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芽红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5489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独芽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鲜叶采摘:采摘无污染、肥壮且厚重的梅占茶作为原料,然后去除叶及叶柄,留下独芽;S2,除杂质:用清水清洗数次以去除独芽上的杂质,并沥干;S3,摊青:将叶条平铺在摊青道上,吹风机吹干后再在自然风下摊凉,至叶片发软为止;S4,揉捻:将萎凋后的独芽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S5,控温发酵:将揉捻后的独芽放入自动发酵机内发酵;S6,辉干:将发酵后的独芽放入辉干机内进行辉干;S7,提香:对辉干后的红茶进行烘培提香处理;S8,包装:进行密封保存。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独芽红茶的加工,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简单,适合于大批量的制作,可实行标准化生产。

Method for processing single bud black te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single bud Black Tea: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fresh leaf picking no pollution, fat and heavy Meizhan tea as raw material, and then remove the leaves and petioles, leaves bud; S2, impurities: wash several times with water to remove impurities, and the bud S3, drain; spreading: a leaf tile in the stalls on the road, after the hair dryer in the natural wind cooling, until the leaves are weak so far; S4, rolling: after withering bud into the rolling machine for rolling; S5, fermentation: rolling after bud in the auto fermentation machine fermentation; S6, Hui dry: Fermented bud into the frying machine for roasting; S7, Titian, in Hui dried Black Tea for baking Titian processing; S8, packaging: sealed.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machining Duya Black Tea, and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production process, suitable for mass production, b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独芽红茶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独芽红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红茶为我国第二大茶类。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可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另外红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目前,传统的红茶加工一般方法是选择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采摘的1芽1叶或2叶来作为红茶的原料,进行日光晒青或室内加温晒青,再对晒青萎凋后的茶叶原料进行加压式揉捻,然后采用发酵框进行发酵,发酵后对叶片进行干燥和包装。该方法的原料采摘时间过晚,空气湿度较低,堆放茶叶时容易提前萎凋发酵,同时采摘的原料没有经过除杂,制成红茶中掺杂的杂质,极大的影响了茶叶的品相和口感,采用日光晒青、室内加温晒青来对原料进行萎凋,不利于保持红茶的质量;此外,传统的加压揉捻的方式只适用于1芽1叶或1芽2叶的红茶加工,对于独芽红茶的加工,加压式揉捻会破坏独芽原有的月牙形状,不仅会使原本的卷紧的独芽变得松散,不利于后续的发酵和烘干作业,同时还会影响到红茶成品的外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独芽红茶的加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独芽红茶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独芽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鲜叶采摘:清明节期间,于上午7时至9时采摘无污染、肥壮且厚重的梅占茶作为原料,然后去除叶及叶柄,留下独芽;S2,除杂质:用清水清洗数次以去除独芽上的杂质,然后沥干;S3,萎凋:将沥干水的独芽平铺在摊青道上1.0-1.5cm厚,吹风机吹0.5-1h后再在自然风下摊凉6-8h,至独芽的含水量降至55-65%;S4,揉捻:将萎凋后的独芽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时间为20-30min;S5,控温发酵:将揉捻后的独芽放入自动发酵机内,发酵温度保持在28-32℃,湿度65-70%,发酵持续时间4-6小时;S6,辉干:将发酵后的独芽放入辉干机内进行辉干,温度为60-70℃,时间为25-35分钟;S7,提香:对辉干后的红茶进行烘培提香处理,烘培提香的温度为100-140℃,烘培时间为2-4h,红茶水分含量控制在14-16%之间;S8,包装:采用专用的红茶茶叶罐,进行密封保存。优选地,所述S1最佳的采摘时间为上午8时,且去除叶及叶柄后,独芽用透气性好的蓝或篓盛装,忌压。