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796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包括耳罩体、电极单元、耳挂;耳罩体,其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耳罩体为对称结构;电极单元,其包括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所述第一电极端、第二电极端分别通过导线与引线相连;耳挂,其为弧条状结构,用于钩挂于人耳,所述耳挂一端与耳罩体固接,所述耳挂另一端设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前方设有按摩头,所述振动器通过导线与引线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不同人不同的耳廓大小,调节第一电极端、第二电极端至最适宜的位置,增加治疗的舒适性与灵活性,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释放电脉冲信号,振动器的振动可带动按摩头振动,在刺激迷走神经的同时又起到按摩耳后穴位的作用。

An ear nerve stim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appliances and relates to a vagus instrument, including ear body, electrode unit, ear muffs; body, the number was two, and two of the ear body is a symmetrical structure; the electrode uni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and a second electrical power extreme extreme, the first electric extreme second, the electric cable and wir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hrough the extreme; hanging ears, the curved structure used to hook in the ear, the ear hanging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at one end and ear, the ear hook is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vibrator, the vibrator is arranged on the front of the massage head, the vibrator is connected by cable and wire. The utility model ca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ear size, adjusting the first electric extreme, second electrode to optimum position, increase the therapeutic comfort and flexibility, the first and second electrode electrode release electric pulse signal, the vibration of the vibrator vibration massage head, in the meantime, the stimulation of the vagus nerve the effect of ear acupoint mass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技术介绍
高血压病、糖尿病、癫痫病等是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造成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需终身治疗。传统治疗有药物方法和外科手术毁损方法,但是长期服用药物副作用多且难以避免,而由于大脑和神经的复杂性和人类对其认识的局限性,不可逆的手术毁损具有不可预知的恶性后果,因此便诞生了神经电刺激疗法。对人体耳部上耳穴的刺激也能治疗高血压病和糖尿病,这与耳甲区存在的迷走神经密切相关。支配耳甲区的迷走神经耳支是迷走神经分布于周围皮肤的唯一分支,如对这一区域的耳迷走神经进行刺激,同样可以达到皮下植入式神经电刺激治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本技术可根据不同人不同的耳廓大小,调节第一电极端、第二电极端至最适宜的位置,增加治疗的舒适性与灵活性,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释放电脉冲信号,刺激迷走神经实现治疗效果,振动器的振动可带动按摩头振动,在刺激迷走神经的同时又起到按摩耳后穴位的作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包括耳罩体、电极单元、耳挂;耳罩体,其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耳罩体为对称结构,所述耳罩体上设有环形海绵套,所述耳罩体上竖直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竖直设有丝杆,所述丝杆顶端伸出耳罩体外并与转动柄固接,所述丝杆两端分别与耳罩体转动连接;电极单元,其包括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所述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上分别设有一级凸轨和二级凸轨,所述一级凸轨和二级凸轨可对应置入所述滑槽中,且分别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一级凸轨和二级凸轨上分别贯穿设有可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的螺孔,所述第一电极端、第二电极端分别通过导线与引线相连;耳挂,其为弧条状结构,用于钩挂于人耳,所述耳挂一端与耳罩体固接,所述耳挂另一端设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前方设有按摩头,所述振动器通过导线与引线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引线与插头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均由铂铱合金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耳挂为弹性硅胶材质制成。