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控制回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8742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6:37
一种油压控制回路(1),其构成为,具有:调整油泵(OP)的排出压的压力调整阀(10)、将压力调整阀(10)的先导压(P3)调压为变矩器压(P4)的调压阀(20)、将压力调整阀(10)的输出口(15)和油路(59)连接的油路(53),调压阀(20)具有经由油路(54)与油路(53)连接的输入口(24)、经由油路(55)与油路(53)连接的驱动压口(22)、根据向驱动压口(22)输入的驱动压(P5)沿轴向位移的滑柱(26)、输出口(25),并且,通过滑柱(26)沿轴向的移动调整变矩器压(P4),其中,在油路(53)与油路(55)的连接部(531)和油路(53)与油路(54)的连接部(541)之间设置节流孔(30),将变矩器压(P4)调整为适当压。

Hydraulic Control Circuit

\u4e00\u79cd\u6cb9\u538b\u63a7\u5236\u56de\u8def(1)\uff0c\u5176\u6784\u6210\u4e3a\uff0c\u5177\u6709\uff1a\u8c03\u6574\u6cb9\u6cf5(OP)\u7684\u6392\u51fa\u538b\u7684\u538b\u529b\u8c03\u6574\u9600(10)\u3001\u5c06\u538b\u529b\u8c03\u6574\u9600(10)\u7684\u5148\u5bfc\u538b(P3)\u8c03\u538b\u4e3a\u53d8\u77e9\u5668\u538b(P4)\u7684\u8c03\u538b\u9600(20)\u3001\u5c06\u538b\u529b\u8c03\u6574\u9600(10)\u7684\u8f93\u51fa\u53e3(15)\u548c\u6cb9\u8def(59)\u8fde\u63a5\u7684\u6cb9\u8def(53)\uff0c\u8c03\u538b\u9600(20)\u5177\u6709\u7ecf\u7531\u6cb9\u8def(54)\u4e0e\u6cb9\u8def(53)\u8fde\u63a5\u7684\u8f93\u5165\u53e3(24)\u3001\u7ecf\u7531\u6cb9\u8def(55)\u4e0e\u6cb9\u8def(53)\u8fde\u63a5\u7684\u9a71\u52a8\u538b\u53e3(22)\u3001\u6839\u636e\u5411\u9a71\u52a8\u538b\u53e3(22)\u8f93\u5165\u7684\u9a71\u52a8\u538b(P5)\u6cbf\u8f74\u5411\u4f4d\u79fb\u7684\u6ed1\u67f1(26)\u3001\u8f93\u51fa\u53e3(25)\uff0c\u5e76\u4e14\uff0c\u901a\u8fc7\u6ed1\u67f1(26)\u6cbf\u8f74\u5411\u7684\u79fb\u52a8\u8c03\u6574\u53d8\u77e9\u5668\u538b(P4)\uff0c\u5176\u4e2d\uff0c\u5728\u6cb9\u8def(53)\u4e0e\u6cb9\u8def(55)\u7684\u8fde\u63a5\u90e8(531)\u548c\u6cb9\u8def(53)\u4e0e\u6cb9\u8def(54)\u7684\u8fde\u63a5\u90e8(541)\u4e4b\u95f4\u8bbe\u7f6e\u8282\u6d41\u5b54(30)\uff0c\u5c06\u53d8\u77e9\u5668\u538b(P4)\u8c03\u6574\u4e3a\u9002\u5f53\u538b\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油压控制回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压控制回路。
技术介绍
