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120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动力运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动力车。所述动力车包括承载装置、控制装置和动力装置,承载装置包括底盘、固定架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三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一端安装有半齿轮,另一端连接第三调节杆,底盘内安装有滑行轨道,所述第二调节杆两端安装有滑轮,且所述滑轮可在滑行轨道内移动,所述第二调节杆一端活动连接底盘,另一端连接第二调节杆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杆另一端旋转连接固定架,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路控制模块和牵引调节装置,所述牵引调节装置通过电路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运输物品的同时能够对物品进行升降和倾倒,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Power car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wer transportation, and provides a power vehicle. The electric vehicle comprises a bearing device and a control device and a power device, the bearing device comprises a chassis, a fixed frame and adjusting device, the adjust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adjusting rod, a regulating rod and a regulating rod second third, the first adjus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half gear,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adjusting rod third is installed in the chassis, the second sliding track, the adjusting rod is installed at both ends of the pulley, and the pulley can move on the slide track, the second adjustment bar with one end connected with the chassis,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end of the adjusting rod, the other end connected with the adjusting rod second rotating fixed frame, the power device comprises a circuit control module and traction adjusting device of the traction control device through the circuit control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device. Therefore, the utility model can lift and dump the articles while transporting articles, thereby saving manpower and improv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车
本技术涉及动力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车。
技术介绍
塑料大棚用于春季育苗、冬季蔬菜、花卉的栽培,到水稻育苗、以及养殖等方面;建筑工地、草原蒙古包、简易仓库、海上养殖等领域,塑料大棚已成为广大种、养殖户的投资小、见效快的致富之路,大棚骨架制作很方便,特别是无支柱大棚,对棚内使用空间,发挥了最大的使用功能,深受广大种、养殖户的喜爱,由于大棚高度原因,在大棚内运输蔬菜、花卉等物品时需要使用特定的运输工具,平常运输过程中一般是使用平板车进行推送,推送较多物品时,需要多人合作运送,浪费人力物力,且只能水平方向运送,堆放时需要工作人员再手动整理,工作比较吃力。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车,其可以在大棚内运输各类物品,并且可以升降倾倒物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车,所述动力车包括承载装置、控制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底盘、固定架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三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一端安装有半齿轮,另一端连接第三调节杆,所述底盘内安装有滑行轨道,所述第二调节杆两端安装有滑轮,且所述滑轮可在滑行轨道内移动,所述第二调节杆一端活动连接底盘,另一端连接第二调节杆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杆另一端旋转连接固定架,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路控制模块和牵引调节装置,所述牵引调节装置通过电路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本技术的动力车,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包括主控模块、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压力感应单元、运行状态检测单元、马力调节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主控模块、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动力车,所述第二调节杆长度小于底盘和固定架长度。根据本技术的动力车,所述第三调节杆宽度小于第一调节杆宽度,且所述第一调节杆内部有可容纳第三调节杆的空间。根据本技术的动力车,所述第三调节杆通过弹簧连接第一调节杆内部,且所述第三调节杆上安装有钢丝,所述第一调节杆内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钢丝两端分别连接旋转轴和第三调节杆。根据本技术的动力车,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与所述第一调节杆一端的半齿轮相啮合。根据本技术的动力车,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板和显示器,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控制按钮和急停键,所述显示器电性连接控制面板。根据本技术的动力车,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位于固定架下方的两个万象轮和两个动力轮,所述动力轮电性连接牵引调节装置。根据本技术的动力车,所述牵引调节装置安装有调节把手。根据本技术的动力车,所述滑轮安装有固定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车,所述动力车包括承载装置、控制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底盘、固定架和调节装置,能够在盛装物品的同时,对物品进行升降和倾倒。