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手调节装置及具有扶手调节装置的工程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961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扶手调节装置及具有扶手调节装置的工程车辆,扶手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本体和扶手总成,还包括:X型架,其顶部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底部具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可前后滑动地连接于扶手总成,第二连接部铰接于扶手总成,第三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下侧,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于固定本体,第四连接部位于第二连接部下侧,并铰接于固定本体;锁止结构,用于锁止或解锁所述第一连接部,该锁止结构设置于扶手总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扶手的高度进行调节,并且锁止过程简单,调节过程方便。

Armrest adjusting device and engineering vehicle with armrest adjus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rmrest adjusting device and an adjusting device for vehicle engineering, an adjust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xed body and a handrail assembly, including: X frame, the top has a first connecting portion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ortion,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third connecting portion and the fourth connecting portion,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and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the armrest assembly,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is hinged on the armrest assembly, the third connecting part is located on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of the lower side, and can slide connected to the fixed body, fourth connecting part positioned on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nd lower side hinged to the fixed body; the locking structure for locking or unlocking the first connection part of the locking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armrest assembly. The invention can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armrest, and the locking process is simple, and the adjustment process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扶手调节装置及具有扶手调节装置的工程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扶手调节装置及具有扶手调节装置的工程车辆。
技术介绍
叉车等工程车辆的驾驶室座椅的右侧和/或左侧一般设置有扶手,该扶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固定的扶手,该扶手的高度依据常人的平均身高来设计,设计不够人性化,很难满足不同使用者舒适度的要求。另一种是高度可调的扶手,其设计较为人性化,能根据使用者的身高灵活调节高度,从而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目前,高度可调的扶手,有的虽然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但不方便调节,经常需要借助扳手等工具,有的则较为复杂,不便于安装,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调节过程简单方便的扶手调节装置及具有扶手调节装置的工程车辆。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扶手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本体和扶手总成,还包括:X型架,其顶部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底部具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可前后滑动地连接于扶手总成,第二连接部铰接于扶手总成,第三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下侧,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于固定本体,第四连接部位于第二连接部下侧,并铰接于固定本体;锁止结构,用于锁止或解锁所述第一连接部,该锁止结构设置于扶手总成。进一步的,还包括可伸缩的助力机构,在锁止结构解锁第一连接部时,通过该助力机构顶推扶手总成,或者,通过该助力机构顶推或拉紧第三连接部。进一步的,所述锁止结构包括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于扶手总成的一排凸齿或至少两排左右方向并列的凸齿,且各凸齿的齿尖朝下,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卡入同排的任一两相邻凸齿的间隔内时,第一连接部处于锁止状态,在第一连接部退出同排的任一两相邻凸齿的间隔时,第一连接部处于解锁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助力机构为气缸,该气缸安装于所述固定本体,该气缸的活塞杆活动连接于所述扶手总成或第二连接部或第三连接部;或者,所述助力机构为气弹簧或弹簧,其一端连接于固定本体或第四连接部,其另一端连接于扶手总成或第二连接部或第三连接部。进一步的,所述扶手总成为一整体结构,其通过转动带动所述锁止结构锁止或解锁所述第一连接部;该扶手总成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滑动导向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扶手总成包括扶手、转动连接于该扶手的锁止架,该锁止架设有所述凸齿,并通过转动带动所述锁止结构锁止或解锁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滑动连接于扶手,且扶手设有第一连接部的滑动导向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铰接于扶手;所述固定本体设有所述第三连接部的滑动导向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锁止架包覆于扶手内侧,且锁止架连接或成型有控制手柄,通过该控制手柄带动锁止架向上或向下转动,所述扶手对应设有供控制手柄伸出并能上下活动的让位孔。进一步的,所述锁止架与扶手或X型架的第二连接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进一步的,所述X型架包括至少两支架,各支架分别由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铰接成X型结构;该至少两支架的第一支杆相互平行,该至少两支架的第二支杆相互平行,且该至少两支架相互独立或在其铰接点处由同一根铰接轴穿接在一起;该至少两支架的第一支杆顶端由一第一活动销穿接在一起,该第一活动销构成所述第一连接部,该至少两支架的第二支杆的底端由一第二活动销穿接在一起,该第二活动销构成所述第三连接部。进一步的,各支架的第一支杆在所述铰接点以上的长度小于该铰接点以下的长度,各支架的第二支杆在所述铰接点以上的长度大于该铰接点以下的长度。进一步的,位于同一排的各凸齿所处的高度从扶手总成前端至后端的方向渐低。