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0640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7 00:34
车窗调节器(100)具备:托板(2),其保持窗玻璃(90);转筒(31),其通过产生驱动力的马达(30)的工作被驱动而旋转;线缆(5),其一端连结到托板(2),另一端连结到转筒(31);线缆尾端(61),其固定在线缆(5)的端部;以及滑动衬套(71),其作为收纳线缆尾端(61)的收纳部件,由合成树脂制成,在滑动衬套(71)形成有收纳线缆尾端(61)的收纳孔(712),线缆尾端(61)是被从收纳孔(712)的第1侧壁(714)突出的突出部(718)按压而被收纳的。

window regulator

The window regulator (100) includes: (2), the board of window glass (90); drum (31), by generating a driving force of a motor (30) of the work which is driven to rotate; the cable (5),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 plate (2),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drum (31); cable end (61), which is fixed on the cable (5) end; and a sliding bush (71), as the cable end (61) of the storage container, made of synthetic resin, the sliding bushing (71) is formed to receive cable end (61) of the receiving hole (712), cable end (61) is from the receiving hole (712) of the first side wall (714) extending parts (718) being held the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窗调节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窗调节器。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车门,已使用通过马达的驱动力使窗玻璃升降的车窗调节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窗调节器具备:导轨,其沿着窗玻璃(车窗玻璃)的移动方向配置;托板(滑块底座),其由导轨引导,保持窗玻璃;转筒,其由马达的驱动力驱动而旋转;线缆,其一端连结到托板,另一端连结到转筒;线缆尾端,其固定到线缆的托板侧的端部;以及筒状的滑动衬套,其将线缆尾端卡定。在滑动衬套形成有用于收纳线缆尾端的收纳孔和供线缆插通的插通孔,上述收纳孔和上述插通孔在轴向连通。滑动衬套与弹簧一起配置在设置于托板的箱型的尾端支撑件内,配置成能随着该弹簧的伸缩运动在尾端支撑件内的内面滑动。另外,在尾端支撑件形成有用于将插通于滑动衬套的线缆向尾端支撑件的外部导出的导出槽,从该导出槽导出的线缆连结到转筒侧。另外,滑动衬套始终被弹簧的作用力向靠近尾端支撑件内的中心部的方向施力,通过该作用力对线缆施加张力。当驱动转筒旋转而拉拽线缆时,卡定有线缆尾端的滑动衬套会在尾端支撑件内向线缆的拉拽方向滑动而与尾端支撑件内的内面抵接。由此,线缆的拉拽力通过滑动衬套传递到尾端支撑件,托板向线缆的拉拽方向移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平9-1506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组装车窗调节器时,将线缆尾端插入到滑动衬套的收纳孔之际,线缆尚未被施加张力,因此,一度插入到滑动衬套的收纳孔的线缆尾端有时会从滑动衬套脱离,这是组装时作业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性提高的车窗调节器。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窗调节器设置于车辆的车门,使上述车门的窗玻璃升降,具备:托板,其保持上述窗玻璃;转筒,其通过产生驱动力的马达的工作被驱动而旋转;线缆,其一端连结到上述托板,另一端连结到上述转筒;线缆尾端,其固定在上述线缆的上述一端侧的端部;以及收纳部件,其由合成树脂制成,收纳上述线缆尾端,并且配置成能通过施力部件的伸缩运动在设置于上述托板内的凹槽进退移动,上述施力部件向对上述线缆施加张力的方向产生作用力,在上述收纳部件形成有被底壁和侧壁包围的收纳孔,上述底壁形成有供上述线缆插通的插通孔,上述侧壁是从上述底壁的外缘延伸形成的,上述线缆尾端被从上述侧壁突出的突出部按压而收纳于上述收纳孔。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组装性提高的车窗调节器。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窗调节器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车窗调节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托板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滑动衬套、线缆尾端和螺旋弹簧的分解立体图。图5A是示出组装有线缆尾端的状态的滑动衬套的俯视图。图5B是示出组装有线缆尾端的状态的滑动衬套的主视图。图6A是示意性地示出在线缆尾端的压紧处理中压紧前的状态的截面图。图6B是示意性地示出在线缆尾端的压紧处理中压紧后的状态的截面图。图7A是示出滑动衬套的俯视图。图7B是示出滑动衬套的主视图。图8是沿着图7B的A-A线的截面图。图9是沿着图7B的B-B线的截面图。