座上,再将第一大链轮和第二传动链轮安装在电桥总成的驱动轮毂上,然后再将安装在第一小链轮、第二小链轮上的第一传动链条、第二传动链条分别挂装在第二大链轮、第一大链轮上;然后旋动手轮,使后底座及其上的组件沿台板上的键槽向外移动,从而对第一传动链条和第二传动链条进行张紧调节;最后将后底座固定在台板上,安装完毕。开启控制系统,即可按照程序设定的试验工步开展电桥总成的传动疲劳试验。该技术中的同步装置同样适用于驱动桥总成的台架试验。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机械传动链轮装置,保证被试电桥总成的左右两端输出保持同步,相对电机加载方式,电气控制系统无需再对被试电桥总成两端输出进行同步控制,从而简化了控制系统。2、本技术选用磁粉制动器作为加载装置,满足加载大扭矩的要求;同时用一台加载装置即可实现对被试电桥总成两端加载的要求。其相对电机加载方式,减少一台加载装置,同时传动链中,无需再配置升速装置,大大降低了机械台架的复杂程度。3、磁粉制动器加载扭矩的大小是通过控制其输入电流的大小来实现,相对电机加载方式,用变频器控制电机转速的实现方式来说,降低控制系统的成本的投入。同时机械台架简化后,机械传动部分的成本也得到相应的减少,从而大大降低了该试验装置的建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5为技术的后部剖视图;图中:1-台板,2-磁粉制动器,3.1-第一联轴器、3.2-第二联轴器、3.3-第三联轴器,4.1-第一传动链条、4.2-第二传动链条,5.1-第一轴承座、5.2-第二轴承座、5.3第三轴承座、5.4-第四轴承座,6.1-第一小链轮、6.2-第二小链轮,7-转速转矩仪,8-连接轴,9.1-第一轴承座支架、9.2-第二轴承座支架,10-前底座,11-支撑架,12.1-第一大链轮、12.2-第二大链轮,13.1-左支架、13.2-右支架,14-后底座,15-电桥总成,16-螺套,17-螺杆,18-垫板,19-轴承座,20-手轮,21.1-第一导向平键、21.2-第二导向平键,22-传动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一种电桥总成的传动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对电桥总成15进行加载的磁粉制动器2,所述磁粉制动器2的输出轴依次连接有传动轴22、转速转矩仪7和连接轴8;所述传动轴22的中间固定套设有第一小链轮6.1,连接轴8的中间固定套设有第二小链轮6.2;所述电桥总成15两端的驱动轮毂上分别安装有第二大链轮12.2和第一大链轮12.1;所述第一小链轮6.1与第二大链轮12.2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链条4.1连接同步驱动,所述第二小链轮6.2和第一大链轮12.1之间通过第二传动链条4.2连接同步驱动。进一步方案,所述磁粉制动器2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3.1与传动轴22的一端连接,传动轴2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3.2与转速转矩仪7的一端连接,转速转矩仪7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联轴器3.3与连接轴8相连接。进一步方案,所述传动轴2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座5.1、第二轴承座5.2安装在第二轴承座支架9.2上;所述连接轴8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轴承座5.3、第四轴承座5.4安装在第一轴承座支架9.1上;所述第一轴承座支架9.1、第二轴承座支架9.2通过前底座10安装在台板1上。进一步方案,所述转速转矩仪7通过支撑架11固定在前底座10上。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桥总成15的两端分别通过左支架13.1、右支架13.2安装在后底座14上,所述后底座14滑动连接在台板1上。更进一步方案,所述后底座14的底端固设有第一导向平键21.1、第二导向平键21.2,所述台板1的顶端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平键21.1、第二导向平键21.2相配合滑动的键槽。更进一步方案,所述后底座14的前端固设有螺套16,所述螺套16上螺纹连接有螺杆17,所述螺杆17上安装有手轮20;转动手轮20,通过螺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桥总成的传动疲劳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桥总成的传动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对电桥总成(15)进行加载的磁粉制动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粉制动器(2)的输出轴依次连接有传动轴(22)、转速转矩仪(7)和连接轴(8);所述传动轴(22)的中间固定套设有第一小链轮(6.1),连接轴(8)的中间固定套设有第二小链轮(6.2);所述电桥总成(15)两端的驱动轮毂上分别安装有第二大链轮(12.2)和第一大链轮(12.1);所述第一小链轮(6.1)与第二大链轮(12.2)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链条(4.1)连接同步驱动,所述第二小链轮(6.2)和第一大链轮(12.1)之间通过第二传动链条(4.2)连接同步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桥总成的传动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对电桥总成(15)进行加载的磁粉制动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粉制动器(2)的输出轴依次连接有传动轴(22)、转速转矩仪(7)和连接轴(8);所述传动轴(22)的中间固定套设有第一小链轮(6.1),连接轴(8)的中间固定套设有第二小链轮(6.2);所述电桥总成(15)两端的驱动轮毂上分别安装有第二大链轮(12.2)和第一大链轮(12.1);所述第一小链轮(6.1)与第二大链轮(12.2)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链条(4.1)连接同步驱动,所述第二小链轮(6.2)和第一大链轮(12.1)之间通过第二传动链条(4.2)连接同步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粉制动器(2)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3.1)与传动轴(22)的一端连接,传动轴(2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3.2)与转速转矩仪(7)的一端连接,转速转矩仪(7)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联轴器(3.3)与连接轴(8)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座(5.1)、第二轴承座(5.2)安装在第二轴承座支架(9.2)上;所述连接轴(8)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轴承座(5.3)、第四轴承座(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冠军韩志刚王军刘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