在车辆用的自动变速器中设置有供给用于变速机构的驱动或冷却的油压(油)的油压控制回路(例如,专利文献1)。图5是说明车辆用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回路的主要构成的一部分的图。在图5(a)所示的车辆用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回路400中,设置有根据油泵OP的排出压调整主压(管路压)P1的压力调整阀410,在该压力调整阀410的下游侧设置有调整向未图示的液力变矩器(T/C)的供给压(变矩器压P2)的调压阀420。在该油压控制回路400中,在连接油泵OP和压力调整阀410的油路500上,设置有调整向压力调整阀410侧的油的流动的流通控制阀430,在油泵OP高旋转驱动时,通过使从油泵OP排出的油的一部分返回油泵OP的上游侧,由此,过大的油压不会向压力调整阀410侧供给。流通控制阀430具有:设置于油路500的节流部431、迂回该节流部431连接节流部43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旁通路432、连接旁通路432和油泵OP的上游侧的连接路434,当过大的油压作用于流通控制阀430时,设置于旁通路432内的阀体435移动至使旁通路432和连接路434连通的位置,通过使作用于流通控制阀430的油压的一部分返回到油泵OP的上游侧,由此,过大的油压不会向压力调整阀410侧供给。在此,在油路500上设置节流部431时,该节流部431成为对油的流动的阻力,结果是油泵OP的负荷增大,燃耗率恶化。因此,近年来,还提案各种省略流通控制阀430的油压控制回路(参照图5(b))。但是,如果省略流通控制阀430,则例如在油泵OP的高旋转驱动时,过大的油压往往供给到压力调整阀410,该情况下,从压力调整阀410向调压阀420供给的先导压P3也会增大(参照图5(b))。调压阀420中,通过调整来自该调压阀420的排放量,调整向液力变矩器侧供给的油压(变矩器压P2)。但是,当作用于调压阀420的先导压P3增大时,变矩器压P2也会增大,因此,当增大的变矩器压P2为液力变矩器的耐压以上时,影响液力变矩器的耐久性。该情况下,考虑到,在压力调整阀410和调压阀420之间设置节流孔等,使输入调压阀420的油压降低。但是,由于调压阀420将从压力调整阀410侧输入的油压作为该调压阀420的驱动压P4利用(参照图5(b)),所以当单纯地降低输入调压阀420的先导压P3时,不能适当进行调压阀420的动作,结果会产生不能将变矩器压P2调整为适当压的情况。因此,即使在省略了流通控制阀的情况下,也要求能够将变矩器压调整为适当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984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油压控制回路,其构成为,具有:第一调压阀,其调整油泵的排出压;第二调压阀,其将所述第一调压阀的输出油压调整为向通过油压控制的油压驱动装置的输入侧油路的供给压;第一油路,其将所述第一调压阀的输出口和所述输入侧油路连接,所述第二调压阀具有:输入口,其经由第二油路与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输入侧油路的连接部连接;驱动口,其经由第三油路与所述第一油路连接;阀体,其根据向所述驱动口输入的驱动压沿轴向位移;输出口,并且,通过根据作用于所述驱动口的驱动压沿所述轴向位移的阀体,控制输入口和输出口之间的流量,调整所述供给压,其中,在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的连接部的所述第一调压阀侧设置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三油路的连接部,并且,在所述第一油路,在该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的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三油路的连接部之间设置节流孔。根据本专利技术,设置在第一油路的节流孔成为使在该第一油路通流的油压产生压力损失的阻力,因此,在第一油路,比节流孔靠油压驱动装置侧的油压比第一调压阀侧的油压低。因此,能够适当防止即使来自第一调压阀的输出口的输出油压增大,向油压驱动装置的输入侧油路供给的油压也会受到变大的第一调压阀的输出油压的影响而过大的情况。另外,在节流孔的第一调压阀侧连接有第三油路,在第二调压阀的驱动口作用第一调压阀的输出压保持不变。因此,即使在第一油路设置节流孔,也能够利用通过节流孔前的高的压力的油压来适当驱动第二调压阀。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实施方式的油压控制回路的图;图2是说明调压阀的动作的剖面图;图3是说明油压控制回路中的油泵的转速、设置在油路的节流孔的上游侧的油压及下游侧的油压的关系的图;图4是说明油泵的转速和变矩器压的关系的图;图5是说明现有例的油压控制回路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实施方式的油压控制回路1进行说明。图1是说明实施方式的油压控制回路1的图,(a)是说明油压控制回路1的主要构成的图,(b)是放大了(a)的调压阀20周围的图,是将调压阀20的滑柱26配置在初始位置的状态的图。在以下的说明中,沿着从油泵OP排出的油的通流方向说明上游侧或下游侧。