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244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反应釜,其中,所述锂电反应釜包括不锈钢釜体(1),所述不锈钢釜体(1)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一整圈硬质合金片(2),所述硬质合金片(2)的下端面与所述不锈钢釜体(1)的底面的高度差为第一距离(H1),所述硬质合金片(2)的上端面与所述不锈钢釜体(1)的侧壁顶端的高度差为第二距离(H2),所述第一距离(H1)的范围为180mm至200mm,所述第二距离(H2)的范围为200mm至220mm。该锂电反应釜的抗腐蚀能力强,尤其能够有针对性的、精确化的抗腐蚀。

Lithium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thium reactor, wherein the reactor comprises lithium (1) stainless steel kettle, the kettle body (1) have a circle of hard alloy sheet is arranged inside the wall (2), the hard alloy sheet (2) and the lower end face the stainless steel kettle body (1) of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rst distance (H1), the hard alloy sheet (2)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kettle body (1)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op wall side of the second distance (H2), the first distance (H1) range 180mm to 200mm, the second distance (H2) in the range of 200mm to 220mm. The lithium reactor has strong corrosion resistance, especially for precision of corro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地,涉及一种锂电反应釜。
技术介绍
移动通信电池和电动交通工具电池通常将锂作为主要原料,现有技术中的锂粉生产技术主要步骤是:使氯化锂通过石墨电极加温至400℃左右变成氯化锂溶液,然后通过相应的化学反应而获得,目前,锂粉生产企业通常使用不锈钢反应釜来生产锂粉,但是不锈钢反应釜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耐腐蚀性很差,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硬质合金的耐腐蚀性要比不锈钢高出许多倍,但是,仅凭目前的硬质合金生产技术又无法生产出尺寸足够大的硬质合金整体反应釜来满足锂粉的生产。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锂电反应釜,以克服或缓解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反应釜,该锂电反应釜的抗腐蚀能力强,尤其能够有针对性的、精确化的抗腐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电反应釜,其中,所述锂电反应釜包括不锈钢釜体,所述不锈钢釜体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一整圈硬质合金片,所述硬质合金片的下端面与所述不锈钢釜体的底面的高度差为第一距离,所述硬质合金片的上端面与所述不锈钢釜体的侧壁顶端的高度差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的范围为180mm至200mm,所述第二距离的范围为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锂电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反应釜包括不锈钢釜体(1),所述不锈钢釜体(1)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一整圈硬质合金片(2),所述硬质合金片(2)的下端面与所述不锈钢釜体(1)的底面的高度差为第一距离(H1),所述硬质合金片(2)的上端面与所述不锈钢釜体(1)的侧壁顶端的高度差为第二距离(H2),所述第一距离(H1)的范围为180mm至200mm,所述第二距离(H2)的范围为200mm至22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反应釜包括不锈钢釜体(1),所述不锈钢釜体(1)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一整圈硬质合金片(2),所述硬质合金片(2)的下端面与所述不锈钢釜体(1)的底面的高度差为第一距离(H1),所述硬质合金片(2)的上端面与所述不锈钢釜体(1)的侧壁顶端的高度差为第二距离(H2),所述第一距离(H1)的范围为180mm至200mm,所述第二距离(H2)的范围为200mm至22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釜体(1)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卡槽(3),所述第一卡槽(3)的槽底面(5)与所述不锈钢釜体(1)的底面的高度差为所述第一距离(H1),所述硬质合金片(2)的下端卡入所述第一卡槽(3)中且所述硬质合金片(2)的下端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硕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精特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