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三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一端安装有半齿轮,动力齿轮通过半齿轮为第一调节杆提供动力,使其能进行移动,另一端连接第三调节杆。所述所述底盘内安装有滑行轨道,所述第二调节杆两端安装有滑轮,且所述滑轮可在滑行轨道内移动。在升降过程中,第二调节杆通过滑轮在滑行轨道内的移动,带动底盘进行升降。所述第二调节杆一端活动连接底盘,另一端连接第二调节杆一端,在倾倒物品时,保证底盘能够进行倾斜。所述第二调节杆另一端旋转连接固定架。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路控制模块和牵引调节装置,所述牵引调节装置通过电路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能够对动力车的运行以及马力大小进行调节和检测,便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进行调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运输物品时可以对物品进行升降,便于在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取放,同时对于大型不易移动的物品,可以进行倾倒,方便用户在不同环境下针对不用物品的运输,节省人力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时本技术中电路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承载装置上升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承载装置倾倒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承托装置,11-底盘,111-万象轮,112-动力轮,12-固定架,13-调节装置,131-第一调节杆,132-第二调节杆,133-第三调节杆,134-半齿轮,14-滑轮,15-钢丝,16-动力齿轮,17-弹簧,18-旋转轴,19-旋转柱,2-控制装置,21-控制按钮,22-显示器,3-动力装置,31-牵引调节装置,32-调节把手,33-检测模块,331-压力感应单元,332-运行状态检测单元,333-马力调节单元,334-驱动单元,34-报警模块,35-主控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车,该动力车包括承载装置1、控制装置2和动力装置3,所述承载装置1包括底盘11、固定架12和调节装置13,能够在盛装物品的同时,对物品进行升降和倾倒,所述调节装置13包括第一调节杆131、第二调节杆132和第三调节杆133,所述第一调节杆131一端安装有半齿轮134,动力齿轮16通过半齿轮134为第一调节杆131提供动力,使其能进行移动,另一端连接第三调节杆133,所述底盘11内安装有滑行轨道,所述第二调节杆132两端安装有滑轮14,且所述滑轮14可在滑行轨道内移动,在升降过程中,第二调节杆132通过滑轮14在滑行轨道内的移动,带动底盘11进行升降,所述第二调节杆132一端活动连接底盘11,另一端连接第二调节杆132一端,在倾倒物品时,保证底盘11能够进行倾斜,所述第二调节杆132另一端旋转连接固定架12,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电路控制模块和牵引调节装置31,所述牵引调节装置31通过电路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装置2,能够对动力车的运行以及马力大小进行调节和检测,便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进行调节。优选的是,本技术的第三调节杆133通过弹簧连接第一调节杆131内部,且所述第三调节杆133上安装有钢丝15,所述第一调节杆131内部安装有旋转轴18,所述钢丝15两端分别连接旋转轴18和第三调节杆133,可以通过旋转轴18将钢丝15旋转至旋转轴18上,然后通过钢丝15拉动第三调节杆133在第一调节杆131内部的空间内移动。另外,本技术的固定架12上安装有动力齿轮16,所述动力齿轮16与所述第一调节杆131一端的半齿轮134相啮合,动力齿轮16旋转为第一调节杆131提供动力,使其能进行旋转式运动。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控制装置2包括控制面板和显示器22,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控制按钮21和急停键,所述显示器22电性连接控制面板,可以对动力车进行控制,同时用户可以通过急停键来处理意外情况的发生。更好的,本技术的滑轮14安装有固定装置,可以固定滑轮14使其不能移动,从而为第二调节杆132提供支点,使第二调节杆132能够沿滑轮14做旋转运动。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将所运输的物品放置在底盘11上,动力车内安装有电路控制模块,电路控制模块包括主控模块35、检测模块33和报警模块34,所述检测模块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动力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车包括承载装置、控制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底盘、固定架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三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一端安装有半齿轮,另一端连接第三调节杆;所述底盘内安装有滑行轨道,所述第二调节杆两端安装有滑轮,且所述滑轮可在滑行轨道内移动,所述第二调节杆一端活动连接底盘,另一端连接第二调节杆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杆另一端旋转连接固定架;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路控制模块和牵引调节装置,所述牵引调节装置通过电路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车包括承载装置、控制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底盘、固定架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三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一端安装有半齿轮,另一端连接第三调节杆;所述底盘内安装有滑行轨道,所述第二调节杆两端安装有滑轮,且所述滑轮可在滑行轨道内移动,所述第二调节杆一端活动连接底盘,另一端连接第二调节杆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杆另一端旋转连接固定架;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路控制模块和牵引调节装置,所述牵引调节装置通过电路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包括主控模块、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压力感应单元、运行状态检测单元、马力调节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主控模块、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分别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杆长度小于底盘和固定架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车,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侯福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寿光万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