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聚芳酯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601139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3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阻燃聚芳酯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芳酯纳米纤维领域,其中,通过将PAR颗粒与阻燃剂分别经等离子体处理,得到活化PAR和活化阻燃剂;将活化PAR颗粒熔融后,加入活化阻燃剂,剪切混合得到共混熔体,经喷丝板挤出、冷却卷绕,得到初生纤维;将初生纤维剪切成短纤,以无水乙醇为介质进行球磨,得到纤维悬浮液;向纤维悬浮液中加入活化阻燃剂和引发剂进行反应,经抽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阻燃聚芳酯纳米纤维。本申请采用了一种创新的“等离子体协同活化‑熔融共混‑自由基接枝”复合工艺及阻燃剂分子级键合配方,有效解决了传统物理共混阻燃纤维在分散性、迁移性和界面结合强度方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芳酯纳米纤维,具体涉及一种阻燃聚芳酯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芳酯(par)纤维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在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汽车内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par纤维的易燃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开发阻燃par纤维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2、目前,常用的par纤维阻燃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阻燃剂分散不均: 传统物理共混方法难以实现阻燃剂在par基体中的均匀分散,导致阻燃效果不均匀,降低了阻燃效率;(2)高温易迁移:物理共混的阻燃剂在高温下容易发生迁移和析出,导致阻燃效果随时间推移而下降,降低了阻燃耐久性;(3)界面结合弱:阻燃剂与par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力较弱,容易发生界面脱粘,降低了阻燃剂的稳定性和阻燃效果;(4)阻燃效果不稳定:传统阻燃技术难以有效控制阻燃剂的添加量和分散状态,导致阻燃效果不稳定,难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5)纤维力学性能下降:阻燃剂的添加会对par纤维的力学性能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其拉伸强度、模量等性能指标。

3、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阻燃聚芳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聚芳酯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聚芳酯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与氢氧化铝按照质量比1:(0.8~1.2)混合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燃聚芳酯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处理的功率为180~250W,处理时间为5~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聚芳酯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熔融温度为320~430℃,剪切转速为200~300rpm,所述活化阻燃剂的添加量为所述活化PAR颗粒质量的2~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聚芳酯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聚芳酯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与氢氧化铝按照质量比1:(0.8~1.2)混合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燃聚芳酯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处理的功率为180~250w,处理时间为5~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聚芳酯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熔融温度为320~430℃,剪切转速为200~300rpm,所述活化阻燃剂的添加量为所述活化par颗粒质量的2~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聚芳酯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球磨的转速为450~550rpm,球磨时间为25~35min,所述初生纤维与所述无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思维陈玉平夏心钥苑博贾迎宾王罗新王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