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置式环锭复合纺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3840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1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置式环锭复合纺纱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采用在环锭细纱机的每一个牵伸机构对应的摇架前端设置长丝前置喂入装置,从长丝筒装上退绕下来的长丝F1、长丝F2,经导丝装置进入长丝前置喂入装置,直接喂入到环锭纺纱成纱区,与前罗拉钳口输出的短纤维须条进行汇合加捻,加捻形成的复合纱线经导纱钩、钢领、钢丝圈,最后卷绕到纱管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消除了长丝从环锭细纱机前罗拉钳口后端喂入时,产生磨损胶辊和罗拉的现象,实现了长丝与短纤维须条进行多方位、立体式抱缠加捻纺纱。在实际生产中成本低,不产生有害物质和安全隐患,同时设备改造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Front type ring spindle composite spinn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ront ring type compound spinning method,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xtile processing. By setting the filaments in each drawing mechanism of ring spinning frame cradle front front feeding device, the filament barrel unwound the filament, filament F1 F2, the guide wire device into the filament pre feeding device, directly fed to the ring spinning yarn, short fiber jaw output with the front roller to a confluence of twisting, composite yarn formed by twisting yarn, ring and traveler finally wound on the bobbi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eliminating the filament from the ring spinning machine front roller nip back feeding, roller and roller wear phenomenon, the filament and staple fiber sliver, multi-faceted three-dimensional arms tangled twisting spinning. In actual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no harmful substance and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and simple equipment modification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环锭细纱机上,将长丝或短纤纱前置于前罗拉钳口前方,前置式喂入到环锭复合纺纱区,进行复合纺纱的方法,属于纺织加工

技术介绍
随着纺织材料的科技进步以及人们对服装面料风格款式的需求愈来愈高,对纺纱技术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各种纺纱方法层出不穷,如赛络菲尔纺、赛络纺、紧密纺、缆型纺、包芯纺、嵌入纺等等,这些纺纱方法极大地丰富了纺纱加工手段,显著提高成线品质。其中赛络菲尔纺、嵌入纺、包芯纺等纺纱方法涉及到短纤维和长丝,属于环锭长丝复合纺纱范畴。赛络菲尔纺是将一根长丝与一根粗纱须条以一定隔距喂入到前罗拉钳口,实现长丝与短纤维须条之间相互包缠成纱。包芯纱是将一根长丝从一根或两根粗纱须条中间喂入前罗拉钳口,实现短纤维为鞘、长丝为芯的纱复合线结构。美国专利号US7913483B2,公开日2010年7月1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专利名称为Embeddedtypesystempositioningspinningmethod,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方法:将两根长丝以一定间距喂入前罗拉钳口,将两根须条分别以一定间距左右对称地喂入前罗拉钳口,形成一侧的长丝与该侧短纤维须条预先包缠,然后再与另一侧预包缠后的复合纱线须条进行汇合加捻,形成结构更加复杂的复合纱线。