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桂秋专利>正文

等离子表面引发烯系单体聚合制备聚合物原位合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971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离子表面引发烯系单体聚合制备聚合物原位合金的方法。将聚合物 粒料进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然后与烯系单体结合,在表面活性物质的引发下,烯系单体 快速的聚合为分子量很高的聚合物,不需要加入引发剂,直接在两相界面引发聚合。并且 在此过程中,聚合物粒料表面能接枝上烯系单体聚合物,得到预聚体系,然后在190-220 ℃的温度下共混密炼将整个体系混合均匀,实现了原位反应与加工过程的结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简 便可靠,所得产物结构、性质稳定,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合金的制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等离子表面引发烯系单体聚合制备聚 合物原位合金的方法。
技术介绍
低温等离子体化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在物理学、化学、电子学、真空技术等学 科交叉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等离子体作为物质存在的第四态早已被人们所 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等离子体技术也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所谓等离子体是指 在特定条件下使气体部分电离而产生的非凝聚体系,是由中性原子或分子、激发态的原子 或分子、自由基、电子或负离子、正离子及辐射光子组成,且整体上表现为近似电中性的 电离气体。等离子表面改性技术也随着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并且有比较广泛的应 用。聚合物、无机非金属、金属材料经过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反应活性都会有所提高, 表现为阻燃、抗油污、亲水等性能的提高,关于等离子体处理后进行表面接枝的文献也有 所报道,不过具体的应用也是局限于单一材料表面性能的改善,并且没有与反应加工过程 结合起来。聚合物共混不但能弥补单一聚合物性能的不足,还能达到一种材料所没有的性能。聚 合物反应加工体系的原位合金化不是简单的聚合物之间的共混,而主要是通过反应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表面引发烯系单体聚合而制备聚合物原位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除去杂质的聚合物粒料置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接通电源,调整功率,在气体介质的流量为20-80毫升/分钟,放电时间为1-2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表面处理; 2)步骤1)得到的物质在大气条件下放置1-5分钟; 3)将步骤2)所得产物与烯系单体混合,在60-200℃的温度下,氩气保护,冷凝回流,反应15分钟到6小时; 4)密炼机中将步骤3)得到的预聚体系在190-220℃的条件下混炼10-15分钟,即得到原位合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桂秋翟锦江盛京李景庆
申请(专利权)人:马桂秋翟锦江盛京李景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