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8819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在从平板状弯曲为圆筒面状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视角特性的恶化的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伴随着液晶面板的弯曲的、设于取向膜(34)的条纹状部(38)的错位比较大;但是,由于条纹状部(38)在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发生错位,因此,像素P中的畴彼此之间的边界线(B2)仅在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发生错位;另外,由于设于取向膜(23)的条纹状部(26)的错位比较小,因此,畴彼此之间的边界线(B1)几乎不会发生错位;即,畴彼此之间的面积比的变化小到可以忽视的程度;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畴彼此之间的面积比的大幅变化而引起的液晶面板的视角特性的恶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取向膜的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面板具备液晶驱动用的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基板和与TFT基板相互面对面的相对基板。液晶层被密封在正面侧的相对基板和背面侧的TFT基板之间。相对基板或TFT基板中包含具有RGB(Red、Green、Blue)三原色、RGBY(Red、Green、Blue、Yellow)四原色、或RGBW(Red、Green、Blue、White)四原色等的彩色层。以下,对RGB三原色进行例示。各像素具有R色、G色以及B色中任意一种颜色的彩色层。液晶面板的像素配置(pixelpositions)由TFT基板中所含的TFT层的阵列结构决定。在TFT层中,用于对液晶层外加电压的各为多个的像素电极和TFT分别呈矩阵状地并列设置。另外,在TFT层中呈纵横地并列设置有多根配线。相对基板或TFT基板中包含有遮光部件。像素彼此之间通过遮光部件而被进行划分。遮光部件例如为具有多个开口(非遮光部)的黑色矩阵(以下称为“BM”)的遮光部、和/或TFT层的配线。在现有技术下,为了提高液晶面板的视角特性,存在在各像素中设置利用取向分割形成的多个畴的情况(参照专利文献1)。在相对基板和TFT基板中分别包含有与液晶层接触的取向膜。在各取向膜的与液晶层接触的面上设有条状的取向区域。在取向区域中含有多根互相平行的条纹状部。构成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沿条纹状部的长度方向被取向。正面侧的条纹状部的长度方向和背面侧的条纹状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相交。各像素中的畴彼此之间的边界线的长度方向沿着正面侧或背面侧的条纹状部的长度方向。【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公报第2006/132369号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液晶面板为平板状,在将该液晶面板卷绕于呈纵向姿态的圆柱时,液晶面板沿圆柱的表面弯曲为圆筒面状。此时,各像素中设置的畴彼此之间的面积比大幅变化,从而液晶面板的视角特性有时会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从平板状弯曲为圆筒面状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视角特性的恶化的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面板,其弯曲为圆筒面状,并且具备液晶层以及正面侧取向膜和背面侧取向膜,其中,该正面侧取向膜和背面侧取向膜与该液晶层的正面侧和背面侧接触,且分别设有用于使构成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取向的条纹状部,该液晶面板的特征在于:设于所述正面侧取向膜的条纹状部的长度方向为圆筒面的圆周方向,设于所述背面侧取向膜的条纹状部的长度方向为与所述圆周方向交叉的方向。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液晶面板的特征在于:还具备在所述圆周方向上长的周向遮光部、以及在与所述圆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长的交叉方向遮光部,所述周向遮光部和交叉方向遮光部将像素彼此之间进行划分,所述交叉方向遮光部较之所述背面侧取向膜更设于背面侧。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液晶面板的特征在于:还具备遮光层,该遮光层具有开口以及所述周向遮光部和交叉方向遮光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液晶面板的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方向遮光部为在与所述圆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长的、用于驱动所述液晶分子的配线。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液晶面板的特征在于:还具备开关元件和遮光性部件,其中,该开关元件用于驱动所述液晶分子,该遮光性部件较之所述正面侧取向膜更设于正面侧,且用于对所述开关元件进行遮光。