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式消能除沙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35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工建筑物消能防冲技术领域,是一种厢式消能除沙池,包括衔接段和消能除沙段,消能除沙段包括底板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厢式消能除沙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工建筑物消能防冲
,是一种厢式消能除沙池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利水电开发建设
,过水建筑物的下游消能防冲技术,一直是坝工界极为关注的重点

特别是当过水建筑物处于地质条件相对薄弱的地段,下游消能防冲技术的作用更为凸显

目前,坝工界多采用向消能池内抛石的方法达到消能的目的,然而这种消能方式,存在如下弊端:首先,抛石粒径的选择难以适应连续且不同流量的多种洪水过程的消能;其次,无法及时补充和恢复被水流冲出消能池的抛石;再次,被水流冲走的抛石会加速下游河床的淤积

造成河道变形失稳

为此,亟需设计一个全新的消能技术手段,加速解决坝工消能问题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消能技术手段,加速解决坝工消能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厢式消能除沙池,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抛石消能方式存在抛石粒径的选择难以适应连续且不同流量的多种洪水过程的消能,无法及时补充和恢复被水流冲出消能池的抛石,被水流冲走的抛石会加速下游河床的淤积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厢式消能除沙池,衔接段包括引渠底板

引渠边墙

底板一和扩散扭面,引渠边墙的底部和引渠底板相连接,引渠边墙的下游与扩散扭面的上游相连接,引渠底板的下游和底板一的上游相连接,扩散扭面的底部和底板一相连接,消能除沙段包括底板二

侧墙

挡水溢流墙

溢流口

消能分水墙

排沙闸和输水闸,侧墙的上游与扩散扭面的下游相连接,侧墙底部与底板二相连接,底板二的上游和底板一的下游相连接,底板二上左右间隔设有若干块消能分水墙,每块消能分水墙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块挡水溢流墙的上游相连接,挡水溢流墙的底部与底板二相连接,溢流口设在挡水溢流墙的上部,每块消能分水墙

连接在该块消能分水墙的左右两端的两块挡水溢流墙和底板二组成一个消能输水槽,消能输水槽的下游设有输水闸,相邻两个消能输水槽的相邻两块挡水溢流墙和底板二组成一个消能除沙厢,最左侧一块挡水溢流墙

左侧侧墙和底板二组成一个消能除沙厢,最右侧一块挡水溢流墙

右侧侧墙和底板二组成一个消能除沙厢,消能除沙厢的下游设有排沙闸

[0005]下述是对上述专利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说明:上述底板二可包括坡面段和平面段,坡面段的上游和底板一的下游相连接,平面段的上游和坡面段的下游相连接,坡面段高度由其上游至下游依次增大,排沙闸和输水闸均位于平面段上方且靠近坡面段的下游

[0006]上述底板二上可左右均匀间隔设有3块消能分水墙

[0007]上述对应排沙闸和输水闸位置的消能除沙段顶部可设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有排沙闸启闭机和输水闸启闭机

[0008]上述排沙闸和输水闸可排布在同一条轴线上或两条平行轴线上

[0009]上述消能分水墙和消能输水槽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按奇数项设置;消能除沙厢的数量,可以根据水利工程下泄流量

流速等参数进行偶数项选择

[0010]上述消能除沙厢的长度,可根据水利工程的下泄流量

流速等参数进行加长或缩短;所述消能除沙池,具有自动除沙功能,将来水裹挟的沉淀沙石,集中排出,且其内部无任何抛填物

[0011]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在来水进入厢式消能除沙池的瞬间,通过消能分水墙,对水流实现了第一次碰撞物体消能;当水流进入消能除沙厢后,对来水实现了第一次自我碰撞消能;由于设置的溢流口是侧向的,当水流通过溢流口时,两侧向溢流口就会产生相向水流,这样水流在通过溢流口时,实现了第二次自我碰撞消能;即,当水流经过厢式消能除沙池时,水流全程经过三次消能,消能效果好,无需再通过向池内抛石的方式来进行消能,由此彻底的消除了抛石粒径的选择难以适应连续且不同流量的多种洪水过程的消能

无法及时补充和恢复被水流冲出消能池的抛石及被水流冲走的抛石会加速下游河床的淤积的问题,同时有效的改善了过去常规消力池内部的流态特性,使消力池内部的消能效果更好,另外该厢式消能除沙池它不仅消能,并且还能将来水裹挟的沙石沉积下来,集中排泄至下游

本申请维护成本低

易建造

应用广泛,不仅适用于引水灌溉消能领域,也适用于中小型发电消能领域,特别是对高泥沙含量的季节性河流,具有其他消能方式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

[0012]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技术在于:利用消能分水墙

消能除沙厢

消能输水槽,加速水体之间内部碰撞,实现水能自身消耗,大幅度削减水能对下游河床的冲刷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为附图1中沿
A

A
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侧墙,2为消能分水墙,3为挡水溢流墙,4为溢流口,5为排沙闸,6为消能除沙厢,7为输水闸,8为消能输水槽,9为引渠段底板,
10
为引渠段边墙,
11
为底板一,
12
为扩散扭面,
13
为坡面段,
14
为平面段,
15
为工作平台,
16
为排沙闸启闭机,
17
为输水闸启闭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中的水流方向来进行描述的,如:进水方向为上游,出水方向为下游,面向下游左手方向为左侧,右手方向为右侧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3所示,该厢式消能除沙池包括衔接段和消能除沙段,衔接段包括引渠底板
9、
引渠边墙
10、
底板一
11
和扩散扭面
12
,引渠边墙
10
的底部和引渠底板9相连接,引渠边墙
10
的下游与扩散扭面
12
的上游相连接,引渠底板9的下游和底板一
11
的上游相连接,扩散
扭面
12
的底部和底板一
11
相连接,消能除沙段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厢式消能除沙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衔接段和消能除沙段,衔接段包括引渠底板

引渠边墙

底板一和扩散扭面,引渠边墙的底部和引渠底板相连接,引渠边墙的下游与扩散扭面的上游相连接,引渠底板的下游和底板一的上游相连接,扩散扭面的底部和底板一相连接,消能除沙段包括底板二

侧墙

挡水溢流墙

溢流口

消能分水墙

排沙闸和输水闸,侧墙的上游与扩散扭面的下游相连接,侧墙底部与底板二相连接,底板二的上游和底板一的下游相连接,底板二上左右间隔设有若干块消能分水墙,每块消能分水墙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块挡水溢流墙的上游相连接,挡水溢流墙的底部与底板二相连接,溢流口设在挡水溢流墙的上部,每块消能分水墙

连接在该块消能分水墙的左右两端的两块挡水溢流墙和底板二组成一个消能输水槽,消能输水槽的下游设有输水闸,相邻两个消能输水槽的相邻两块挡水溢流墙和底板二组成一个消能除沙厢,最左侧一块挡水溢流墙

左侧侧墙和底板二组成一个消能除沙厢,最右侧一块挡水溢流墙

右侧侧墙和底板二组成一个消能除沙厢,消能除沙厢的下游设有排沙闸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峰耿凡坤戚印鑫吴艳张治山李财弟李娟尹辉衡旭刘敏杰吴洪源李丽玉苏音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