一种具有扶手调节装置的工程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扶手调节装置,所述固定本体安装于工程车辆的驾驶室内,或者,所述固定本体为工程车辆的车架。进一步的,所述扶手总成前端安装有操纵杆。进一步的,所述工程车辆为叉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扶手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本体和扶手总成,还设有X型架、锁止结构,通过控制锁止结构解锁X型架的第一连接部,即可使扶手总成相对于固定本体上下移动,对扶手总成的高度进行调节,且锁止过程简单,方便调节。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助力机构,用于代替人力上抬扶手总成,使高度调节更加便捷、省力。3.所述锁止结构包括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于扶手总成的一排凸齿或至少两排左右方向并列的凸齿,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卡入同排的任一两相邻凸齿的间隔内时,第一连接部处于锁止状态,在第一连接部退出同排的任一两相邻凸齿的间隔时,第一连接部处于解锁状态,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只需上抬或下压扶手总成即可。4.所述助力机构优选采用气缸或气弹簧或弹簧,具有成本低,便于组装,控制简单、方便等特点。5.本专利技术在上调扶手总成时,扶手总成跟着向前移动,从而避免使用者的前臂在扶手总成上悬空太多,造成手臂酸痛不适。6.本专利技术的X型架的第一支杆在铰接点以上的长度小于在铰接点以下的长度,第二支杆在铰接点以上的长度大于在铰接点以下的长度,使得扶手的前端低、后端高,符合人机工程学,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7.本专利技术的扶手调节装置的各凸齿所处的高度从扶手总成前端至后端的方向渐低,使得扶手位于最低位置时处于水平或基本水平的状态,并且在该扶手调节装置应用于工程车辆中时,能够防止设置于扶手前端的操纵杆碰到车辆的操作平台。8.本专利技术具有扶手调节装置的工程车辆,在工程车辆中设置调节扶手,能够增加操作人员在操作时的舒适性,在长期的车辆操作过程中,减缓操作人员的疲劳,并且对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起保障作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调节速度快、调整轻便,结构简单、部件较少,因此成本也较低。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扶手调节装置及具有扶手调节装置的工程车辆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扶手前端朝前);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扶手前端朝后);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三(扶手拆下);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扶手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本体10和扶手总成,还包括:X型架30,其顶部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321,其底部具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312,且第一连接部可前后滑动地连接于扶手总成,第二连接部321铰接于扶手总成,第三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下侧,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于固定本体10,第四连接部312位于第二连接部321下侧,并铰接于固定本体10;锁止结构,用于锁止或解锁所述第一连接部,该锁止结构设置于扶手总成。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可伸缩的助力机构,在锁止结构解锁第一连接部时,通过该助力机构顶推扶手总成,或者,通过该助力机构顶推或拉紧第三连接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助力机构具体为气弹簧50,该气弹簧50一端连接于固定本体10,另一端连接于扶手总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X型架30具体包括两支架(当然也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支架),各支架分别由第一支杆31和第二支杆32铰接成X型结构;该两支架的第一支杆31相互平行,该两支架的第二支杆32相互平行,且该两支架在其铰接点(即第一支杆31和第二支杆32的铰接部位)处由同一根铰接轴33穿接在一起;该两支架的第一支杆31顶端由一第一活动销311穿接在一起,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扶手调节装置及具有扶手调节装置的工程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扶手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本体和扶手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X型架,其顶部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底部具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可前后滑动地连接于扶手总成,第二连接部铰接于扶手总成,第三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下侧,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于固定本体,第四连接部位于第二连接部下侧,并铰接于固定本体;锁止结构,用于锁止或解锁所述第一连接部,该锁止结构设置于扶手总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手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本体和扶手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X型架,其顶部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底部具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可前后滑动地连接于扶手总成,第二连接部铰接于扶手总成,第三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下侧,并可前后滑动地连接于固定本体,第四连接部位于第二连接部下侧,并铰接于固定本体;锁止结构,用于锁止或解锁所述第一连接部,该锁止结构设置于扶手总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伸缩的助力机构,在锁止结构解锁第一连接部时,通过该助力机构顶推扶手总成,或者,通过该助力机构顶推或拉紧第三连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扶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包括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于扶手总成的一排凸齿或至少两排左右方向并列的凸齿,且各凸齿的齿尖朝下,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卡入同排的任一两相邻凸齿的间隔内时,第一连接部处于锁止状态,在第一连接部退出同排的任一两相邻凸齿的间隔时,第一连接部处于解锁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机构为气缸,该气缸安装于所述固定本体,该气缸的活塞杆活动连接于所述扶手总成或第二连接部或第三连接部;或者,所述助力机构为气弹簧或弹簧,其一端连接于固定本体或第四连接部,其另一端连接于扶手总成或第二连接部或第三连接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总成为一整体结构,其通过转动带动所述锁止结构锁止或解锁所述第一连接部;该扶手总成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滑动导向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总成包括扶手、转动连接于该扶手的锁止架,该锁止架设有所述凸齿,并通过转动带动所述锁止结构锁止或解锁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斌亚历山大·福兰姆满愉安
申请(专利权)人: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