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装置和缓冲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6521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装置和缓冲系统,涉及管道领域,达到了降低水击对管道的影响,从而减少管壁厚度,节约材料使用,降低成本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缓冲装置,包括:管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流入口,所述第二端设有流出口,所述管体内具有腔体,所述腔体内径大于所述流入口和所述流出口直径,所述腔体内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具有通道,所述通道用于连通所述流入口和所述流出口;所述缓冲件为弹性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防止水击现象对管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冲装置和缓冲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装置和缓冲系统。
技术介绍
管道是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管道可能承受许多种外力的作用,包括本身的重量、流体作用在管端的推力、风雪载荷、土壤压力、热胀冷缩引起的热应力、振动载荷和地震灾害等。为了保证管道的强度和刚度,必须设置各种支(吊)架,更重要是的选择管道的材料和壁厚。流体在稳定流动时,管道受力稳定,在有压管道中,液体流速发生急剧变化所引起的压强大幅度波动的现象,称之为水击。水击是在管道下游的设备突然关闭、减速或者上游水流突然增大,使得流体在下游设备的进口侧产生高压波,对管道和设备造成损伤。在现有技术中,防止水击导致的管道损坏方式一般是增大管道强度,而增加管道强度通常是通过增加管道壁厚来达到增加承压能力的效果,这使得管道材料浪费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冲装置和缓冲系统,主要目的是降低水击对管道的影响,从而减少管壁厚度,节约材料使用,降低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冲装置,包括:管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流入口,所述第二端设有流出口,所述管体内具有腔体,所述腔体内径大于所述流入口和所述流出口直径,所述腔体内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具有通道,所述通道用于连通所述流入口和所述流出口;所述缓冲件为弹性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涂有润滑涂层。进一步的,所述管体分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槽管,每个所述槽管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均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具有多个螺孔;所述第三端上设有多个连接件,向所述槽管槽口外延伸,所述第四端上设有多个连接孔,用于卡接所述连接件,一个所述槽管上的多个所述连接件和另一个所述槽管上的多个所述连接孔一一对应。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为橡胶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为硅胶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为气囊。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缓冲系统,包括:管道、如上所述的缓冲装置和下级设备,所述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流入口,所述流出口连接于所述下级设备。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和所述缓冲装置之间为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和所述缓冲装置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缓冲装置,包括:管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具有流入口,第二端设有流出口,管体内具有腔体,腔体内径大于流入口和流出口直径,腔体内设有缓冲件,缓冲件具有通道,通道用于连通流入口和流出口;缓冲件为弹性材料。在现有技术中,防止水击导致的管道损坏方式一般是增大管道强度,而增加管道强度通常是通过增加管道壁厚来达到增加承压能力的效果,这使得管道材料浪费较为严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腔体内径大于流入口和流出口直径,且在腔体内设有缓冲件,流体在流出口发生压力突变,流体在通道内挤压缓冲件,缓冲件在腔体内产生形变增加通道的直径,对流体压力进行缓冲卸力,使得管体受到保护,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所需时间和成本,同时通常管道较长,增加管壁厚度所需材料较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管体虽外径明显大于管道,但壁厚小于现有技术,仍旧能够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缓冲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缓冲装置的左视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缓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缓冲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所示,一种缓冲装置,包括:管体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上述第一端11具有流入口13,上述第二端12设有流出口14,上述管体1内具有腔体,上述腔体内径大于上述流入口13和上述流出口14直径,上述腔体内设有缓冲件2,上述缓冲件2具有通道21,上述通道21用于连通上述流入口13和上述流出口14;上述缓冲件2为弹性材料。使用弹性材料作为上述缓冲件2,才能够在压力增大时进行弹性形变,并在压力平衡时恢复,从而可以反复使用,无需经常更换。以下通过本实施例中缓冲装置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缓冲装置:正常工作时,流体从给上述流入口13进入上述通道21,并从上述流出口14流出;当上述流入口13流速突然增加、上述流出口14流速降低或者关闭时,上述通道21内压力增加,挤压上述缓冲件2并产生形变,使得上述通道21体积变大,降低上述管体1承受压力;当压力降低到正常状态时,上述缓冲件2回复为原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缓冲装置,包括:管体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第一端11具有流入口13,第二端12设有流出口14,管体1内具有腔体,腔体内径大于流入口13和流出口14直径,腔体内设有缓冲件2,缓冲件2具有通道21,通道21用于连通流入口13和流出口14;缓冲件2为弹性材料。在现有技术中,防止水击导致的管道损坏方式一般是增大管道强度,而增加管道强度通常是通过增加管道壁厚来达到增加承压能力的效果,这使得管道材料浪费较为严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腔体内径大于流入口13和流出口14直径,且在腔体内设有缓冲件2,流体在流出口14发生压力突变,流体在通道21内挤压缓冲件2,缓冲件2在腔体内产生形变增加通道21的直径,对流体压力进行缓冲卸力,使得管体1受到保护,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所需时间和成本,同时通常管道较长,增加管壁厚度所需材料较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管体1虽外径明显大于管道,但壁厚小于现有技术,仍旧能够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减小流体流动的阻力,具体的,上述缓冲件2涂有润滑涂层。上述通道21是光滑的,但是有压力就有阻力,使用上述润滑涂层一方面能够降低上述缓冲件2的表面摩擦因数,从而减小流体在上述通道21内的阻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上述缓冲件2表面的润滑性和耐磨性,从而延长上述缓冲件2的使用寿命。同时涂层使用方便,注意润滑涂层的补充可以无需频繁更换上述缓冲件2。如图2、图3所示,为了便于制造、安装和后期维护,具体的,上述管体1分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槽管15,每个上述槽管15具有相对的第三端16和第四端17,上述第三端16和上述第四端17均设有延伸部18,上述延伸部18上具有多个螺孔19;上述第三端16上设有多个连接件110,向上述槽管15槽口外延伸,上述第四端17上设有多个连接孔111,用于卡接上述连接件110,一个上述槽管15上的多个上述连接件110和另一个上述槽管15上的多个上述连接孔111一一对应。这样使得上述管体1能够打开,相比一体成型的制造更加简单,尤其是放置上述缓冲件2,同时将上述两个槽管15打开便能够维护或者更换上述缓冲件2。而上述缓冲件2不仅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同样还可以由两个弧形槽相对拼成,但非一体成型需注意密封性能,防止流体在通过上述通道21时从拼接处流出。而上述螺孔19是使用螺栓进行固定的较为简单方便的固定方式,其余能够达到固定密封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缓冲装置和缓冲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流入口,所述第二端设有流出口,所述管体内具有腔体,所述腔体内径大于所述流入口和所述流出口直径,所述腔体内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具有通道,所述通道用于连通所述流入口和所述流出口;所述缓冲件为弹性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流入口,所述第二端设有流出口,所述管体内具有腔体,所述腔体内径大于所述流入口和所述流出口直径,所述腔体内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具有通道,所述通道用于连通所述流入口和所述流出口;所述缓冲件为弹性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涂有润滑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分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槽管,每个所述槽管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均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具有多个螺孔;所述第三端上设有多个连接件,向所述槽管槽口外延伸,所述第四端上设有多个连接孔,用于卡接所述连接件,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博白云岗曹彪卢震林彭致功王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