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氧化白藜芦醇或氧化白藜芦醇联合抗生素在制备抗真菌感染产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1538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氧化白藜芦醇或氧化白藜芦醇联合抗生素在制备抗真菌感染产品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氧化白藜芦醇成分天然、安全性好,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其中,当氧化白藜芦醇与抗生素硝酸益康唑联合作用于两种菌时,相同使用浓度下,对两种菌的抑菌效果均优于单独两种物质,因此,以天然的氧化白藜芦醇取代部分硝酸益康唑用于抑制真菌,可减少抗生素硝酸益康唑的使用量,有利于新型、高效、天然的抗真菌感染药物的研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氧化白藜芦醇或氧化白藜芦醇联合抗生素在制备抗真菌感染产品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氧化白藜芦醇或氧化白藜芦醇联合硝酸益康唑在制备抗真菌感染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卫生防病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真菌是细菌的一种,能引起动植物和人的各种疾病。不同真菌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致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致病性真菌感染:由外源性真菌引起,如皮肤癣病菌;(2)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由内源性真菌引起,如白色念珠菌等;(3)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吸入或食入菌丝或孢子引起荨麻疹、哮喘等;(4)真菌性中毒症:食用含真菌毒素的霉变粮食所致;(5)真菌毒素:与肿瘤发生有关。人类感染的真菌主要来自外界环境,并通过接触、吸入或食入而感染。少数致病真菌可直接致病,但多数真菌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致病,后者称为条件致病菌。其中,皮肤癣菌中的红色毛癣菌通过接触传染,感染指(趾)甲形成足癣,还可以感染而引起头癣、体癣、股癣、手癣等。而足癣,俗称脚气,具有传染性,其难以治愈、容易交叉传染,不及时治疗,久而久之会引发灰指甲的形成,同时抓挠后极易引发身体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用于临床的抗真菌药皆因不能渗透角质而对治疗灰指(趾)甲无效。从前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拔除指(趾)甲,多人畏其疼痛而为难,成为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心头之烦恼。目前,用于治疗灰指甲的方法有口服药和外用药两大类。口服药主要是抗真菌药物类,如斯皮仁诺(别名:伊曲康唑、依康唑、伊康唑、依他康唑),但口服药往往会给人体带来较大的伤害;久而久之,容易引起指(趾)甲对红色毛癣菌的耐药性等很多副作用,且安全性也不断受到质疑。外用药物,如硝酸咪康唑、复方苯甲酸软膏等西药类,通过涂抹患处,杀灭真菌治疗,但是此类药物往往具有很大的刺激性,使用时还可能会带来灼烧感和刺痛感,严重时难以忍受,且复发率较高。同样,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性真菌,常寄生于人的皮肤、口腔、阴道和肠道粘膜处。随着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的病人日益增多,其感染率不断增加。其可侵犯人体许多部位,如皮肤皱褶处(腑窝、腹股沟,乳房下,肛门周围及甲沟,指间),引起皮肤潮红、潮湿、发亮,有时病变周围有小水泡等症状,同时还会引起鹅口疮、口角炎、阴道炎、浅表溃疡、肺炎、肠胃炎、心内膜炎、脑膜炎、脑炎等,偶尔也可发生败血症。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大量应用,介入手术的普及,恶性肿瘤、艾滋病等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等因素,使得念珠菌感染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唑类药物是临床治疗和预防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唑类药物的大量应用,在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同时又使白色念珠菌的耐药性提高。因此,开发研究一种新型、高效、天然的抗真菌感染产品是目前所急需的,也是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1)提供氧化白藜芦醇在制备抗真菌感染产品中的应用;(2)氧化白藜芦醇联合抗生素在制备抗真菌感染产品中的应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1、氧化白藜芦醇在制备抗真菌感染产品中的应用。进一步,所述真菌为红色毛癣菌或白色念珠菌。进一步,所述氧化白藜芦醇的制备方法为:(1)取桑枝烘干粉碎后过100目筛,获得桑枝粉末;(2)将步骤(1)中制得的桑枝粉末加入无水乙醇或甲醇中,经提取获得提取液,将所述提取液浓缩至浸膏,即得桑枝提取物;将所述桑枝提取物溶于水中,获得桑枝提取物水溶液,将所述桑枝提取物水溶液经石油醚萃取后再加入乙酸乙酯、氯仿或丙酮中,再次萃取获得萃取液,将所述萃取液浓缩至浸膏,即得桑枝的乙酸乙酯、氯仿或丙酮的萃取物;(3)利用聚酰胺柱色谱,依次以体积分数为30%、60%、80%的乙醇溶液对步骤(2)中制得的乙酸乙酯、氯仿或丙酮的萃取物进行洗脱,收集80%的乙醇溶液洗脱液,再利用硅胶柱色谱,以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液对所述80%的乙醇溶液洗脱液进行洗脱,收集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液洗脱液,对所述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液洗脱液进行浓缩,获得浓缩液,向所述浓缩液加入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混匀至氧化白藜芦醇晶体析出,制得氧化白藜芦醇。