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及智能停车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996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及智能停车方法。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包括立体车库和控制装置;立体车库包括中空圆柱状库体、输送机构、载车板和多个分层设置在库体上的停车位;停车位包括若干种不同的型号。控制装置包括读取器、存储器、传感器、处理器。输送机构包括立柱、伸缩臂、驱动电机。智能停车方法,设置多种尺寸大小不同的停车位;在停车时,通过传感器先获取待停放车辆的尺寸信息,然后通过处理器与存储器中的停车位的尺寸信息进行比对,分配一个相适应的停车位。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更有效的利用停车空间,使停车位的空间能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地避免停车位中的空间浪费,进一步提升空间利用率。

Intelligent stereo parking system and intelligent park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three-dimensional parking system and an intelligent parking method. Intelligent parking system including stereo garage and control device;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comprises a hollow cylindrical base body, a conveying mechanism, a car carrying board and a plurality of layers arranged on the base body of the parking; parking space consists of several different models. The control device includes a reader, a memory, a sensor, and a processor. The convey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n upright post, an expansion arm and a driving motor. Intelligent parking parking method, different sizes of various sizes set; when parking, to get the size information to be parked vehicles through the sensor, then the size information processor and memory in the parking spaces for comparison, assign a adapt to the parking lot. By adopting the invention, the parking space can be more effectively utilized, the space of the parking space can be fully utilized, the space waste in the parking space can be effectively avoided, and the space utilization rate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及智能停车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及智能停车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保有量也急剧上升,这就进一步造成了停车难的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地方通过设置立体车库来缓解这一问题。立体车库能有效利用立体空间,从而能在有限面积上停放尽可能多的车辆,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停车难的问题。立体车库包括多个分多层设置的停车位,通过传送机构可将车辆移动至相应的停车位上,以实现取放。但是,传统的立体车库中车位的型号只有一种。而对于需停放的车辆,其型号则千差万别,这就导致其尺寸也各不相同。例如、SUV、商务车的尺寸要远大于小型两厢车的尺寸。然而,为了尽可能停放更多型号的车辆,停车位的尺寸都设计得足够大。这在停放大车时当然非常必要,但是停放小车时,停车位的大部分空间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导致空间的利用率不是很高。申请号为201210433399.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立体停车场,包括塔柱和设置在塔柱上若干层停车单元,每层停车单元包括一空位和若干停车位,相邻的两停车位之间设有推移装置,停车位在第一动力装置驱动下滑动安装于第一轨道上,升降通道内设有与升降装置相连接的第二轨道,第二轨道上设有驱动停车位在第二轨道上滑动的第二动力装置。申请号为201210215932.9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状立体停车系统,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升降泊车装置、位于中心位置外侧且呈环状设置的停车库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停车库中设有若干放射状布置的停车位,所述升降泊车装置连通一个或多个车辆进出通道,所述的升降泊车装置连接至控制系统。以上现有技术均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及智能停车方法,其能避免停车位中的空间浪费,进一步提升空间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包括立体车库和控制装置;所述立体车库包括库体、用于移动车辆的输送机构和多个分层设置在库体上的停车位;所述停车位包括若干种不同的型号,不同型号停车位的尺寸大小不同。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读取器,用于获取停车指令及取车指令;存储器,用于存储每个停车位的尺寸信息、位置信息和停车信息;传感器,用于在收到停车指令后,获取待停放车辆的尺寸信息;处理器,用于将待停放车辆的尺寸信息与停车位的尺寸信息进行匹配处理,获得匹配停车位,处理器还用于根据匹配停车位的位置信息驱动输送机构,以将待停放车辆移动至匹配停车位上;所述处理器与读取器、存储器、传感器和输送机构均相连接。所述立体车库包括入口,传感器设置于立体车库入口处。所述库体为中空圆柱状结构,停车位周向设置在库体内壁上,每层设若干个停车位,每层停车位均呈环状分布。