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可根据不同人不同的耳廓大小,调节第一电极端、第二电极端至最适宜的位置,增加治疗的舒适性与灵活性,耳挂为弧条状结构,可钩挂于人耳上,起到固定耳罩体的作用,同时体积小可减小对头部的压迫感,两个耳罩体的设置可同时对双耳起到治疗作用,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释放电脉冲信号,刺激迷走神经实现治疗效果,振动器的振动可带动按摩头振动,在刺激迷走神经的同时又起到按摩耳后穴位的作用。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技术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图1是本技术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侧视图;图3是耳罩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耳罩体、2.环形海绵套、3.滑槽、4.丝杆、5.转动柄、6.第一电极端、7.第二电极端、8.一级凸轨、9.二级凸轨、10.螺孔、11.引线、12.插头、13.耳挂、14.振动器、15.按摩头。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技术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将理解,当据称将部件“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相反,当据称将部件“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则表示不存在中间部件。图1是本技术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侧视图;图3是耳罩体立体结构示意图。下面就结合图1-图3来具体说明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包括耳罩体1、电极单元、耳挂13;耳罩体1,其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耳罩体1为对称结构,所述耳罩体1上设有环形海绵套2,所述耳罩体1上竖直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竖直设有丝杆4,所述丝杆4顶端伸出耳罩体1外并与转动柄5固接,所述丝杆4两端分别与耳罩体1转动连接;电极单元,其包括第一电极端6和第二电极端7,所述第一电极端6和第二电极端7上分别设有一级凸轨8和二级凸轨9,所述一级凸轨8和二级凸轨9可对应置入所述滑槽3中,且分别与滑槽3滑动连接,所述一级凸轨8和二级凸轨9上分别贯穿设有可与所述丝杆4螺纹配合的螺孔10,所述第一电极端6、第二电极端7分别通过导线与引线11相连;耳挂13,其为弧条状结构,用于钩挂于人耳,所述耳挂13一端与耳罩体1固接,所述耳挂13另一端设有振动器14,所述振动器14前方设有按摩头15,所述振动器14通过导线与引线11相连。所述第一电极端6和第二电极端7均由铂铱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引线11与插头12相连。所述耳挂13为弹性硅胶材质制成。工作原理:佩带时,耳罩体1上的环形海绵套2可覆于人耳外侧,第一电极端6和第二电极端7可与耳廓的皮质接触,耳挂13为弧条状结构,可钩挂于人耳上,起到固定耳罩体1的作用,同时体积小减小对头部的压迫感,两个耳罩体的设置可同时对双耳起到治疗作用;可根据不同人不同的耳廓大小,调节第一电极端6、第二电极端7的位置,通过旋动转动柄5带动丝杆4转动,因为丝杆4与一级凸轨8、二级凸轨9上的螺孔10均螺纹配合,所以一级凸轨8、二级凸轨9可同步在丝杆4上上下移动,直到将第一电极端6、第二电极端7调节到最适宜的位置时,停止旋动转动柄5,第一电极端6、第二电极端7分别通过导线(图中未画出)与引线11相连,振动器14通过导线(图中未画出)与引线11相连,引线11与插头12相连,插头12插入耳迷走神经刺激仪主机(图中未画出)的输出端,第一电极端6、第二电极端7、振动器14开始工作时,第一电极端6和第二电极端7释放电脉冲信号,刺激迷走神经实现治疗效果,振动器14的振动可带动按摩头15振动,在刺激迷走神经的同时又起到按摩耳后穴位的作用。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包括耳罩体、电极单元、耳挂,其特征在于:耳罩体,其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耳罩体为对称结构,所述耳罩体上设有环形海绵套,所述耳罩体上竖直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竖直设有丝杆,所述丝杆顶端伸出耳罩体外并与转动柄固接,所述丝杆两端分别与耳罩体转动连接;电极单元,其包括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所述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上分别设有一级凸轨和二级凸轨,所述一级凸轨和二级凸轨可对应置入所述滑槽中,且分别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一级凸轨和二级凸轨上分别贯穿设有可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的螺孔,所述第一电极端、第二电极端分别通过导线与引线相连;耳挂,其为弧条状结构,用于钩挂于人耳,所述耳挂一端与耳罩体固接,所述耳挂另一端设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前方设有按摩头,所述振动器通过导线与引线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包括耳罩体、电极单元、耳挂,其特征在于:耳罩体,其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耳罩体为对称结构,所述耳罩体上设有环形海绵套,所述耳罩体上竖直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竖直设有丝杆,所述丝杆顶端伸出耳罩体外并与转动柄固接,所述丝杆两端分别与耳罩体转动连接;电极单元,其包括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所述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上分别设有一级凸轨和二级凸轨,所述一级凸轨和二级凸轨可对应置入所述滑槽中,且分别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一级凸轨和二级凸轨上分别贯穿设有可与所述丝杆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纳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