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液晶面板、和从背面侧对该液晶面板进行照明的照明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正面侧取向膜作用下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是弯曲为圆筒面状的液晶面板的圆周方向(以下,简称为“圆周方向”)。另外,在背面侧取向膜作用下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是与圆周方向交叉的方向。弯曲为圆筒面状的液晶面板是通过将平板状的液晶面板弯曲为圆筒面状而得到。以下,将弯曲为圆筒面状的液晶面板称为“弯曲后的液晶面板”,将平板状的液晶面板称为“弯曲前的液晶面板”。伴随着弯曲前的液晶面板的弯曲,设于正面侧取向膜和背面侧取向膜的条纹状部的配置位置,有时会相对于液晶层的背面侧的各部(例如TFT层的像素电极)的配置位置而在弯曲方向(即圆周方向)上发生错位。设于正面侧取向膜的条纹状部(以下,称为“正面侧条纹状部”)的长度方向和设于背面侧取向膜的条纹状部(以下,称为“背面侧条纹状部”)的长度方向,与各像素中的畴彼此之间的边界线的长度方向对应。由于正面侧取向膜与液晶层的背面侧的各部之间的相隔距离比较长,因此正面侧条纹状部的错位比较大。但是,正面侧条纹状部的错位的方向为正面侧条纹状部的长度方向。因此,在畴彼此之间的边界线中的沿着正面侧条纹状部的长度方向的边界线在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发生错位。即使发生如此的错位,畴彼此之间的面积比也不会发生变化。由于背面侧取向膜与液晶层的背面侧的各部之间的相隔距离比较短,因此背面侧条纹状部的错位比较小。当背面侧条纹状部在圆周方向上发生了错位时,在畴彼此之间的边界线中的沿着背面侧条纹状部的长度方向的边界线在与自身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发生错位。若发生如此的错位,则畴彼此之间的面积比会发生变化。尽管如此,由于错位量微小,因此畴彼此之间的面积比几乎没有变化。在本专利技术中,周向遮光部的长度方向为圆周方向。另外,交叉方向遮光部的长度方向为与圆周方向交叉的方向。周向遮光部(和交叉方向遮光部)例如与矩形的像素的圆周方向的一边部(以及与圆周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另一边部)对应。伴随着弯曲前的液晶面板的弯曲,周向遮光部和交叉方向遮光部的配置位置有时会相对于液晶层的背面侧的各部的配置位置而在圆周方向上发生错位。但是,即使周向遮光部在圆周方向上发生了错位,周向遮光部只是沿着例如矩形的像素的一边部发生错位。因此,不存在周向遮光部对像素的内部进行不必要的遮光的可能性。即,各像素中的畴彼此之间的面积比不会发生变化。另外,当交叉方向遮光部在圆周方向上发生了错位时,交叉方向遮光部在例如与矩形的像素的另一边部交叉的方向上发生错位。因此,存在交叉方向遮光部对像素的内部进行不必要的遮光的可能性。此时,畴彼此之间的面积比发生变化。尽管如此,与交叉方向遮光部较之正面侧取向膜更设于正面侧的情况相比,较之背面侧取向膜更设于背面侧的交叉方向遮光部的错位小。即,畴彼此之间的面积比的变化小到可以忽视的程度。在本专利技术中,遮光层较之背面侧取向膜更设于背面侧。因此,各像素中的畴彼此之间的面积比的变化小到可以忽视的程度。在本专利技术中,配线例如与矩形的像素的圆周方向的一边部对应。即使配线在圆周方向上发生了错位,配线也仅是沿例如矩形的像素的一边部发生错位。因此,不存在配线对像素的内部进行不必要的遮光的可能性。即,各像素中的畴彼此之间的面积比不会发生变化。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遮光性部件较之正面侧取向膜更设于正面侧,因此能够抑制构成遮光性部件的物质不必要地浸出至液晶层的背面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即使在将平板状的液晶面板弯曲为圆筒面状的状态下,各像素中的畴彼此之间的、相较于弯曲前的面积比的变化也小到可以忽视的程度。因此,能够抑制由于面积比的大幅变化而引起的液晶面板的视角特性(进而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特性)的恶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面板,弯曲为圆筒面状,并且具备液晶层以及正面侧取向膜和背面侧取向膜,该正面侧取向膜和背面侧取向膜与该液晶层的正面侧和背面侧接触,且分别设有用于使构成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取向的条纹状部,所述液晶面板的特征在于,设于所述正面侧取向膜的条纹状部的长度方向为圆筒面的圆周方向,设于所述背面侧取向膜的条纹状部的长度方向为与所述圆周方向交叉的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液晶面板,弯曲为圆筒面状,并且具备液晶层以及正面侧取向膜和背面侧取向膜,该正面侧取向膜和背面侧取向膜与该液晶层的正面侧和背面侧接触,且分别设有用于使构成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取向的条纹状部,所述液晶面板的特征在于,设于所述正面侧取向膜的条纹状部的长度方向为圆筒面的圆周方向,设于所述背面侧取向膜的条纹状部的长度方向为与所述圆周方向交叉的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还具备在所述圆周方向上长的周向遮光部、以及在与所述圆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长的交叉方向遮光部,所述周向遮光部和所述交叉方向遮光部将像素彼此之间进行划分,所述交叉方向遮光部较之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幸生北山雅江冈野信生平田贡祥
申请(专利权)人: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