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冷芯盒树脂高温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123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冷芯盒树脂高温性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卤代脂肪族环氧化物对聚苄基醚酚醛树脂进行改性,在聚苄基醚酚醛树脂末端接技环氧基团,提高与聚异氰酸酯树脂固化后的交联度,同时添加磷酸酯类的增塑剂,来达到提高型芯高温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用于铸造领域的冷芯盒树脂高温性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三乙胺法冷芯盒树脂由三部分组成组份I聚苄基醚酚醛树脂、组份II聚异氰酸酯树脂、组份III(催化剂)三乙胺。自1968年诞生以来,由于该工艺具有众多的优点如无需加热、硬化速度快、铸件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较好、生产效率高等,受到了国内外铸造行业的欢迎,特别是在大批量生产的汽车、拖拉机、内燃机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在精确成形铸造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树脂也暴露出不少严重缺陷用这种树脂生产的型芯高温性能差,易于热变形,很难满足精确成形铸造技术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通过对聚苄基醚酚醛树脂进行改性,提高与聚异氰酸酯树脂固化后的交联度;以及添加高温性能好的磷酸酯类增塑剂,达到提高型芯高温性能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方法中涉及的冷芯盒树脂包括组份I和组份II,所述方法中组份I为改性聚苄基醚酚醛树脂,其成分及配比(重量比)为聚苄基醚酚醛树脂55-85%,烷烃溶剂10-35%,卤代脂肪族环氧化物2-10%,碱性化合物溶液0.05-5%;其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苄基醚酚醛树脂和烷烃溶剂混合后,加入碱性化合物溶液;(2)温度控制到55-65℃;(3)滴加卤代脂肪族环氧化物;(4)滴加完后,以55-65℃保温30分钟;所述方法中还要添加磷酸酯类增塑剂,其可添加在组份I中,也可添加在组份II中,添加的比例分别为组份I中5-20%,组份II中2-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方法中涉及的冷芯盒树脂包括组份I和组份II,所述方法中组份I为改性聚苄基醚酚醛树脂,其成分及配比(重量比)为聚苄基醚酚醛树脂55-85%,烷烃溶剂10-35%,卤代脂肪族环氧化物2-10%,碱性化合物溶液0.05-5%;其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苄基醚酚醛树脂和烷烃溶剂混合后,加入碱性化合物溶液;(2)温度控制到55-65℃;(3)滴加卤代脂肪族环氧化物;(4)滴加完后,以55-65℃保温30分钟;所述组份I中烷烃溶剂是指沸点在120-250℃之内的烷烃溶剂;所述组份I中卤代脂肪族环氧化物包括环氧氯丙烷、4-氯-1,2-环氧丁烷、5-氯-1,2-环氧戊烷等;所述卤代脂肪族环氧化物以滴加方式加入;所述组份I中碱性化合物溶液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锂溶液等;所述方法中还要添加磷酸酯类增塑剂,其可添加在组份I中,也可添加在组份II中,添加的比例分别为组份I中5-20%,组份II中2-10%;所述磷酸酯类增塑剂包括异丙苯基磷酸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异丙苯酯、磷酸三丁酯等;所述组份II可为聚异氰酸酯树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聚苄基醚酚醛树脂进行改性,在聚苄基醚酚醛树脂末端接技环氧基团,提高与聚异氰酸酯树脂固化后的交联度。2.本专利技术添加高温性能好的磷酸酯类增塑剂,提高了型芯的高温性能,使之不易变形,满足精确成形铸造技术的要求。具体实施例方式,方法中涉及的冷芯盒树脂包括组份I和组份II;该方法中组份I为改性聚苄基醚酚醛树脂,其成分及配比(重量比)为聚苄基醚酚醛树脂55-85%,烷烃溶剂10-35%,卤代脂肪族环氧化物2-10%,碱性化合物溶液0.05-5%;其中,烷烃溶剂是指沸点在120-250℃之内的烷烃溶剂;卤代脂肪族环氧化物包括环氧氯丙烷、4-氯-1,2-环氧丁烷、5-氯-1,2-环氧戊烷等,且其以滴加方式加入;碱性化合物溶液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锂溶液等。聚苄基醚酚醛树脂改性是在部分羟甲基上接枝带醚键的环氧基团来实现的,由在碱性条件下(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锂溶液等)卤代脂肪族环氧化物与聚苄基醚酚醛树脂中的羟甲基发生反应而制得,其中环氧基团处于分子链的末端。