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球铰支移动副的脚踝康复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含球铰支移动副的脚踝康复器。
技术介绍
踝关节可承受约体重5倍的重量。有人测出:60%的力量是由踝关节产生的,踝关节肌肉和髋关节肌肉在下肢运动中协调用力,在后蹬时(主要是踝关节),髋关节肌肉变得有点放松。髋关节的屈肌(使大腿前移)及伸肌(使大腿后移)产生的力量,只占全部向前推力的30%~50%。踝关节是推动人体运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关节,踝关节的灵活性对人体协调运动也起着很大作用。研究表明,缺乏灵活性的踝关节增加了膝关节的转动力矩。然而,在日常生活和体育锻炼中,脚踝扭伤最为常见,严重者甚至会发生骨裂等健康问题。为了避免由于受伤后治疗不到位,方法不科学而引起脚踝关节功能障碍后遗症,就迫切需要进行物理治疗来辅助伤后的一系列康复治疗。必须经过反复的循环训练使受损的踝关节得到完整的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球铰支移动副的脚踝康复器,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的短板,简化了脚踝康复器的结构,采用凸轮提供一种多自由度运动并且实现脚踝运动并联协同控制简单的脚踝康复训练器械,有助于脚踝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球铰支移动副的脚踝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1)、导杆套(2)、第一顶杆(3)、凸轮轴(5)、第一凸轮(6)、电机(7)、第二凸轮(9)、底座(1)(1)、万向轮(1)(0)、支架(12)、横臂(13)、中间轴(14)、第一弹簧(15)、第四顶杆(18)、中间导杆(19)、第一滚轮(20)、第三凸轮(21)、第二滚轮(22)、第三滚轮(23)、第二弹簧(25)、顶杆套(26)、电机调速控制器等;所述中间轴(14)垂直支承在底座(11)上,所述支架(12)固定连接在中间轴(14)上,所述支架(12)的底部安装有至少三个万向轮(10),万向轮(10)与底座(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球铰支移动副的脚踝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1)、导杆套(2)、第一顶杆(3)、凸轮轴(5)、第一凸轮(6)、电机(7)、第二凸轮(9)、底座(1)(1)、万向轮(1)(0)、支架(12)、横臂(13)、中间轴(14)、第一弹簧(15)、第四顶杆(18)、中间导杆(19)、第一滚轮(20)、第三凸轮(21)、第二滚轮(22)、第三滚轮(23)、第二弹簧(25)、顶杆套(26)、电机调速控制器等;所述中间轴(14)垂直支承在底座(11)上,所述支架(12)固定连接在中间轴(14)上,所述支架(12)的底部安装有至少三个万向轮(10),万向轮(10)与底座(11)的上表面抵接,所述电机(7)固定连接在支架(12)的底部,第二凸轮(9)安装在电机(7)的输出轴上,所述凸轮轴(5)支承在支架(12)上,一第一凸轮(6)和一第三凸轮(21)依次安装在凸轮轴(5)上,电机(7)的输出轴与凸轮轴(5)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递动力;所述中间导杆(19)的上端与工作平台(1)的中央处球铰接,所述支架(12)的上端中央处安装有导杆套(2),所述中间导杆(19)滑动穿设在导杆套(2)中;所述第一顶杆(3)和第四顶杆(18)的上端均与工作平台(1)球铰接,所述第一顶杆(3)和第四顶杆(18)分别滑动设置在各自的顶杆套(26)中,顶杆套(26)均固定安装在支架(12)的顶端,第一顶杆(3)、中间导杆(19)以及第四顶杆(18)的轴线不共面;所述第一顶杆(3)的下端铰接有一第一滚轮(20),第一滚轮(20)与第一凸轮(6)相抵接;所述横臂(13)的一端与支架(12)铰接,横臂(13)的中部铰接有一第二滚轮(22),第二滚轮(22)与第三凸轮(21)相抵接,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