图10A是示出将线缆尾端组装到滑动衬套的一个工序的截面图。图10B是示出将线缆尾端组装到滑动衬套的另一工序的截面图。图10C是示出将线缆尾端组装到滑动衬套的另一工序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参照图1~10C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窗调节器的构成和动作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窗调节器的俯视图。在图1中,用虚线(双点划线)示出窗玻璃。图2是示出车窗调节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托板以及配置于托板的滑动衬套和螺旋弹簧的俯视图。该车窗调节器100设置于车辆的车门,使车门的窗玻璃90升降。窗玻璃90由玻璃引导件(未图示)引导,在上下方向移动。车窗调节器100具备:导轨1,其沿着窗玻璃90的移动方向配置;托板2,其由导轨1引导,保持窗玻璃90;转筒31,其通过产生驱动力的马达30的工作被驱动而旋转;线缆5,其一端连结到托板2,另一端连结到转筒31;以及壳体4,其保持马达30和转筒31。线缆5具有:上升用线缆5a,其一端连结到托板2,另一端通过配置于导轨1的上端的带轮11连结到转筒31;以及下降用线缆5b,其一端连结到托板2,另一端通过配置于导轨1的下端的线缆引导件12连结到转筒31。带轮11配置成能以支轴110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线缆引导件12包括树脂,通过滑动来引导线缆5。此外,也可以在导轨1的上端使用线缆引导件12,还可以在导轨1的下端使用带轮11。导轨1是长条的金属制部件,沿着其长边方向弯曲为弓状。另外,导轨1通过分别设置于比其长边方向的中央部靠上端侧和下端侧的支架13、14装配到车门面板(未图示)。托板2是形成为板状的树脂部件,在其中央部附近形成有与上升用线缆5a和下降用线缆5b的端部分别卡定的凹槽20。另外,在托板2的左右方向的右端部和左端部分别形成有连接窗玻璃90的玻璃连接部21、22。转筒31是圆筒状的部件,在其外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槽31a。另外,转筒31保持于配置在导轨1的长边方向的中间附近的壳体4。壳体4包括:转筒壳体41,其收纳转筒31;以及齿轮壳体42,其收纳使马达30的旋转减速的减速器(未图示)。转筒壳体41与齿轮壳体42通过多个螺栓91彼此紧固。如图3所示,在托板2的凹槽20配置有上升用滑动衬套71和作为对上升用滑动衬套71进行施力的施力部件的上升用螺旋弹簧81。同样,在托板2的凹槽20配置有下降用滑动衬套72和作为对下降用滑动衬套72进行施力的施力部件的下降用螺旋弹簧82。凹槽20的内面包括:底面20a,其在中央部形成有贯通托板2的厚度方向的贯通孔2a;第1抵接面20b,其与上升用螺旋弹簧81抵接;第2抵接面20c,其与下降用螺旋弹簧82抵接;以及第1滑动接触面20d和第2滑动接触面20e,其与上升用滑动衬套71和下降用滑动衬套72滑动接触,彼此相对。当转筒31被驱动而旋转时,带轮11与托板2之间的上升用线缆5a的长度以及线缆引导件12与托板2之间的下降用线缆5b的长度会变化。即,当将托板2下降时的转筒31的旋转方向设为正向(图1中为顺时针方向),将托板2上升时的转筒31的旋转方向设为反向(图1中为逆时针方向)时,通过使转筒31正向旋转,带轮11与托板2之间的上升用线缆5a的长度变长,并且线缆引导件12与托板2之间的下降用线缆5b的长度变短。另外,通过使转筒31反向旋转,带轮11与托板2之间的上升用线缆5a的长度变短,并且线缆引导件12与托板2之间的下降用线缆5b的长度变长。托板2与该长度的变化相应地相对于导轨1在上下方向移动。接着,参照图4~10C对上升用线缆尾端61、上升用滑动衬套71和上升用螺旋弹簧81的构成进行说明。此外,上升用线缆尾端61(以下,称为线缆尾端61)、上升用滑动衬套71(以下,称为滑动衬套71)及上升用螺旋弹簧81(以下,称为螺旋弹簧81)与下降用线缆尾端62(未图示)、下降用滑动衬套72及下降用螺旋弹簧82除了在车窗调节器100中的配置方向不同以外,构成是相同的,因此省略对于下降用线缆尾端62、下降用滑动衬套72及下降用螺旋弹簧82的说明。图4是示出滑动衬套71、线缆尾端61及螺旋弹簧81的分解立体图。图5A是示出组装有线缆尾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窗调节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窗调节器,设置于车辆的车门,使上述车门的窗玻璃升降,其特征在于,具备:托板,其保持上述窗玻璃;转筒,其通过产生驱动力的马达的工作被驱动而旋转;线缆,其一端连结到上述托板,另一端连结到上述转筒;线缆尾端,其固定在上述线缆的上述一端侧的端部;以及收纳部件,其由合成树脂制成,收纳上述线缆尾端,并且配置成能通过施力部件的伸缩运动在设置于上述托板的凹槽内进退移动,上述施力部件向对上述线缆施加张力的方向产生作用力,在上述收纳部件形成有被基部和侧壁包围的收纳孔,上述基部形成有供上述线缆插通的插通孔,上述侧壁是从上述基部的外缘延伸形成的,上述线缆尾端被从上述侧壁突出的突出部按压而收纳于上述收纳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15 JP 2015-0059441.一种车窗调节器,设置于车辆的车门,使上述车门的窗玻璃升降,其特征在于,具备:托板,其保持上述窗玻璃;转筒,其通过产生驱动力的马达的工作被驱动而旋转;线缆,其一端连结到上述托板,另一端连结到上述转筒;线缆尾端,其固定在上述线缆的上述一端侧的端部;以及收纳部件,其由合成树脂制成,收纳上述线缆尾端,并且配置成能通过施力部件的伸缩运动在设置于上述托板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池由夏山崎雄亮下村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城南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