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45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巴戟天120~180份、磷酸二氢钾250~400份、肌醇渣160~200份、龙虾壳120~160份、草珊瑚80~120份、海藻渣30~60份、硫酸锌8~20份、钾矿粉800~1200份、微量元素肥10~1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各种营养成分搭配合理,各成分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彼此协调,能够增加小麦的面筋含量,明显改善了小麦品质,小麦面筋含量提高了6‑8个百分点。

A chemical regulator of strong gluten whea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rong gluten wheat chemical regulators,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of the number of copies, including 180 copies, Morinda 120 ~ 250 ~ 400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and inositol residue 160 - 200, 120 - 160, lobster shell Caoshanhu 80 ~ 120, 30 ~ 60, the seaweed residue of zinc sulfate 8 ~ 20, potassium ore powder 800 ~ 1200, 10 ~ 14 Trace Element fertilizer. Chemical regulator of strong gluten wheat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a variety of nutrients collocation is reasonable, the component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coordinate each other, can increase the gluten content of whea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wheat, gluten content of wheat increased by 6 and 8 percentage poi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
技术介绍
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社会对优质小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迅速增加,随着加工企业专用粉产品升级和加工工艺不断现代化,现代制粉行业对大批量商品小麦的品质及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多年来,由于片面追求产量、忽视质量的倾向,导致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总体质量差,不能满足食品加工的要求,以致出现了,大量劣质小麦卖不出,另一方面,国家需要高价进口优质小麦,这种低水平结构,给国家、面粉加工企业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其中强筋小麦,主要用来加工面包专用粉、蓬松油炸制品用粉和意大利通心粉等,对品质要求较高。目前小麦籽粒面筋含量难以提高,品种固有的品质特性没有得到发挥,因此急需一种小麦种植时的强筋化学调节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其各种营养成分搭配合理,各成分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彼此协调,能够增加小麦的面筋含量。一种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巴戟天120~180份、磷酸二氢钾250~400份、肌醇渣160~200份、龙虾壳120~160份、草珊瑚80~120份、海藻渣30~60份、硫酸锌8~20份、钾矿粉800~1200份、微量元素肥10~14份。进一步地,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巴戟天140~160份、磷酸二氢钾300~400份、肌醇渣160~180份、龙虾壳120~150份、草珊瑚85~95份、海藻渣30~45份、硫酸锌10~20份、钾矿粉850~950份、微量元素肥10~13份。进一步地,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巴戟天140份、磷酸二氢钾300份、肌醇渣160份、龙虾壳120份、草珊瑚85份、海藻渣30份、硫酸锌10份、钾矿粉850份、微量元素肥10份。进一步地,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巴戟天160份、磷酸二氢钾400份、肌醇渣180份、龙虾壳150份、草珊瑚95份、海藻渣45份、硫酸锌20份、钾矿粉950份、微量元素肥13份。进一步地,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巴戟天150份、磷酸二氢钾320份、肌醇渣180份、龙虾壳140份、草珊瑚90份、海藻渣40份、硫酸锌14份、钾矿粉900份、微量元素肥13份。进一步地,所述的微量元素肥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固氮菌15份、螯合锌26份、螯合铁10份、螯合镁12份、螯合铜8~10份、有机质5~8份。进一步地,所述的微量元素肥中的固氮菌为圆褐固氮菌。进一步地,所述的磷酸二氢钾是由大豆磷酸二氢钾、玉米磷酸二氢钾、水稻磷酸二氢钾按照质量比为5:4:3组成的混合物。上述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相应重量份的各组分粉碎后混合均匀即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各种营养成分搭配合理,各成分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彼此协调,能够增加小麦的面筋含量,明显改善了小麦品质,小麦面筋含量提高了6-8个百分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巴戟天120份、磷酸二氢钾400份、肌醇渣160份、龙虾壳120份、草珊瑚80份、海藻渣60份、硫酸锌20份、钾矿粉1200份、微量元素肥14份。其中,所述的微量元素肥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固氮菌15份、螯合锌26份、螯合铁10份、螯合镁12份、螯合铜8份、有机质8份;所述的微量元素肥中的固氮菌为圆褐固氮菌。实施例2一种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巴戟天180份、磷酸二氢钾250份、肌醇渣200份、龙虾壳160份、草珊瑚120份、海藻渣30份、硫酸锌8份、钾矿粉800份、微量元素肥10份。其中,所述的微量元素肥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固氮菌15份、螯合锌26份、螯合铁10份、螯合镁12份、螯合铜8份、有机质8份;所述的微量元素肥中的固氮菌为圆褐固氮菌。实施例3一种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巴戟天140份、磷酸二氢钾300份、肌醇渣160份、龙虾壳120份、草珊瑚85份、海藻渣30份、硫酸锌10份、钾矿粉850份、微量元素肥10份。所述的微量元素肥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固氮菌15份、螯合锌26份、螯合铁10份、螯合镁12份、螯合铜8份、有机质8份;所述的微量元素肥中的固氮菌为圆褐固氮菌。实施例4一种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巴戟天160份、磷酸二氢钾400份、肌醇渣180份、龙虾壳150份、草珊瑚95份、海藻渣45份、硫酸锌20份、钾矿粉950份、微量元素肥13份。其中,所述的微量元素肥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固氮菌15份、螯合锌26份、螯合铁10份、螯合镁12份、螯合铜8份、有机质8份;所述的微量元素肥中的固氮菌为圆褐固氮菌。实施例5一种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巴戟天150份、磷酸二氢钾320份、肌醇渣180份、龙虾壳140份、草珊瑚90份、海藻渣40份、硫酸锌14份、钾矿粉900份、微量元素肥13份。所述的微量元素肥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固氮菌15份、螯合锌26份、螯合铁10份、螯合镁12份、螯合铜8份、有机质8份;所述的微量元素肥中的固氮菌为圆褐固氮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各种营养成分搭配合理,各成分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彼此协调,能够增加小麦的面筋含量,明显改善了小麦品质,小麦面筋含量提高了6-8个百分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巴戟天120~180份、磷酸二氢钾250~400份、肌醇渣160~200份、龙虾壳120~160份、草珊瑚80~120份、海藻渣 30~60份、硫酸锌8~20份、钾矿粉800~1200份、微量元素肥10~14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巴戟天120~180份、磷酸二氢钾250~400份、肌醇渣160~200份、龙虾壳120~160份、草珊瑚80~120份、海藻渣30~60份、硫酸锌8~20份、钾矿粉800~1200份、微量元素肥10~14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巴戟天140~160份、磷酸二氢钾300~400份、肌醇渣160~180份、龙虾壳120~150份、草珊瑚85~95份、海藻渣30~45份、硫酸锌10~20份、钾矿粉850~950份、微量元素肥10~13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筋小麦化学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巴戟天140份、磷酸二氢钾300份、肌醇渣160份、龙虾壳120份、草珊瑚85份、海藻渣30份、硫酸锌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旭虹陶志强赵广才王德梅杨玉双王艳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