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黑龙江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畜禽血液生产血制红色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4442 阅读:4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利用畜禽血液生产血制红色素的方法,目前,我国宝贵的畜禽血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利用畜禽血液生产血制红色素的方法,其组成包括:取新鲜猪血,所述的新鲜猪血按工艺流程经过低温氮碳复合发色、离心分离、盐水洗涤、低渗冷冻破壁、分离细胞膜、收集血红蛋白、调整PH、二次发色、临界固色、乳化、复合酶解、喷雾干燥,制得血制红色素粉。本方法用于从畜禽血中提取红色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猪血、牛血,鸡血等畜禽血是屠宰加工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是一种重要的蛋白和色素资源,我国是世界上饲养猪最多的国家,猪的存栏数每年3.5亿头 以上,以屠宰每头可利用血液3kg计算,则每年可利用猪血量达到100万吨以 上,数量极其可观,我国肉牛每年存栏5000万头以上,可产血25万吨,鸡血 每年30万吨以上。但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原因导致这些宝贵的畜禽血资源没有 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目前,国内尚无利用畜禽血液生产血制红色素的生产,信阳师范学院曹稳 根和华东理工大学王远明等研究利用血液制成亚硝基血红色素,是先将柠檬酸 钠(0.5%)作为抗凝剂添加到猪血中,再进行离心弃血清,然后再进行下一步 的反应。由于血红蛋白是一种结合蛋白,其蛋白质部分称为珠蛋白,属组蛋白 类,其辅基是血红素,血红素中所含的铁离子为2价。2价铁离子在操作过程中 极易氧化而呈褐色,使得色价降低, 一般在30左右,而且色素溶解和稳定性差, 限制了产品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本方法得 出的产品稳定性高且色泽鲜艳,应用在生产上切实可行。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其组成包括取新鲜猪血,所述的新鲜猪血按工艺流程经过低温氮碳复合发色、离心分离、盐水洗涤、低渗冷冻破壁、分离细胞膜、收集血红蛋白、调整PH、 二次发色、临界固色、乳化、复合酶解、喷雾干燥,制得血制红色素粉。所述的,所述的低温氮碳复合发色是按重量份数比将所述的新鲜猪血100份在常温下通入一氧化碳0.1份后,加入 0.3份的亚硝酸钠及0.5份的抗坏血酸,在4'C条件下避光发色20小时。3所述的,所述的离心分离、盐水洗涤是将以上反应的猪血以3000转/分的转速离心15分钟,弃上清,再加入等体积 的生理盐水洗涤后在-20。C条件下冷冻12小时。所述的,所述的低渗冷冻破壁、分离 细胞膜、调整PH、 二次发色的过程是将冷冻的反应液在室温下缓溶后,再以 5000转/分的转速离心10分钟后去细胞膜,然后以O.lm乳酸调PH至5.7后, 添加0.1份的亚硝酸钠在40'C条件下二次发色3小时。所述的,所述的临界固色、乳化、复 合酶解、喷雾干燥的过程是将发色后的混合液加入蔗糖0.4份,在65'C条件下 反应30分钟,用胶体磨进.行均质乳化后用0.1N氢氧化钠调pH至7.5后加入胃 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各5000ii/g,在45。C条件下反应6小时后,降温至25'C,在 进口温度170'C,出口温度65 75'C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制得血制红色 素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 本专利技术开发出了利用畜禽血制造血制红色素的方法,作为食品和药品添 加剂,取代胭脂红、亚硝酸盐等化学合成色素和发色剂,即赋予了产品玫瑰色 的美感,又增加了制品中蛋白质、铁等营养成分,可谓一举多得,对带动养殖 和屠宰业的发展、提高我国食品品质、治理屠宰场环境污染、推动食品工业的 健康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本专利技术突破了制约其利用的色价和溶解性及稳定性等的关键技术,使之 能在技术上达到创新可控,通过本专利技术得出的产品稳定性高且色泽鲜艳,应用 在生产上切实可行。血制红色素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品当中。如应用在肉灌 制品中替代工艺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发色,应用于饮料替代其他非天然红色素, 应用于药品替代胭脂红等。