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0071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4 10:29
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其特征在于:其由耳部电极、主机以及连接导线构成;所述主机包括壳体,壳体上突设有一钩状部,钩状部的内侧面和壳体上的一侧面共同形成的面与人体耳背外侧面的形状相匹配,以使主机能够挂在人体耳背上;所述耳部电极包括绝缘的机座、在使用时定位并作用于耳道口的耳塞电极和定位并作用于耳廓部的耳廓电极以及调节旋钮,耳塞电极固设在所述机座上,耳廓电极滑动连接于机座上;调节旋钮旋紧在机座上,以使耳廓电极滑动到位后定位于机座上;耳塞电极和耳廓电极经所述连接导线连接主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在使用时操作方便、舒适,使用时的灵活性较好,能够适应不同人耳的大小以及耳部内部形状。

Ear vagus nerve stimulator

A vagus instrumen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ear electrode, host and connecting wire; the main machine comprises a shell,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protruding hook, surface and lateral side of human ear hook and inner surface of the shell to form the shape of the match to the host can be hung on the human ear; ear ear electrode electrode and the electrode ear positioning and comprises an insulating base, positioning in use and effects on the ear canal in auricle and adjusting knob, earplug electrode is fixedly arranged in the base, ear electrode slide connected with the machine base; adjusting knob on the base, so that the sliding electrode located in the auricle in place after the base electrode and the electrode ear earplugs; through the connecting wire to connect the host. The ear vagus nerve stimulato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portability,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comfort when used, good flexibility in use, and adaptability to the size of different people's ears and the inner shape of the 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技术介绍
经临床验证,采用电子技术与传统针灸经络理论相结合的神经电刺激疗法对神经功能失调疾病具有疗效。迷走神经支配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以及心脏的感觉、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针对迷走神经进行电刺激,对癫痫、糖尿病、失眠、抑郁症等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迷走神经的颈部分支中的耳支含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发自上神经节,向后外分布于耳廓后面及外耳道的皮肤,参见图1,A处(耳道口)、B处(耳廓部)即为迷走神经的耳部穴位,迷走神经末梢丰富,因此,针对A、B处穴位进行电刺激,即可达到神经电刺激治疗的效果。现有技术中存在用于电刺激迷走神经耳支的设备,其将作用部位定位在耳支穴位的方式有头箍式、耳夹式等,这些方式对使用者耳部夹持的力量较大,使用不舒适,且作用点不可调节,因此使用灵活性也较差。此外,还有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的植入式的神经刺激仪,但这种刺激仪价格昂贵,并且这种神经刺激仪只用于治疗糖尿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其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的耳部神经刺激仪在使用时操作不方便、不舒适以及使用灵活性较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该耳迷走神经刺激仪由耳部电极、主机,以及连接导线构成;所述主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突设有一钩状部,钩状部的内侧面和所述壳体上的一侧面共同形成的面与人体耳背外侧面的形状相匹配,以使主机能够挂在人体耳背上;所述耳部电极包括绝缘的机座、在使用时定位并作用于耳道口的耳塞电极和定位并作用于耳廓部的耳廓电极以及调节旋钮,所述耳塞电极固设在所述机座上,所述耳廓电极滑动连接于机座上;所述调节旋钮旋紧在机座上,以使耳廓电极滑动到位后定位于机座上;所述耳塞电极和耳廓电极经所述连接导线连接主机。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较佳的方案是所述主机还包括固设在壳体内的芯片;所述壳体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在使用时按下所述按键能够触发所述芯片工作,以使主机输出脉冲波。2、上述方案中,较佳的方案是所述机座为一绝缘容器,连接导线的一端置入所述绝缘容器的容纳腔中,另一端从容纳腔中伸出;所述耳塞电极包括一导电直杆和一导电耳塞,导电直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电耳塞,另一端穿过所述绝缘容器并伸入所述绝缘容器的容纳腔中与连接导线连通;所述导电直杆经螺丝螺母结构固定在绝缘容器内,以使耳塞电极固设在机座上;所述导电耳塞的外缘形状与耳道口的形状相匹配。3、上述方案中,较佳的方案是所述导电耳塞上还开设有通孔,以使人体耳道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导电耳塞为弹性导电硅胶材质。4、所述芯片上存储有脉冲波,波形为生物信息波或疏密波。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是:脉冲波刺激人体穴位,类似于针灸刺激疗法,针刺信息主要通过传入神经系统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它是以一组在时间和空间序列组合神经信息的编码形式在脑中枢的参与下发挥着对机体机能的整合与调控。本专利技术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即将针刺手法刺激产生的群组编码生物信息放大输出具有刺激治疗作用的电信号,对人体进行电刺激治疗。