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板竖井鱼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668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板竖井鱼道,包括竖井以及设置在竖井内的数个折板;竖井上设有供鱼类进出的进口和出口;数个折板沿竖井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上下相邻的两个折板相互错开连接在竖井相对的内壁面上,将竖井内部空间分隔成数个垂向分布的夹层通道,数个夹层通道依次相连通形成供鱼类通过的过鱼通道;进口和出口分别与过鱼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竖井及折板的设置,在竖井内部形成垂向延伸的过鱼通道,鱼类可沿着竖井内垂向折返方向上溯洄游,帮助鱼类克服具有一定水头的建筑物上行;利用垂向空间,在保证过鱼通道长度的同时,减少鱼道的横向占地面积;易于与枢纽结合,使鱼道作为中高水头枢纽过鱼设施成为可能,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Folding shaft fishwa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ing shaft fishway,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olded plate shaft and is arranged in the shaft of the fish; for import and import and export of a shaft; a plurality of plate height along the direction of shaft interval distribution, two flaps on adjacent staggered connect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aft relative to. The interior space divided into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interlayer channel distribution, a number of channels in turn connected to form sandwich fish for fish through the channel; inlet and outlet are respective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sh passage.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shaft and flap settings, forming the vertical extension of the fish passage in the shaft inside, fish along the shaft vertical direction back upstream migration, help to overcome certain fish head upstream buildings; use of vertical space in which the fish channel length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he lateral area of the fishway easy; and hub combination, make the fishway high head fish as the hub facilities become possible, and has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板竖井鱼道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鱼建筑,尤其涉及一种折板竖井鱼道。
技术介绍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大量修建,在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功效,然而大坝的拦河修建使得河流生境破碎,阻断了洄游性鱼类觅食洄游和生殖洄游的上溯通道,鱼类种群结构被破坏。近年来,河流梯级水电站的建成使得大坝对河道的阻隔进一步加剧,鱼类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种群交换变少,最后可能导致遗传基因的单一化,降低河流生物的多样性。鱼道被认为是减轻水利工程胁迫作用,恢复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手段。然而,从我国已建的鱼道来看,多数鱼道过鱼效果甚微,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①对各种鱼类生活习性及行为学缺乏充分的认识,致使鱼道进口位置设置不当,鱼道内水流流态、流速不合适等;②鱼道设计时一般只针对个别的目标鱼类进行,能通过的鱼种及数量有限;③鱼道设计时一般只考虑单向通过问题,很难同时解决鱼的上溯及沿河下行问题;④在水利枢纽设计、建设和管理中,还存在鱼道占地较大、布置困难,修建成本较高,运行耗水量大、管理复杂等问题。从我国现阶段发展国情来看,第④点无疑是影响鱼道效能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而且目前鱼道一般只能用于中低水头的工程中。专利号为20131037694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旋上升水池式鱼道,在大坝下游侧筑有竖直向上的环柱式结构,占地面积小,克服了高水头难题,但环绕式向上的布置方式增加了鱼道长度且施工较为复杂。专利号为201510118690.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竖井式鱼道,同样占地面积小且结构简便、施工简易、能应用于高水头工程,但未涉及鱼类休息场所和鱼道进出水位变动问题,洄游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实施,减小占地面积的折板竖井鱼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折板竖井鱼道,包括竖井以及设置在所述竖井内的数个折板;所述竖井上设有供鱼类进出的进口和出口;数个所述折板沿所述竖井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折板相互错开连接在所述竖井相对的内壁面上,将所述竖井内部空间分隔成数个垂向分布的夹层通道,数个夹层通道依次相连通形成供鱼类通过的过鱼通道;所述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过鱼通道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折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竖井的一内壁面上,相对另一端间隔所述竖井的相对另一内壁面;所述折板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内壁面之间的间隔形成连通该折板所在的夹层通道与相邻的另一夹层通道的连通缺口。优选地,所述折板上设有围壁形成的休息池,所述围壁上设有供鱼类进出所述休息池的开口;所述休息池在所述折板上靠近所述连通缺口。优选地,所述折板上设有数个隔板,数个所述隔板沿所述折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优选地,所述隔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竖井的一内壁面上,相对的另一端远离所述竖井相对的另一内壁面,且设有导流部。