中国专利号CN200410066146.2,公开日2005年6月29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专利名称为羊毛、长丝和氨纶三合一弹力纱的纺纱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在细纱机加装一个长丝喂入装置和一个氨纶喂入装置,氨纶经导纱孔定位,喂入在前罗拉钳口处经过正常牵伸的粗纱条须条中间,长丝也通过导纱孔直接喂入到前罗拉钳口处,最终在纺纱区长丝和中间包着氨纶的须条一起加捻,形成羊毛、长丝和氨纶三合一弹力纱。中国专利号CN200810042509.7,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专利名称为一种集聚复合纱的纺纱装置,采用该装置复合纺纱时,长丝仍旧从前罗拉钳口喂入,经集聚罗拉,最终与集聚的短纤维须条进行并合加捻成纱。中国专利号CN200310103660,公开日2004年8月18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长丝复合细纱、其制造方法、使用它的坯布·织物及复合纺纱用的开纤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在环锭细纱机上进行长短复合细纱的制造方法,是通过将合成纤维复丝电气开纤成散纤维状,然后进入前罗拉钳口与短纤维须条进行加捻复合纺纱。上述现有长丝复合纺纱方法共同特点是:将长丝从环锭细纱机前罗拉钳口后端喂入到前罗拉,与经牵伸系统牵伸后的纤维须条进行汇合加捻成纱。该特点意味着环锭长丝复合纺纱过程中,长丝要与前罗拉和前胶辊产生摩擦,常规纺纱时容易出现长丝所接触的胶辊部分磨损,超高速纺纱时,甚至出现长丝所接触的罗拉部分磨损,复合环锭纺纱器件损耗大。由前罗拉和前胶辊压持形成的前罗拉钳口,呈直线状,通常专业术语又称之为前钳口;长丝和短纤维都经前钳口喂入后,输出进入纺纱加捻区,因此不考虑纺纱段抖动因素影响,进行加捻成纱的长丝和短纤维须条时刻位于同一平面内,无法实现空间上的多方位、立体式抱缠纺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长丝复合纺纱过程中,将长丝从环锭细纱机前罗拉钳口后端喂入到前罗拉,产生磨损胶辊和罗拉现象,并无法实现长丝和短纤维在空间位置上进行多方位、立体型包缠加捻成纱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长丝避开前罗拉钳口,直接喂入到环锭复合纺纱成纱区,实现长丝与短纤维须条多方位立体式加捻成纱的环锭复合纺纱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前置式环锭复合纺纱方法,根据在环锭细纱机的每一个牵伸机构上,从粗纱筒管退绕下来的短纤维粗纱S1、短纤维粗纱S2,经双通道喇叭口,喂入由后罗拉、后皮辊、中罗拉、中下皮圈、中上皮圈、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牵伸区进行牵伸,由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前钳口输出形成短纤维须条,从长丝筒装上退绕下来的长丝F1、长丝F2,经导丝装置喂入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前钳口,由前钳口输出的长丝F1、长丝F2与前罗拉钳口输出的短纤维须条进行汇合加捻,加捻形成的复合纱线经导纱钩、钢领、钢丝圈,最后卷绕到纱管上的规律,采用在环锭细纱机的每一个牵伸机构对应的摇架前端设置长丝前置喂入装置,长丝前置喂入装置由固定架和垂直对称安装在固定架两侧安装板上的前置导向杆、过渡杆、喂入杆组成,安装板呈曲线状,前置导向杆、过渡杆、喂入杆依次从上至下按序排列,前置导向杆和过渡杆所在平面与过渡杆和喂入杆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45-150°,前置导向杆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位于第一导向槽与安装板之间,喂入杆设置有第一喂丝槽、第二喂丝槽,第二喂丝槽位于第一喂丝槽与安装板之间,第二导向槽与第二喂丝槽在同一平面上,第一导向槽与第一喂丝槽在同一平面上,从长丝筒装上退绕下来的长丝F1,经导丝装置进入长丝前置喂入装置的第一导向槽、过渡杆、第一喂丝槽,直接喂入到环锭纺纱成纱区,长丝筒装上退绕下来的长丝F2,经导丝装置进入长丝前置喂入装置的第二导向槽、过渡杆、第二喂丝槽,直接喂入到环锭纺纱成纱区,与前罗拉钳口输出的短纤维须条进行汇合加捻,加捻形成的复合纱线经导纱钩、钢领、钢丝圈,最后卷绕到纱管上。