如图1(a)所示,在油压控制回路1中设置有根据油泵OP的排出压调整主压(管路压)P2的压力调整阀10,在该压力调整阀10的下游侧设置有调整向与未图示的液力变矩器(T/C)的供应(apply)压调整用口连接的油路59的供给压(变矩器压P4)的调压阀20。压力调整阀10具备形成于阀体10a的有底圆筒状的滑柱孔11、在该滑柱孔11内沿轴向可进退移动地设置的滑柱16。在滑柱孔11内被轴向定位的弹簧17与滑柱16的一端抵接,滑柱16利用从弹簧17作用的弹力,向在滑柱孔11的另一端开口的驱动压口12侧(图中左侧)施力。因此,在油泵OP的排出压不向压力调整阀10供给时,滑柱16配置于使另一端侧的第一大径部160与滑柱孔11的另一端抵接的初始位置。在滑柱孔11的内周,从另一端侧依次开设有驱动压口12、排出口13、输入口14、输出口15。在将滑柱16配置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输入口14和排出口13的连通通过滑柱16的第二大径部161被遮断,并且输入口14和输出口15的连通通过滑柱16的第三大径部162被遮断,在滑柱孔11开口的任一口都不相互连通。该压力调整阀10的输入口14经由油路51与连接油泵OP和带轮(未图示)侧的油压回路的油路50连接,在该油路51的中途经由油路52连接有驱动压口12。因此,油泵OP的排出压供给压力调整阀10侧时,油压经由驱动压口12作用于滑柱16的第一大径部160,滑柱16通过作用于该第一大径部160的油压,压缩弹簧17,同时向图中右方向移动。滑柱16根据油泵OP的排出压,向图中右方向的位移量发生变化,滑柱16向图中右方向移动时,首先解除第三大径部162对输入口14和输出口15的连通的遮断,从输出口15输出根据滑柱16的移动量确定的压力的油压(先导压P3)。因此,压力调整阀10中,根据作用于驱动压口12的驱动压,通过在轴向变化的滑柱16,控制输入口14和输出口15之间的流量,可以调整先导压P3。进而,压力调整阀10中,油泵OP的排出压过大时,解除第二大径部161对输入口14和排出口13的连通的遮断,根据滑柱16的移动量确定的压力的油压从排出口13返回油泵OP侧。与输出口15连接的油路53将压力调整阀10的输出口15和未图示的液力变矩器(T/C)的输入侧的油路59连接,在该油路53的下游侧,经由油路54连接有将压力调整阀10(输出口15)的输出压调整为作用于液力变矩器(T/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油压控制回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压控制回路,其构成为,具有:第一调压阀,其调整油泵的排出压;第二调压阀,其将所述第一调压阀的输出油压调整为向通过油压控制的油压驱动装置的输入侧油路的供给压;第一油路,其将所述第一调压阀的输出口和所述输入侧油路连接,所述第二调压阀具有:输入口,其经由第二油路与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输入侧油路的连接部连接;驱动口,其经由第三油路与所述第一油路连接;阀体,其根据向所述驱动口输入的驱动压沿轴向位移;输出口;并且,通过根据作用于所述驱动口的驱动压沿所述轴向位移的阀体,控制输入口和输出口之间的流量,调整所述供给压,其中,在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的连接部的所述第一调压阀侧设置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三油路的连接部,并且,在所述第一油路,在该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二油路的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三油路的连接部之间设置节流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26 JP 2015-0635811.一种油压控制回路,其构成为,具有:第一调压阀,其调整油泵的排出压;第二调压阀,其将所述第一调压阀的输出油压调整为向通过油压控制的油压驱动装置的输入侧油路的供给压;第一油路,其将所述第一调压阀的输出口和所述输入侧油路连接,所述第二调压阀具有:输入口,其经由第二油路与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输入侧油路的连接部连接;驱动口,其经由第三油路与所述第一油路连接;阀体,其根据向所述驱动口输入的驱动压沿轴向位移;输出口;并且,通过根据作用于所述驱动口的驱动压沿所述轴向位移的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克雄
申请(专利权)人:加特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