优选地,所述竖井的侧壁上设有连通竖井内外空间的补气孔。优选地,所述进口和出口位于所述竖井的不同侧上,并且所述进口位于所述竖井的下端,所述出口位于所述竖井的上端。优选地,所述折板竖井鱼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口处的第一闸门、设置在所述出口处的第二闸门。优选地,所述第一闸门为平板闸门;所述第二闸门为叠梁闸门。优选地,所述折板竖井鱼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竖井上的照明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易实施,通过竖井及其内折板的设置,在竖井内部形成垂向延伸的过鱼通道,鱼类可沿着竖井内垂向折返方向上溯洄游,帮助鱼类克服具有一定水头的建筑物上行;利用垂向空间,在保证过鱼通道长度的同时,减少鱼道的横向占地面积;易于与枢纽结合,可使鱼道作为中高水头枢纽过鱼设施成为可能,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有利于使用追踪技术研究鱼类在鱼道中的行为状态,在较小的范围内可对追踪鱼类进行准确定位,使鱼类过坝行为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际。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折板竖井鱼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折板竖井鱼道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折板竖井鱼道,包括竖井10以及设置在竖井10内的数个折板20;竖井10上设有供鱼类进出的进口11和出口12。数个折板20沿竖井10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上下相邻的两个折板20相互错开连接在竖井10相对的内壁面上,将竖井10内部空间分隔成数个垂向分布的夹层通道101,数个夹层通道101依次相连通形成供鱼类通过的过鱼通道;进口11和出口12分别与过鱼通道相连通,鱼类从进口11进入竖井10内,沿着过鱼通道上溯洄游,从出口12游出竖井10。其中,竖井10可由混凝土浇筑形成或钢板围成的具有内部空间的围墙结构。竖井10的形状不限定,如可为矩形、圆形、其他多边形等。竖井10的侧壁上设有连通竖井10内外空间的补气孔13,有助于空气中氧气充分溶解于水中。进口11和出口12位于竖井10的不同侧上,如相对的两侧。并且,进口11位于竖井10的下端,出口12位于竖井10的上端,可帮助鱼类克服水头上行。进一步地,折板竖井鱼道还包括设置在进口11处的第一闸门30、设置在出口12处的第二闸门40。第一闸门30可根据下游水位的变动调整开度,以适应外界变化,保证入口水力条件;第二闸门40可根据上游水位的变化开启,保证折板竖井鱼道中的流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选择下泄水体的温度,增加过鱼成功率。第一闸门30优选为平板闸门,从下往上开启。第二闸门40优选为叠梁闸门,从上往下开启,避免通过出口12的水流均为中下层的水,而中下层的水较于上层水温度较低,对鱼类洄游不利。数个折板20平向设置在竖井10内,无坡度。上下各折板20之间的间隔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折板20的长度小于竖井10的长度。其中,折板20的一端连接在竖井10的一内壁面上,相对另一端间隔竖井10的相对另一内壁面;折板20另一端与对应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隔形成连通该折板20所在的夹层通道101与相邻的另一夹层通道101的连通缺口102;上下相邻的夹层通道101的连通缺口102相互错开。连通缺口102处形成跌水,具有消能作用。竖井10上的补气孔13优选分布在连通缺口102处,即跌水处。此外,折板20上设有数个隔板21,数个隔板21沿折板2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进一步消除折板20上水流能量,使其达到鱼类上溯流速范围。隔板21的一端连接在竖井10的一内壁面上,相对的另一端远离竖井10相对的另一内壁面,不将夹层通道101隔断。隔板21的远离竖井10内壁面的另一端设有导流部211,对水流起到导向作用。导流部211可为钩状结构或弧形斜面。隔板21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位于下层的折板20上的隔板21顶部可支撑在上层的折板20底部,形成折板竖井鱼道的骨架,对上层折板20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地,折板20上设有围壁形成的休息池22,为上溯的鱼类营造一个平缓的流速空间供其休息。围壁上设有供鱼类进出休息池22的开口221。休息池22在折板20上靠近连通缺口102,该处水流缓慢,及时为鱼类翻越连通缺口102跌水后提供休息场所。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折板竖井鱼道还包括安装在竖井10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折板竖井鱼道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板竖井鱼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竖井以及设置在所述竖井内的数个折板;所述竖井上设有供鱼类进出的进口和出口;数个所述折板沿所述竖井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折板相互错开连接在所述竖井相对的内壁面上,将所述竖井内部空间分隔成数个垂向分布的夹层通道,数个夹层通道依次相连通形成供鱼类通过的过鱼通道;所述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过鱼通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板竖井鱼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竖井以及设置在所述竖井内的数个折板;所述竖井上设有供鱼类进出的进口和出口;数个所述折板沿所述竖井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折板相互错开连接在所述竖井相对的内壁面上,将所述竖井内部空间分隔成数个垂向分布的夹层通道,数个夹层通道依次相连通形成供鱼类通过的过鱼通道;所述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过鱼通道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板竖井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竖井的一内壁面上,所述折板的相对另一端与所述竖井的相对另一内壁面相间隔;所述折板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内壁面之间的间隔形成连通该折板所在的夹层通道与相邻的另一夹层通道的连通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板竖井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上设有围壁形成的休息池,所述围壁上设有供鱼类进出所述休息池的开口;所述休息池在所述折板上靠近所述连通缺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板竖井鱼道,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贞俊莫伟均王斌吕文斌张金明杨聿
申请(专利权)人: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