实验研究表明,本专利技术的耳甲迷走神经刺激能激活迷走神经中枢孤束核神经元的放电,降低血压、降低血糖、抑制癫痫波、改善抑郁症状,临床在癫痫症、抑郁症、糖尿病患者也观察到同样的治疗效应,因此刺激耳迷走神经可以用于癫痫病、抑郁症、失眠和糖尿病的治疗,推迟药物治疗时间,减少用药量。根据系统研究,耳迷走神经刺激的最有效部位是迷走神经干穿行于外耳道的外下后方,此即确立了耳迷走神经的刺激位置。耳迷走神经刺激仪的耳部电极使用时,耳塞电极塞入耳道口,耳廓电极与耳部的耳廓皮肤接触,主机的脉冲波经连接导线同时传导到耳塞电极与耳廓电极,即构成了一个电极单元,电极的脉冲波刺激所接触到的耳穴部位,对人体耳部的迷走神经末梢进行电刺激治疗。耳塞电极与耳廓电极这两个电极构成一个回路,每一电极即一个输出点,人体相当于导线。同时,为了适应不同人的耳部大小以及耳部内部形状,耳廓电极的位置可调节,即耳廓电极滑动连接于机座上,通过调节旋钮旋紧在机座上,以使耳廓电极滑动到位后定位于机座上。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在建立耳廓疗法的耳迷走神经特异联系和反射功能基础上,确定特殊部位的耳穴,能有效的抑制癫痫发作、改善抑郁症状、改善失眠、降低血糖。2、本专利技术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结构简单,便于携带,重量轻。3、本专利技术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采用耳挂式,在使用时操作方便、舒适,使用时的灵活性较好,能够适应不同人耳的大小以及耳部内部形状。附图说明附图1为人体耳部形状以及耳迷走神经穴位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耳部电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耳部电极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耳部电极的俯视图;附图6为附图5的A-A方向剖视图;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主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主机的俯视图;附图9为附图8的B-B方向剖视图。以上附图中:1、主机;2、连接导线;3、壳体;4、钩状部;5、机座;6、耳塞电极;7、耳廓电极;8、调节旋钮;9、导电直杆;10、导电耳塞;11、电源开关;12、模式选择键;13、输出强度按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该耳迷走神经刺激仪由耳部电极、主机1以及连接导线2构成;所述主机1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上突设有一4,钩状部4的内侧面和所述壳体3上的一侧面共同形成的面与人体耳背外侧面的形状相匹配,以使主机1能够挂在人体耳背上;所述耳部电极包括绝缘的机座5、在使用时定位并作用于耳道口的耳塞电极6和定位并作用于耳廓部的耳廓电极7以及调节旋钮8,所述耳塞电极6固设在所述机座5上,所述耳廓电极7滑动连接于机座5上;所述调节旋钮8旋紧在机座5上,以使耳廓电极7滑动到位后定位于机座5上;所述耳塞电极6和耳廓电极7经所述连接导线2连接主机1。所述主机1还包括固设在壳体3内的芯片;所述壳体3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在使用时按下所述按键能够触发所述芯片工作,以使主机1输出脉冲波。所述机座5为一绝缘容器,连接导线2的一端置入所述绝缘容器的容纳腔中,另一端从容纳腔中伸出;所述耳塞电极6包括一导电直杆9和一导电耳塞10,导电直杆9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电耳塞10,另一端穿过所述绝缘容器并伸入所述绝缘容器的容纳腔中与连接导线2连通;所述导电直杆9经螺丝螺母结构固定在绝缘容器内,以使耳塞电极6固设在机座5上;所述导电耳塞10的外缘形状与耳道口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导电耳塞10上还开设有通孔,以使人体耳道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导电耳塞10为弹性导电硅胶材质。关于本实施例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的使用:1、打开仪器侧面的电池插板,装入纽扣电池;使用前先用热毛巾或医用酒精擦拭所需治疗的耳部,有利于提高疗效。再把耳塞电极6固定在耳道内,耳廓电极7紧贴耳廓皮肤表面,两电极与所需刺激部位务必紧密接触。用户可通过调节旋钮8调节耳廓电极7的位置,以适应不同耳朵形状的需要。主机1挂在耳背上。2、开机:打开电源开关11,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发亮。3、设定:按模式选择键12,用户可选择“A”或“B”治疗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其特征在于:该耳迷走神经刺激仪由耳部电极、主机(1)以及连接导线(2)构成;所述主机(1)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上突设有一钩状部(4),钩状部(4)的内侧面和所述壳体(3)上的一侧面共同形成的面与人体耳背外侧面的形状相匹配,以使主机(1)能够挂在人体耳背上;所述耳部电极包括绝缘的机座(5)、在使用时定位并作用于耳道口的耳塞电极(6)和定位并作用于耳廓部的耳廓电极(7)以及调节旋钮(8),所述耳塞电极(6)固设在所述机座(5)上,所述耳廓电极(7)滑动连接于机座(5)上;所述调节旋钮(8)旋紧在机座(5)上,以使耳廓电极(7)滑动到位后定位于机座(5)上;所述耳塞电极(6)和耳廓电极(7)经所述连接导线(2)连接主机(1);所述机座(5)为一绝缘容器,连接导线(2)的一端置入所述绝缘容器的容纳腔中,另一端从容纳腔中伸出;所述耳塞电极(6)包括一导电直杆(9)和一导电耳塞(10),导电直杆(9)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电耳塞(10),另一端穿过所述绝缘容器并伸入所述绝缘容器的容纳腔中与连接导线(2)连通;所述导电直杆(9)经螺丝螺母结构固定在绝缘容器内,以使耳塞电极(6)固设在机座(5)上;所述导电耳塞(10)的外缘形状与耳道口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导电耳塞(10)上还开设有通孔,以使人体耳道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导电耳塞(10)为弹性导电硅胶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其特征在于:该耳迷走神经刺激仪由耳部电极、主机(1)以及连接导线(2)构成;所述主机(1)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上突设有一钩状部(4),钩状部(4)的内侧面和所述壳体(3)上的一侧面共同形成的面与人体耳背外侧面的形状相匹配,以使主机(1)能够挂在人体耳背上;所述耳部电极包括绝缘的机座(5)、在使用时定位并作用于耳道口的耳塞电极(6)和定位并作用于耳廓部的耳廓电极(7)以及调节旋钮(8),所述耳塞电极(6)固设在所述机座(5)上,所述耳廓电极(7)滑动连接于机座(5)上;所述调节旋钮(8)旋紧在机座(5)上,以使耳廓电极(7)滑动到位后定位于机座(5)上;所述耳塞电极(6)和耳廓电极(7)经所述连接导线(2)连接主机(1);所述机座(5)为一绝缘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炀朱兵徐坤峰董峰汤国梁李中仲朱爱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