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成型品、以及该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列技术

技术编号:16304056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22:27
一种用于制造冲压成型品的方法,该冲压成型品具备一对平坦部和将该一对平坦部相连的弯曲部,且弯曲部的弯曲半径是R2(mm),一对平坦部所成的内角是θ2(°),该用于制造冲压成型品的方法包括准备工序、第1成型工序、以及第2成型工序。在准备工序中,准备抗拉强度是590MPa以上的金属板。在第1成型工序中,成型具备弯曲半径是R1(mm)且内角是θ1(°)的弯曲部的中间成型品(36)。在第2成型工序中,将中间成型品(36)的弯曲部(36c)的部分成型成冲压成型品的弯曲部。弯曲半径R1、内角θ1、弯曲半径R2和内角θ2满足式(1)~(3)的条件。1.05<A1/A2…(1)1.0<R1/R2…(2)A1/A2<6.0/(R1/R2)…(3)。在上述的式中,A1(°)是中间成型品(36)的内角θ1的补角,A2(°)是冲压成型品的内角θ2的补角。

Stamping molded articl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mping molding, stamping molding products have on the flat part and the flat part of a connecting bend, bend radius and bend angle is R2 (mm), a pair of flat part of the 2 theta (DEG),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mping molding process, including the preparation of first and second,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forming process. I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prepare tensile strength is more than 590MPa of the metal plate. In first in the forming process, forming with the bending radius is R1 (mm) is 1 and the internal angle theta (DEG) intermediate molding curved part (36). In the second molding process, a portion of the bent portion (36C) of the intermediate forming product (36) is formed into a bent portion of the stamping molded article. The bending radius R1, angle theta 1, bending radius R2 and angle theta 2 satisfy (1) ~ (3) conditions. 1.05 < A1/A2... (1) 1 < R1/R2... (2) A1/A2 < 6.0/ (R1/R2)... (3). In the above formula, A1 (DEG) is an intermediate molded article (36) the angle theta 1 Bulu, A2 (DEG) is the angle theta 2 supplementary stamping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冲压成型品、以及该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列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除了汽车以外的各种车辆、通用机械、船舶等所使用的冲压成型品,尤其是涉及具有弯曲部的冲压成型品、以及用于制造该冲压成型品的方法和设备列。
技术介绍
具有弯曲部的冲压成型品用于例如汽车车身的骨架构件(例:横梁、侧梁、侧边梁、支柱等)、和汽车的各种零部件(例:车门防撞梁、前束控制连杆、悬挂臂等)。该冲压成型品是对作为原材料的钢板实施基于冲压的弯曲加工而获得的。近年来,为了保护地球环境,谋求燃油效率的提高,还谋求碰撞时的安全性的提高。因此,对冲压成型品而言,正在推进采用了高强度钢板的薄壁化。不过,原材料的高强度化和其加工性(特别是弯曲性)存在相悖的关系。图1A和图1B是表示以往的通常的弯曲加工方法的概要的剖视图。在这些图中,图1A表示弯曲加工的状况,图1B表示经由图1A所示的弯曲加工制造成的冲压成型品2。在以往的弯曲加工方法中,冲压成型品2的弯曲部5的成型通过一个工序的冲压加工来进行。具体而言,如图1A所示,使用冲头3和冲模4来对钢板1实施弯曲加工。由此,如图1B所示,成型具有弯曲部5的冲压成型品2。一般而言,钢板1的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冲压成型品、以及该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成型品,其由抗拉强度是590MPa以上的金属板形成,具备:一对平坦部;以及弯曲部,其将所述一对平坦部相连,其中,在截面中,板厚随着远离所述弯曲部的顶部附近而增加,而且,板厚随着远离所述弯曲部的端附近而先减少再增加,而且,板厚自远离所述弯曲部的端的位置的距离是本来的板厚的1.5倍的位置起成为本来的板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26 JP 2015-0122691.一种冲压成型品,其由抗拉强度是590MPa以上的金属板形成,具备:一对平坦部;以及弯曲部,其将所述一对平坦部相连,其中,在截面中,板厚随着远离所述弯曲部的顶部附近而增加,而且,板厚随着远离所述弯曲部的端附近而先减少再增加,而且,板厚自远离所述弯曲部的端的位置的距离是本来的板厚的1.5倍的位置起成为本来的板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成型品,其中,在从所述弯曲部的端的位置到距所述弯曲部的端的位置的距离是本来的板厚的1.5倍的位置为止的板厚的平均值t2与所述弯曲部的所述顶部处的板厚t1之比(t2/t1)小于1.0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压成型品,其中,该冲压成型品具备:顶板部;两个纵壁部;以及棱线部,其将所述顶板部和各所述纵壁部相连,所述顶板部和所述纵壁部构成所述平坦部,并且,所述棱线部构成所述弯曲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压成型品,其中,该冲压成型品具备:顶板部;两个纵壁部;上侧棱线部,其将所述顶板部和各所述纵壁部相连;两个凸缘部;以及下侧棱线部,其将各所述纵壁部和各所述凸缘部相连,所述顶板部和所述纵壁部构成所述平坦部,并且,所述上侧棱线部构成所述弯曲部、和/或、所述纵壁部和所述凸缘部构成所述平坦部,并且,所述下侧棱线部构成所述弯曲部。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成型品,其中,该冲压成型品由抗拉强度是1180MPa以上的钢板形成。6.一种冲压成型品的制造方法,该冲压成型品具备:一对平坦部;以及弯曲部,其将所述一对平坦部相连,且所述弯曲部的弯曲半径是R2,所述一对平坦部所成的内角是θ2,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原材料准备工序,在该原材料准备工序中,准备抗拉强度是590MPa以上的金属板;第1成型工序,在该第1成型工序中,使用模具来对所述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成型在与所述冲压成型品的所述弯曲部相对应的部分具备弯曲半径是R1且内角是θ1的弯曲部的中间成型品;第2成型工序,在该第2成型工序中,使用模具来对所述中间成型品实施冲压加工,成型在与所述中间成型品的所述弯曲部相对应的部分具备弯曲半径是R2且内角是θ2的弯曲部的所述冲压成型品,所述中间成型品的所述弯曲半径R1和所述内角θ1、以及所述冲压成型品的所述弯曲半径R2和所述内角θ2满足下述的式(1)~(3)的条件,1.05<A1/A2…(1),1.0<R1/R2…(2),A1/A2<6.0/(R1/R2)…(3),在上述的式中,A1是以下述的式(A)表示的、所述中间成型品的所述内角θ1的补角,A2是以下述的式(B)表示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塚研一郎中泽嘉明西村隆一斋藤雅宽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