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立柱,沿库体的中心轴线固定设置;伸缩臂,安装于立柱上且能沿立柱上下移动和绕立柱转动;驱动电机,与伸缩臂连接,以驱使伸缩臂移动、转动及伸缩。每个停车位上均设置有用于承载待停放车辆的载车板,载车板可拆卸式安装于停车位上。沿立体车库的底部到顶部的方向上,停车位的尺寸依次减小。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获取取车指令后,根据停车信息查找停放待取车辆的停车位,并驱动输送机构取出待取车辆。所述停车信息及停车指令中包含有与待取车辆一一对应的标识信息。一种智能停车方法,根据不同待停放车辆的尺寸大小,设置多种尺寸大小不同的停车位,并将每个停车位的尺寸信息存储在存储器中;在停车时,通过传感器先获取待停放车辆的尺寸信息,然后通过处理器将待停放车辆的尺寸信息与存储器中的停车位的尺寸信息进行比对,分配一个与待停放车辆的尺寸大小相适应的停车位来进行停车,从而避免停车位中的空间浪费,进一步提升空间利用率。采用上述的智能立体停车系统进行停车。采用本专利技术,能根据不同型号、不同尺寸的车辆自动匹配相适应的停车位,更有效的利用停车空间,停更多的车,使停车位的空间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有效地避免停车位中的空间浪费,进一步提升空间利用率。采用本专利技术,还可减少输送机构在停取车辆时的行程,提升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能立体停车系统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智能立体停车系统中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智能立体停车系统中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立体车库100、控制装置200、停车位110(A为A型停车位、B为B型停车位、C为C型停车位)、载车板111、输送机构120、立柱121、伸缩臂122、库体130、读取器210、存储器220、传感器230、处理器24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如图1至图3所示,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包括立体车库100及控制装置200。立体车库包括库体130、安装在库体中用于移动车辆的输送机构120和多个分层设置在库体上的停车位110。库体、停车位和立柱等可以由混凝土浇筑成型,也可是金属框架结构拼接而成。多个停车位分层设置,从而使立体车库100呈多层结构。根据车辆型号和尺寸大小的不同,多个停车位110分为多种不同的型号,且不同型号的停车位110的尺寸相区别。控制装置200包括读取器210、存储器220、传感器230及处理器240。如图2中所示,停车位110包括A型停车位、B型停车位、C型停车位三种不同型号的停车位。其中,A型停车位的尺寸最大,而C型停车位的尺寸最小。输送机构120包括立柱121、伸缩臂122及驱动电机(图中未示)。立柱121沿圆柱状结构库体的中心轴线固定设置于地面上。伸缩臂由三节或二节臂杆可伸缩式连接而成,在驱动电机带动下能伸长或缩短,伸缩臂可滑动地安装于立柱上,且伸缩臂可操作地相对于立柱转动;驱动电机可安装在立柱上,驱动电机与伸缩臂122传动连接,以驱使伸缩臂滑动、转动及伸缩。输送机构120用于移动车辆。具体的,输送机构既可将车辆移动至指定的停车位实现停放,也能将停放于特定停车位上的车辆取出。当伸缩臂122沿立柱121滑动时,其可达到立体车库100的每一层;而伸缩臂122相对于立柱121转动时,则可达到每一层每个停车位110的位置。伸缩臂122进行伸缩,便可完成车辆的停取。因此,伸缩臂122只需要转动及滑动即可针对每个停车位110进行车辆停取而无需做往复的直线、转弯移动,因此简化了结构,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立体车库的库体呈中空的圆柱状结构,多个停车位依次环绕库体内壁周向设置。以上设置,可使多个停车位的分布更紧凑,空间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而且,中空圆柱状结构的立柱和停车位之间的中空部位可为输送机构120提供移动通道,也即立柱和停车位之间为车辆升降通道。且在该通道内移动时,输送机构120到每个停车位110的距离均较近,从而可减少输送机构120在停取车辆时的行程,提升工作效率。请参阅图3,控制装置200包括读取器210、存储器220、传感器230及处理器240。读取器210用于获取停车指令及取车指令。具体的,读取器210可通过获取用对特定按钮的交互操作、读卡或感测车辆驶入预定区域来实现停车指令的获取。例如,读取器210上连接摄像头,当车辆驶入摄像头的拍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及智能停车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包括立体车库和控制装置;所述立体车库包括库体、用于移动车辆的输送机构和多个分层设置在库体上的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位包括若干种不同的型号,不同型号停车位的尺寸大小不同;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读取器,用于获取停车指令及取车指令;存储器,用于存储每个停车位的尺寸信息、位置信息和停车信息;传感器,用于在收到停车指令后,获取待停放车辆的尺寸信息;处理器,用于将待停放车辆的尺寸信息与停车位的尺寸信息进行匹配处理,获得匹配停车位,处理器还用于根据匹配停车位的位置信息驱动输送机构,以将待停放车辆移动至匹配停车位上;所述处理器与读取器、存储器、传感器和输送机构均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包括立体车库和控制装置;所述立体车库包括库体、用于移动车辆的输送机构和多个分层设置在库体上的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位包括若干种不同的型号,不同型号停车位的尺寸大小不同;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读取器,用于获取停车指令及取车指令;存储器,用于存储每个停车位的尺寸信息、位置信息和停车信息;传感器,用于在收到停车指令后,获取待停放车辆的尺寸信息;处理器,用于将待停放车辆的尺寸信息与停车位的尺寸信息进行匹配处理,获得匹配停车位,处理器还用于根据匹配停车位的位置信息驱动输送机构,以将待停放车辆移动至匹配停车位上;所述处理器与读取器、存储器、传感器和输送机构均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车库包括入口,传感器设置于立体车库入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库体为中空圆柱状结构,停车位周向设置在库体内壁上,每层设若干个停车位,每层停车位均呈环状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立柱,沿库体的中心轴线固定设置;伸缩臂,安装于立柱上且能沿立柱上下移动和绕立柱转动;驱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