组份I的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苄基醚酚醛树脂和烷烃溶剂混合后,加入碱性化合物溶液;(2)温度控制到55-65℃;(3)滴加卤代脂肪族环氧化物;(4)滴加完后,以55-65℃保温30分钟。组份II可为聚异氰酸酯树脂,其成分及配比(重量比)为聚异氰酸酯为80-95%;亚胺基类化合物为1-10%;亚硫酸氢盐类化合物为2-10%;有机酸金属盐隔断剂为0.2-5%。该方法中还需添加磷酸酯类增塑剂,其可添加在组份I中,也可添加在组份II中,添加的比例分别为组份I中5-20%,组份II中2-10%;其成分包括异丙苯基磷酸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异丙苯酯、磷酸三丁酯等。实施例1组份I取聚苄基醚酚醛树脂500公斤,该聚苄基醚酚醛树脂是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39153.2的专利技术中所述的I组份经过生产工艺(1)~(9)步骤所得,加120kg烷烃溶剂,降温至60℃,加50%氢氧化钠溶液600克,滴加环氧氯丙烷20kg,温度保持在55~65℃,滴加完,55~65℃保温30分钟。加环氧菜油丁酯170公斤、异丙苯基磷酸酯90公斤、KH-560硅烷10公斤,得到改性聚苄基醚酚醛树脂溶液。组份II投PAPI800公斤、烷烃溶剂150kg、异丙苯基磷酸酯50公斤,搅拌1小时,得到聚异氰酸酯树脂溶液。将上述合成的组份I和组份II树脂溶液按以下配比(重量比)配成树脂砂混和料,大林标准砂(50~100目)100%,组份I1%(占砂重量),组份II1%(占砂重量)。其中先加组份I混1分钟,再加组份II混2分钟,然后将该树脂砂混和料制成测定高温性能标准试块(φ30×50),结果为高温热变形0.80‰。实施例2组份I取聚苄基醚酚醛树脂500公斤,该聚苄基醚酚醛树脂是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39153.2的专利技术中所述的I组份经过生产工艺(1)~(9)步骤所得,加122kg烷烃溶剂,降温至60℃,加50%氢氧化钠溶液600克,滴加环氧氯丙烷30kg,温度保持在55~65℃,滴加完,55~65℃保温30分钟。加环氧菜油丁酯173公斤、异丙苯基磷酸酯92公斤、KH-560硅烷10.2公斤,得到改性聚苄基醚酚醛树脂溶液。组份II投PAPI800公斤、烷烃溶剂150kg、异丙苯基磷酸酯50公斤,搅拌1小时,得到聚异氰酸酯树脂溶液。将上述合成的组份I和组份II树脂溶液按以下配比(重量比)配成树脂砂混和料,大林标准砂(50~100目)100%,组份I1%(占砂重量),组份II1%(占砂重量)。其中先加组份I混1分钟,再加组份II混2分钟,然后将该树脂砂混和料制成测定高温性能标准试块(φ30×50),结果为高温热变形0.78‰。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中涉及的冷芯盒树脂包括组份I和组份II,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组份I为改性聚苄基醚酚醛树脂,其成分及配比(重量比)为聚苄基醚酚醛树脂55-85%,烷烃溶剂10-35%,卤代脂肪族环氧化物2-10%,碱性化合物溶液0.05-5%;其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苄基醚酚醛树脂和烷烃溶剂混合后,加入碱性化合物溶液;(2)温度控制到55-65℃;(3)滴加卤代脂肪族环氧化物;(4)滴加完后,以55-65℃保温30分钟;所述方法中还要添加磷酸酯类增塑剂,其可添加在组份I中,也可添加在组份II中,添加的比例分别为组份I中5-20%,组份II中2-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冷芯盒树脂高温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份II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冷芯盒树脂高温性能的方法,所述方法中涉及的冷芯盒树脂包括组份Ⅰ和组份Ⅱ,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组份Ⅰ为改性聚苄基醚酚醛树脂,其成分及配比(重量比)为:聚苄基醚酚醛树脂55-85%,烷烃溶剂10-35%,卤代脂肪族环氧化物2- 10%,碱性化合物溶液0.05-5%;其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苄基醚酚醛树脂和烷烃溶剂混合后,加入碱性化合物溶液;(2)温度控制到55-65℃;(3)滴加卤代脂肪族环氧化物;(4)滴加完后,以55- 65℃保温30分钟;所述方法中还要添加磷酸酯类增塑剂,其可添加在组份Ⅰ中,也可添加在组份Ⅱ中,添加的比例分别为:组份Ⅰ中5-20%,组份Ⅱ中2-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兴业铸造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