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凝胶微针的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丝素蛋白和酰基化透明质酸的双网络互穿水凝胶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水凝胶微针是近些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微针。其刺入皮下吸收组织液后具有溶胀而不溶解的特性,给药后可完整的从皮肤上移除,克服了固体微针在体内易断裂的风险,因此被广泛开发用于药物的持续释放或组织液的提取等,其作为胰岛素载药平台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丝素蛋白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蛋白,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优异的可加工性、以及易大规模生产等优点,成为人们开发功能化的生物医疗器械的首选材料。透明质酸是从牛眼的玻璃体中提取出的一种聚阴离子双糖,广泛存在于人的结缔组织和真皮层中,是人体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出色的保水能力和可操作性被认为是优异的水凝胶制备材料。然而,单一网络的透明质酸水凝胶往往机械性能不佳,结构稳定性较差,难以持续可控地释药,无法满足水凝胶微针作为胰岛素递送平台的需求。近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改善单网络水凝胶的力学性能,结构稳定性和功能可调控性,研究方法包括开发双网络结构,理化交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丝素蛋白和酰基化透明质酸的双网络互穿水凝胶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素蛋白和酰基化透明质酸的双网络互穿水凝胶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脱胶过程为将生丝纤维置于沸腾的且浓度为0.05wt%的Na2CO3溶液中脱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素蛋白和酰基化透明质酸的双网络互穿水凝胶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LiBr溶液的预定浓度为9.3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素蛋白和酰基化透明质酸的双网络互穿水凝胶微针的制备方法,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丝素蛋白和酰基化透明质酸的双网络互穿水凝胶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素蛋白和酰基化透明质酸的双网络互穿水凝胶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脱胶过程为将生丝纤维置于沸腾的且浓度为0.05wt%的na2co3溶液中脱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素蛋白和酰基化透明质酸的双网络互穿水凝胶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libr溶液的预定浓度为9.3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素蛋白和酰基化透明质酸的双网络互穿水凝胶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再生sf溶液的预定浓度为5.0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素蛋白和酰基化透明质酸的双网络互穿水凝胶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预定体积比为:再生sf溶液:核黄素=10~50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素蛋白和酰基化透明质酸的双网络互穿水凝胶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透明质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颖,华佳慧,张强,闫书芹,罗祖维,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