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桑枝粉末与无水乙醇或甲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mg:20mL。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桑枝提取物水溶液与石油醚的体积比为1:1;经石油醚萃取后的桑枝提取物水溶液与所述乙酸乙酯、氯仿或丙酮的体积比为1:1。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提取具体为在350W下微波提取三次,每次30min。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聚酰胺柱色谱中聚酰胺颗粒大小为80-100目。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氯仿和甲醇的体积比为14:1。2、氧化白藜芦醇联合抗生素在制备抗真菌感染产品中的应用。进一步,所述抗生素为硝酸益康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氧化白藜芦醇及氧化白藜芦醇联合抗生素在抗真菌感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氧化白藜芦醇成分天然、安全性好,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对两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5mg/mL和1mg/mL。当氧化白藜芦醇与抗生素硝酸益康唑联合运用时,相同使用浓度下,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均优于单独使用两种物质,其中,硝酸益康唑单独作用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时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μg/mL和1mg/mL,当两者联合作用于红色毛癣菌时,氧化白藜芦醇浓度为0.250mg/mL、硝酸益康唑浓度为0.500μg/mL,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率可到99.38%;当两者联合作用于白色念珠菌时,氧化白藜芦醇浓度为0.250mg/mL、硝酸益康唑浓度为0.25mg/mL,可见,以天然的氧化白藜芦醇取代部分硝酸益康唑用于抑制真菌,可减少硝酸益康唑的使用量,有利于新型、高效、天然的抗真菌感染药物的研发。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实施例2中不同浓度的氧化白藜芦醇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率图;图2为实施例5中不同浓度的氧化白藜芦醇对白色念珠菌生长曲线的影响图;图3为实施例6中不同浓度的氧化白藜芦醇对白色念珠菌的时间-杀菌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材料及主要试剂如下:RPM-1640培养基(含L-谷酰胺,不含碳酸氢钠,含pH指示剂),购于上海士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甲基亚砜(DMSO)、MTT、硝酸益康唑(miconazolenitrate,MN),购于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无水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氯仿,均为分析纯,购于重庆川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桑枝(湖桑32号),采自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桑树资源圃;红色毛癣菌,编号为ATCC28188,购买于上海士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白色念珠菌,编号为CMCC(F)98001,购买于中国兽药所。实施例1氧化白藜芦醇的制备(1)取无病虫害桑枝,烘干粉碎后过100目筛,获得桑枝粉末;(2)将步骤(1)中制得的桑枝粉末加入无水乙醇中,在350W下微波提取三次,每次30min,收集每次的提取液并混合,将提取液浓缩至浸膏,即得桑枝提取物,所述桑枝粉末与无水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mg:20mL;将所述桑枝提取物溶于水中,获得桑枝提取物水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氧化白藜芦醇或氧化白藜芦醇联合抗生素在制备抗真菌感染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氧化白藜芦醇在制备抗真菌感染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氧化白藜芦醇在制备抗真菌感染产品中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为红色毛癣菌或白色念珠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白藜芦醇的制备方法为:(1)取桑枝烘干粉碎后过100目筛,获得桑枝粉末;(2)将步骤(1)中制得的桑枝粉末加入无水乙醇或甲醇中,经提取获得提取液,将所述提取液浓缩至浸膏,即得桑枝提取物;将所述桑枝提取物溶于水中,获得桑枝提取物水溶液,将所述桑枝提取物水溶液经石油醚萃取后再加入乙酸乙酯、氯仿或丙酮中,再次萃取获得萃取液,将所述萃取液浓缩至浸膏,即得桑枝的乙酸乙酯、氯仿或丙酮的萃取物;(3)利用聚酰胺柱色谱,依次以体积分数为30%、60%、80%的乙醇溶液对步骤(2)中制得的乙酸乙酯、氯仿或丙酮的萃取物进行洗脱,收集80%的乙醇溶液洗脱液,再利用硅胶柱色谱,以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液对所述80%的乙醇溶液洗脱液进行洗脱,收集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液洗脱液,对所述氯仿和甲醇的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逯海朋贾亚楠喻艳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