另外,血制红色素本身也是一种补铁剂,可以说血 制红色素是一种保健添加剂,添加到食品和药品中后,既可以起到增色的美感 作用又补充了亚离子铁和蛋白, 一举多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血 制红色素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在餐饮业和葡萄酒当中也将得到充分的利用,前 景非常广阔。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h,其组成包括取新鲜猪血,所述的 新鲜猪血按工艺流程经过低温氮碳复合发色、离心分离、盐水洗涤、低渗冷冻 破壁、分离细胞膜、收集血红蛋白、调整PH、 二次发色、临界固色、乳化、复 合酶解、喷雾干燥,制得血制红色素粉。所述的,所述的低温氮碳复合发色是 按重量份数比将所述的新鲜猪血100份在常温下通入一氧化碳0.1份后,加入 0.3份的亚硝酸钠及0.5份的抗坏血酸,在4'C条件下避光发色20小时。所述的,所述的离心分离、盐水洗涤 是将以上反应的猪血以3000转/分的转速离心15分钟,弃上清,再加入等体积 的生理盐水洗涤后在-20。C条件下冷冻12小时。所述的,所述的低渗冷冻破壁、分离 细胞膜、调整PH、 二次发色的过程是将冷冻的反应液在室温下缓溶后,再以 5000转/分的转速离心10分钟后去细胞膜,然后以O.lm乳酸调PH至5.7后, 添加0.1份的亚硝酸钠在40'C条件下二次发色3小时。所述的,所述的临界固色、乳化、复 合酶解、喷雾干燥的过程是将发色后的混合液加入蔗糖0.4份,在65'C条件下 反应30分钟,用胶体磨进行均质乳化后用0.1N氢氧化钠调pH至7.5后加入胃 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各5000y/g,在45。C条件下反应6小时后,降温至25'C,在 进口温度170'C,出口温度65 75'C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制得血制红色 素粉。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血制红色素能达到以下质量指标1. 感官指标a色泽:呈均匀的鲜红色粉末状; b粒度《60目;c气味:具有自然的血红蛋白香气味、无异味和霉变味。2. 质量指标a水分《7%; b溶解性》99%; c色价> 60;色品指数3*值》30、 K值》14.5; 亚硝酸盐含量《0. 2ppm; 密封避光常温下保存在180天以上。 3.卫生指标 a杂菌总数:《2000个/克; b大肠菌群《40个/100克; c致病菌:无检出; d铅《lmg/kg; e砷《2- 5mg/kg0权利要求1. 一种,其组成包括取新鲜猪血,其特征是所述的新鲜猪血按工艺流程经过低温氮碳复合发色、离心分离、盐水洗涤、低渗冷冻破壁、分离细胞膜、收集血红蛋白、调整PH、二次发色、临界固色、乳化、复合酶解、喷雾干燥,制得血制红色素粉。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 所述的低温氮碳复合发色是按重量份数比将所述的新鲜猪血100份在常温下通 入一氧化碳0.1份后,加入0.3份的亚硝酸钠及0.5份的抗坏血酸,在4"C条件 下避光发色20小时。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 征是所述的离心分离、盐水洗涤是将以上反应的猪血以3000转/分的转速离心 15分钟,弃上清,再加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洗涤后在-2(TC条件下冷冻12小时。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 征是所述的低渗冷冻破壁、分离细胞膜、调整PH、 二次发色的过程是将冷冻 的反应液在室温下缓溶后,再以5000转/分的转速离心10分钟后去细胞膜,然 后以O.lm乳酸调PH至5.7后,添加0.1份的亚硝酸钠在4(TC条件下二次发色 3小时。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是 所述的低渗冷冻破壁、分离细胞膜、调整PH、 二次发色的过程是将冷冻的反应 液在室温下缓溶后,再以5000转/分的转速离心10分钟后去细胞膜,然后以O.lm 乳酸调PH至5.7后,添加0.1份的亚硝酸钠在40'C条件下二次发色3小时。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 其特征是所述的临界固色、乳化、复合酶解、喷雾干燥的过程是将发色后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畜禽血液生产血制红色素的方法,其组成包括:取新鲜猪血,其特征是:所述的新鲜猪血按工艺流程经过低温氮碳复合发色、离心分离、盐水洗涤、低渗冷冻破壁、分离细胞膜、收集血红蛋白、调整PH、二次发色、临界固色、乳化、复合酶解、喷雾干燥,制得血制红色素粉。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德权祝妍孙红书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