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梯板下端的可滑动装置,属于土木工程结构领域,主要用于建筑工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楼梯板下端、支承楼梯板下端的支承构件及塑料薄膜隔离层;支承构件的上表面浇筑制作为平整光滑的水平面,并满铺有塑料薄膜隔离层;楼梯板下端位于所述的塑料薄膜隔离层的上表面,与支承构件之间被塑料薄膜隔离层完全隔开,构成楼梯板下端与支承构件可发生相对水平滑动的装置;支承楼梯板下端的支承构件采用梯梁或由梯梁延伸出来的梯梁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建筑物的楼梯及整体结构减轻震害提供了一种简易、经济的技术措施,可推广应用于地震区多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特别是混凝土结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ー种钢筋混凝土楼梯板下端的可滑动装置,属于土木工程结构领域,主要用于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建筑物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按传统构造方式,是与主体结构楼层或休息平台处的支承构件浇筑在一起。这不仅使楼梯板作为斜向构件參加抗侧カエ作,对主体结构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往往使楼梯成为第一道抗震防线,在強震下先行破坏,难以保证其发挥人员疏散和救援的功能。因此,为了楼梯自身乃至整体结构的抗震安全,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避免其较早破坏。为解决此问题,我国的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主张“梯板滑动支承于平台板”。但现有文献图集在这方面提出的具体构造做法存在明显不足,如构造复杂,造价较高、施工不便等,因而至今在实际工程中采用不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实际需要,提出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梯板下端的可滑动装置,通过改变楼梯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来改变楼梯自身的受カ条件,推迟破坏,使其在地震时发挥救援、疏散的功能,并减少对结构的不利影响。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梯板下端的可滑动装置,包括楼梯板下端、支承楼梯板下端的支承构件及塑料薄膜隔离层;支承构件的上表面浇筑制作为平整光滑的水平面,并满铺有塑料薄膜隔离层;楼梯板下端位于所述的塑料薄膜隔离层的上表面,与支承构件之间被塑料薄膜隔离层完全隔开,构成楼梯板下端与支承构件可发生相对水平滑动的装置。所述支承楼梯板下端的支承构件采用梯梁或由梯梁延伸出来的梯梁挑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由于楼梯板下端改变了与支承构件整浇的做法,而用塑料薄膜隔离层隔开,致使结构在发生层间位移时,两者可相对滑动,由此可避免楼梯因作为斜支撑受カ而发生的自身提前破坏及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由于塑料薄膜价格低,采用本技术与建造无滑动设置的普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相比,费用相差很少,而且便于施工。综上所述,本技术对于建筑物中的楼梯以至于整体结构,提供了ー种提高抗震性能、减轻震害的技术措施,简单易用,便于施工,造价低廉,对地震区的各类多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且楼梯板下端支承构件为梯梁时的纵首1]面不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且楼梯板下端支承构件为梯梁挑板时的纵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剖面图;图中1、梯梁,2、梯梁挑板,3、平台板,4、楼梯板下端,5、塑料薄膜隔离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ー步的说明实施例I :图I 图3为钢筋混凝土楼梯板下端的可滑动装置当楼梯板下端支承于梯梁时的应用。施工时,在浇筑平台板3、梯梁I后,将梯梁I上表面的混凝土抹成光滑平整的水平面,并在其对应于支承楼梯板下端4的全部范围满铺塑料薄膜隔离层5,然后在塑料薄膜隔离层5上浇筑制作楼梯板下端4,使楼梯板下端4与梯梁I的上表面完全被塑料薄膜隔离层5隔开,可发生相对滑动;从而构成钢筋混凝土楼梯板下端的可滑动装置。实施例2:图4为钢筋混凝土楼梯板下端的可滑动装置当楼梯板下端支承于梯梁挑板时的应用。施工时,在浇筑平台板3、梯梁I和梯梁挑板2后,将梯梁挑板2的上表面混凝土抹成光滑平整的水平面,并在其对应于支承楼梯板下端4的全部范围满铺塑料薄膜隔离层5,然后在塑料薄膜隔离层5上浇筑制作楼梯板下端4,使楼梯板下端4与梯梁挑板2的上表面完全被塑料薄膜隔离层5隔开,可发生相对滑动;从而构成钢筋混凝土楼梯板下端的可滑动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梯板下端的可滑动装置,其特征在干包括楼梯板下端(4)、支承楼梯板下端(4)的支承构件及塑料薄膜隔离层(5);支承构件的上表面浇筑制作为平整光滑的水平面,并满铺有塑料薄膜隔离层(5);楼梯板下端(4)位于所述的塑料薄膜隔离层(5)的上表面,与支承构件之间被塑料薄膜隔离层(5)完全隔开,构成楼梯板下端(4)与支承构件可发生相对水平滑动的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钢筋混凝土楼梯板下端的可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楼梯板下端(4)的支承构件采用梯梁(I)或由梯梁(I)延伸出来的梯梁挑板(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梯板下端的可滑动装置,属于土木工程结构领域,主要用于建筑工程。本技术包括楼梯板下端、支承楼梯板下端的支承构件及塑料薄膜隔离层;支承构件的上表面浇筑制作为平整光滑的水平面,并满铺有塑料薄膜隔离层;楼梯板下端位于所述的塑料薄膜隔离层的上表面,与支承构件之间被塑料薄膜隔离层完全隔开,构成楼梯板下端与支承构件可发生相对水平滑动的装置;支承楼梯板下端的支承构件采用梯梁或由梯梁延伸出来的梯梁挑板。本技术为建筑物的楼梯及整体结构减轻震害提供了一种简易、经济的技术措施,可推广应用于地震区多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特别是混凝土结构。文档编号E04F11/06GK202658817SQ20122014385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专利技术者赵均, 徐金蓓, 曾明, 侯鹏程, 王浩, 刘婷婷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梯板下端的可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梯板下端(4)、支承楼梯板下端(4)的支承构件及塑料薄膜隔离层(5);支承构件的上表面浇筑制作为平整光滑的水平面,并满铺有塑料薄膜隔离层(5);楼梯板下端(4)位于所述的塑料薄膜隔离层(5)的上表面,与支承构件之间被塑料薄膜隔离层(5)完全隔开,构成楼梯板下端(4)与支承构件可发生相对水平滑动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均,徐金蓓,曾明,侯鹏程,王浩,刘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