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偏瘫患者行走训练防过伸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0476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瘫患者行走训练防过伸方法及装置,利用单片机、电磁抱闸、光电编码器和下肢机械外骨骼的配合,防止膝关节过伸现象的发生,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通过传感器检测到膝关节即将伸直时,用电脉冲刺激其腿部股二头肌,使其膝关节收缩,防止过伸现象的发生,从而避免了患者在康复后留下行走时膝关节过伸的后遗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瘫患者行走训练防过伸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理疗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偏瘫患者行走训练防过伸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偏瘫患者人数持续上升,不但使社会保障压力剧增,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尽管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通过一定的治疗手段可以使偏瘫患者恢复行走能力,但是由于现有治疗手段与设备的局限性,使得患者在完全康复后会留下膝关节过伸的后遗症,导致患者行走姿势异常。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electricalstimulation,FES)属于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electricalstimulation,NES)的范畴,是利用一定强度的低频脉冲电流,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来刺激一组或多组肌肉,诱发肌肉运动或模拟正常的自主运动,以达到改善或恢复被刺激肌肉或肌群功能的目的。人体的下肢包含较多的肌肉群,其中膝关节屈肌群主要包括股二头肌长头、股二头肌短头、半腱肌和半膜肌。股二头肌交叉在膝关节附近的肌腱群,主要负责控制膝盖弯曲与大腿伸展的动作,位于大腿后侧,有长短二个头,基本功能是使小腿后屈。当用一个适当的电脉冲刺激股二头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偏瘫患者行走训练防过伸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瘫患者行走训练防过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光电编码器(3)对患者行走动作进行采集,光电编码器(3)输出两路相位差为90度的A路脉冲和B路脉冲,并将两路脉冲传递至单片机;步骤2、单片机首先判断A、B两路脉冲的相位差,并根据A、B两路脉冲的相位差进行增计数或减计数,当患者的膝关节弯曲至最大程度时,单片机的计数值达到最大值,随着患者继续行走,膝关节逐渐伸直,此过程单片机处于减计数模式,其计数值逐渐减小,当单片机的计数值减至设定值时,单片机向电刺激脉冲发生器(6)发出启动信号;步骤3、电刺激脉冲发生器(6)在单片机的启动信号作用下启动,通过电极片(7)刺激患者的股二头肌,使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瘫患者行走训练防过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光电编码器(3)对患者行走动作进行采集,光电编码器(3)输出两路相位差为90度的A路脉冲和B路脉冲,并将两路脉冲传递至单片机;步骤2、单片机首先判断A、B两路脉冲的相位差,并根据A、B两路脉冲的相位差进行增计数或减计数,当患者的膝关节弯曲至最大程度时,单片机的计数值达到最大值,随着患者继续行走,膝关节逐渐伸直,此过程单片机处于减计数模式,其计数值逐渐减小,当单片机的计数值减至设定值时,单片机向电刺激脉冲发生器(6)发出启动信号;步骤3、电刺激脉冲发生器(6)在单片机的启动信号作用下启动,通过电极片(7)刺激患者的股二头肌,使患者膝关节收缩,延时2s~5s后,单片机关闭电刺激脉冲发生器(6);步骤4、患者继续行走,单片机继续计数,重复步骤1至步骤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行走训练防过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当单片机的计数值回到设定值时,单片机还向电磁抱闸(8)发出启动信号,使电磁抱闸(8)锁死套设在患者下肢的下肢机械外骨骼,使患者的腿部不再动作。3.一种偏瘫患者行走训练防过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和人体膝关节骨骼相适配的下肢机械外骨骼和单片机,下肢机械外骨骼包括铰接的大腿支撑(1)和小腿支撑(5),下肢机械外骨骼上设置有电刺激脉冲发生器(6),电刺激脉冲发生器(6)的输出端设置有电极片(7),下肢机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杨廷轩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