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前置式环锭复合纺纱方法,其优点在于:采用在环锭细纱机的每一个牵伸机构对应的摇架前端设置长丝前置喂入装置,长丝前置喂入装置由固定架和垂直对称安装在固定架两侧安装板上的前置导向杆、过渡杆、喂入杆组成,安装板呈曲线状,使得前置导向杆、过渡杆、喂入杆位于由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前钳口一侧;前置导向杆设置有第一向槽、第二向槽,喂入杆设置有第一喂丝槽、第二喂丝槽,从长丝筒装上退绕下来的长丝F1,经长丝前置喂入装置的第一导向槽、过渡杆、第一喂丝槽,避开前罗拉钳口直接喂入到环锭纺纱成纱区,长丝筒装上退绕下来的长丝F2,经长丝前置喂入装置的第二导向槽、过渡杆、第二喂丝槽,避开前罗拉钳口直接喂入到环锭纺纱成纱区;与此同时,短纤维粗纱S1、短纤维粗纱S2经细纱机牵伸系统牵伸后形成短纤维须条,从前罗拉钳口输出进入环锭纺纱成纱区,与长丝F1、长丝F2进行汇合加捻成纱;由于长丝F1、长丝长丝F2避开前罗拉钳口直接喂入到环锭成纱区,消除了长丝从环锭细纱机前罗拉钳口后端喂入时,产生磨损胶辊和罗拉的现象。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前置式环锭复合纺纱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短纤维粗纱S1、短纤维粗纱S2牵伸后的短纤维须条加捻握点都在前罗拉钳口线上,长丝F1、长丝F2的加捻握持点在喂入杆上,改变了以往长丝与短纤维须条从同一平面进行喂入加捻纺纱区的方式,两根长丝F1与长丝F2而是从不同于短纤维须条所在的平面进入纺纱区,与纤维须条进行汇合加捻成纱,实现了长丝与短纤维须条进行多方位、立体式抱缠加捻纺纱。本专利技术在实际生产中成本低,不产生有害物质和安全隐患,同时设备改造简单,操作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为长丝前置喂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前置式环锭复合纺纱方法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见附图。一种前置式环锭复合纺纱方法,该方法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置式环锭复合纺纱方法,在环锭细纱机的每一个牵伸机构上,从粗纱筒管退绕下来的两根短纤维粗纱S1、短纤维粗纱S2,经双通道喇叭口(1),喂入由后罗拉(3)、后皮辊(2)、中罗拉(5)、中下皮圈(6)、中上皮圈(4)、前罗拉(8)、前皮辊(7)组成的牵伸区进行牵伸形成短纤维须条,由前罗拉(8)、前皮辊(7)组成的前钳口输出,从长丝筒装上退绕下来的两根长丝F1、长丝F2,经导丝装置喂入前罗拉(8)、前皮辊(7)组成的前钳口,由前钳口输出的长丝F1、长丝F2与前罗拉钳口输出的短纤维须条进行汇合加捻,加捻形成的复合纱线经导纱钩、钢领、钢丝圈,最后卷绕到纱管上,其特征在于:在环锭细纱机的每一个牵伸机构对应的摇架前端设置长丝前置喂入装置,长丝前置喂入装置由固定架(13)和垂直对称安装在固定架(13)两侧安装板(11)上的前置导向杆(12)、过渡杆(10)、喂入杆(9)组成,安装板(11)呈曲线状,前置导向杆(12)、过渡杆(10)、喂入杆(9)依次从上至下按序排列,前置导向杆(12)和过渡杆(10)所在平面与过渡杆(10)和喂入杆(9)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45‑150°,前置导向杆(12)设有第一导向槽(14)、第二导向槽(15),第二导向槽(15)位于第一导向槽(14)与安装板(11)之间,喂入杆(9)上设置有第一喂丝槽(16)、第二喂丝槽(17),第二喂丝槽(17)位于第一喂丝槽(16)与安装板(11)之间,第二导向槽(15)与第二喂丝槽(17)在同一平面上,第一导向槽(14)与第一喂丝槽(16)在同一平面上,从长丝筒装上退绕下来的长丝F1,经导丝装置进入长丝前置喂入装置的第一导向槽(14)、过渡杆(10)、第一喂丝槽(16),直接喂入到环锭纺纱成纱区,长丝筒装上退绕下来的长丝F2,经导丝装置进入长丝前置喂入装置的第二导向槽(15)、过渡杆(10)、第二喂丝槽(17),直接喂入到环锭纺纱成纱区,与前罗拉钳口输出的短纤维须条进行汇合加捻,加捻形成的复合纱线经导纱钩、钢领、钢丝圈,最后卷绕到纱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置式环锭复合纺纱方法,在环锭细纱机的每一个牵伸机构上,从粗纱筒管退绕下来的两根短纤维粗纱S1、短纤维粗纱S2,经双通道喇叭口(1),喂入由后罗拉(3)、后皮辊(2)、中罗拉(5)、中下皮圈(6)、中上皮圈(4)、前罗拉(8)、前皮辊(7)组成的牵伸区进行牵伸形成短纤维须条,由前罗拉(8)、前皮辊(7)组成的前钳口输出,从长丝筒装上退绕下来的两根长丝F1、长丝F2,经导丝装置喂入前罗拉(8)、前皮辊(7)组成的前钳口,由前钳口输出的长丝F1、长丝F2与前罗拉钳口输出的短纤维须条进行汇合加捻,加捻形成的复合纱线经导纱钩、钢领、钢丝圈,最后卷绕到纱管上,其特征在于:在环锭细纱机的每一个牵伸机构对应的摇架前端设置长丝前置喂入装置,长丝前置喂入装置由固定架(13)和垂直对称安装在固定架(13)两侧安装板(11)上的前置导向杆(12)、过渡杆(10)、喂入杆(9)组成,安装板(11)呈曲线状,前置导向杆(12)、过渡杆(10)、喂入杆(9)依次从上至下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治刚徐卫林叶汶祥凌良仲曹根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