优选地,所述S3中叶条平铺厚度最佳为1.2cm,吹风机吹45min后再在自然风下摊凉7小时,独芽的含水量降至60%时,最为适宜。优选地,所述S4中揉捻机以轻揉加空揉的方式对独芽进行造型,所述空揉为揉捻机上部施压装置进行不施压操作。优选地,所述S5中发酵温度保持在30℃,湿度68%,发酵持续时间5小时。优选地,所述S6中发酵后的独芽放入辉干机内进行辉干,温度为65℃,时间为30分钟。优选地,所述S6中辉干后的红茶进行烘培提香处理,烘培提香的温度为120℃,烘培时间为3h,红茶水分含量控制在15%之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选择较早时段采摘茶叶原料,可有效避免茶叶堆放时出现提前萎凋发酵的情况,在对茶叶进行摊青萎凋前,增加一道除杂质工序,可有效减少红茶成品中的杂质,提高了红茶的品相和口感,采用吹风机和自然摊凉相结合的方式对红茶原料进行萎凋,可快速的蒸发除杂质工序中茶叶表面残留的水分,缩短萎凋工序耗费的时间;此外,轻揉加空揉的方式对独芽进行造型,可保持独芽原有的月牙形状,以利于后续的发酵和烘干作业,且加工完成的独芽红茶比普通红茶更具美感,浸出物多,味道浓厚,适合盖碗泡茶饮用;本专利技术的独芽红茶的加工方法简单,适合于大批量的制作,所制备的产品质量稳定,可以实行标准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1于上午7时采摘无污染、肥壮且厚重的梅占茶作为原料,然后去除叶及叶柄,留下独芽,用透气性好的蓝或篓盛装,忌压;用清水清洗数次以去除独芽上的杂质,然后沥干;将沥干水的独芽平铺在摊青道上1.0厚,吹风机吹0.5后再在自然风下摊凉6,至独芽的含水量降至55;将萎凋后的独芽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时间为20min,其中揉捻机以轻揉加空揉的方式对独芽进行造型,空揉为揉捻机上部施压装置进行不施压操作;将揉捻后的独芽放入自动发酵机内,发酵温度保持在28℃,湿度65%,发酵持续时间4小时;将发酵后的独芽放入辉干机内进行辉干,温度为60℃,时间为25分钟;对辉干后的红茶进行烘培提香处理,烘培提香的温度为100℃,烘培时间为2h,红茶水分含量为14%;采用专用的红茶茶叶罐,进行密封保存。实施例2于上午8时采摘无污染、肥壮且厚重的梅占茶作为原料,然后去除叶及叶柄,留下独芽,用透气性好的蓝或篓盛装,忌压;用清水清洗数次以去除独芽上的杂质,然后沥干;将沥干水的独芽平铺在摊青道上1.2cm厚,吹风机吹45min后再在自然风下摊凉7h,至独芽的含水量降至60%;将萎凋后的独芽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时间为25min,其中揉捻机以轻揉加空揉的方式对独芽进行造型,空揉为揉捻机上部施压装置进行不施压操作;将揉捻后的独芽放入自动发酵机内,发酵温度保持在30℃,湿度68%,发酵持续时间5小时;将发酵后的独芽放入辉干机内进行辉干,温度为65℃,时间为30分钟;对辉干后的红茶进行烘培提香处理,烘培提香的温度为120℃,烘培时间为3h,红茶水分含量为15%;采用专用的红茶茶叶罐,进行密封保存。实施例3于上午9时采摘无污染、肥壮且厚重的梅占茶作为原料,然后去除叶及叶柄,留下独芽,用透气性好的蓝或篓盛装,忌压;用清水清洗数次以去除独芽上的杂质,然后沥干;将沥干水的独芽平铺在摊青道上1.5cm厚,吹风机吹1h后再在自然风下摊凉8h,至独芽的含水量降至65%;将萎凋后的独芽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时间为30min,其中揉捻机以轻揉加空揉的方式对独芽进行造型,空揉为揉捻机上部施压装置进行不施压操作;将揉捻后的独芽放入自动发酵机内,发酵温度保持在32℃,湿度70%,发酵持续时间6小时;将发酵后的独芽放入辉干机内进行辉干,温度为70℃,时间为35分钟;对辉干后的红茶进行烘培提香处理,烘培提香的温度为140℃,烘培时间为4h,红茶水分含量控制在16%之下;采用专用的红茶茶叶罐,进行密封保存。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独芽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鲜叶采摘:清明节期间,于上午7时至9时采摘无污染、肥壮且厚重的梅占茶作为原料,然后去除叶及叶柄,留下独芽;S2,除杂质:用清水清洗数次以去除独芽上的杂质,然后沥干;S3,萎凋:将沥干水的独芽平铺在摊青道上1.0‑1.5cm厚,吹风机吹0.5‑1h后再在自然风下摊凉6‑8h,至独芽的含水量降至55‑65%;S4,揉捻:将萎凋后的独芽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时间为20‑30min;S5,控温发酵:将揉捻后的独芽放入自动发酵机内,发酵温度保持在28‑32℃,湿度65‑70%,发酵持续时间4‑6小时;S6,辉干:将发酵后的独芽放入辉干机内进行辉干,温度为60‑70℃,时间为25‑35分钟;S7,提香:对辉干后的红茶进行烘培提香处理,烘培提香的温度为100‑140℃,烘培时间为2‑4h,红茶水分含量控制在14‑16%之间;S8,包装:采用专用的红茶茶叶罐,进行密封保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芽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鲜叶采摘:清明节期间,于上午7时至9时采摘无污染、肥壮且厚重的梅占茶作为原料,然后去除叶及叶柄,留下独芽;S2,除杂质:用清水清洗数次以去除独芽上的杂质,然后沥干;S3,萎凋:将沥干水的独芽平铺在摊青道上1.0-1.5cm厚,吹风机吹0.5-1h后再在自然风下摊凉6-8h,至独芽的含水量降至55-65%;S4,揉捻:将萎凋后的独芽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时间为20-30min;S5,控温发酵:将揉捻后的独芽放入自动发酵机内,发酵温度保持在28-32℃,湿度65-70%,发酵持续时间4-6小时;S6,辉干:将发酵后的独芽放入辉干机内进行辉干,温度为60-70℃,时间为25-35分钟;S7,提香:对辉干后的红茶进行烘培提香处理,烘培提香的温度为100-140℃,烘培时间为2-4h,红茶水分含量控制在14-16%之间;S8,包装:采用专用的红茶茶叶罐,进行密封保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芽红茶的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荣武杨孝江王可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天沁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