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聚氨酯夹心泡绵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837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妆泡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聚氨酯夹心泡绵的制备方法,该多功能聚氨酯夹心泡绵包括泡绵本体,所述泡绵本体包括泡绵上部和泡绵下部,泡绵上部的边缘向外凸设有上凸缘,泡绵下部的边缘向外凸设有下凸缘,泡绵上部和泡绵下部通过上凸缘和下凸缘热压贴合;泡绵上部和泡绵下部之间设置有柔性体,所述泡绵本体至少一面贴合有TPU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泡绵本体的至少一面贴合有TPU膜,具有较佳的透气性,并能有效挡隔外界水通过支撑平面进入泡绵本体中,起到隔水、防水的作用,进而减少细菌在泡绵本体上的滋生和繁殖,延长泡绵的使用时间;并通过在泡绵上部和泡绵下部之间设置柔性体,提高了泡绵的使用柔软性和舒适性。

Multifunctional polyurethane sandwich foa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smetic foam technical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method for preparing multifunctional polyurethane foam sandwich, the multifunctional polyurethane foam sandwich including foam body, the foam body comprises upper and lower foam foam, foam upper edge is convexly provided with an upper flange, lower foam the edge is convexly provided with a flange, foam and foam on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and lower flanges pressing fitting; flexible body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 of the foam foam, the foam body at least one side bonded TPU film. The present invention by TPU film on at least one fitting foam body, has good air permeability, and can effectively blocking the outside water through the support plane into the foam body, play water, waterproof effect, thereby reducing bacteria in the global cotton 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 on the body, prolong the foam the use of time; and through the setting of flexible body foam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foam, foam using improved softness and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聚氨酯夹心泡绵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泡绵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聚氨酯夹心泡绵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优良性能而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土木建筑、石油化工、机电、船舶、医疗、农业等部门,而聚氨酯软发泡材料广泛应用于制作各种“泡绵”制品。但目前化妆用的泡绵、粉扑等,缺少具有防水、隔液的隔离层,外界水容易进入泡绵中,导致细菌在泡绵中滋生和繁殖,且外界水也降低了泡绵对化妆粉底的吸收作用,很大程度地降低了使用效果,进而导致泡绵的使用寿命很短;另外,目前的化妆泡绵、粉扑,护肤功效较差,缺乏柔软层,使柔软性较差,且目前大多泡绵本身缺少护肤的功效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聚氨酯夹心泡绵,该多功能聚氨酯夹心泡绵通过在泡绵本体的至少一面贴合有TPU膜,具有较佳的透气性,起到隔水、防水的作用,减少细菌在泡绵本体上的滋生和繁殖,延长了使用寿命,并通过在泡绵上部和泡绵下部之间设置柔性体,提高了泡绵的使用柔软性和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聚氨酯夹心泡绵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聚氨酯夹心泡绵,包括泡绵本体,所述泡绵本体包括泡绵上部和泡绵下部,泡绵上部的边缘向外凸设有上凸缘,泡绵下部的边缘向外凸设有下凸缘,泡绵上部和泡绵下部通过上凸缘和下凸缘热压贴合;泡绵上部和泡绵下部之间设置有柔性体,所述泡绵本体至少一面贴合有TPU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泡绵本体的至少一面贴合有TPU膜,具有较佳的透气性,起到隔水、防水的作用,减少细菌在泡绵本体上的滋生和繁殖,延长了使用寿命,并通过在泡绵上部和泡绵下部之间设置柔性体,提高了泡绵的使用柔软性和舒适性,提高了泡绵的使用效果。优选的,所述聚氨酯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氨酯预聚物60-70份表面活性剂5-15份增硬剂5-10份功能成份15-25份发泡剂2-8份水25-35份。本专利技术的泡绵本体通过采用上述原料,并严格控制各原料的用量,各原料之间相互协同反应,整体制得的泡绵本体具有较佳的亲水性、亲肤性和柔软度;通过采用发泡剂,使制得的泡绵本体的泡孔细密均匀,提高了泡绵的亲粉性;通过采用增硬剂,使制得的泡绵本体具有较佳的定型性和回弹性,不易变形;通过采用功能成分,使泡绵本身具有护肤功效,丰富了泡绵的使用效果。优选的,所述聚氨酯预聚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甲苯二异氰酸酯多元醇预聚物25-40份、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多元醇预聚物20-30份、硬脂基醚2-8份、嘉兰丹1-3份和碳酸钙1-3份。本专利技术的聚氨酯预聚物通过采用上述原料,并严格控制各原料的用量,能使制得的聚氨酯预聚物具有较佳的稳定性和抗菌性,采用的硬脂基醚作为非离子醇醚乳化剂,具有优异的乳化力,极佳的皮肤亲和性,采用的嘉兰丹作为抗菌剂,无毒无害,对人体皮肤无伤害,且提高了预聚物的抗菌作用,使制得的泡绵不易滋生细菌或繁殖细菌;且上述预聚物原料能与泡绵的其他原料相互配合、协同反应,使制得的泡绵具有较佳的亲粉性和亲肤性。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发泡剂是由偶氮二甲酰胺、偶氮异丁腈、偶氮二碳酸二异丙酯、对甲苯磺酰肼和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硬剂是由1,4-丁二醇和一缩二乙二醇以重量份为1.5-2.5:1组成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原料作为表面活性剂,稳定性好,易与其他原料相互作用,且不产生副作用,通过相互协同反应使制得的泡绵本体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亲粉性,回弹性高,不易变形;其中,所述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包括有丙二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丙三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丙三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式共聚物、乙二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式聚醚、聚硅氧烷聚醚共聚物等。更为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以重量比2.5-3.5:1.2-1.8:1组成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原料作为发泡剂,发泡能力强,稳定性好,易与其他原料相互作用,且不产生副作用,通过相互协同反应使制得的泡绵本体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亲粉性,回弹性高,不易变形,能使泡绵本体的发泡密度在0.01-0.05g/cm3,且对甲苯磺酰肼和碳酸氢钠需一并共用。更为优选的,所述发泡剂是由氮二甲酰胺、对甲苯磺酰肼和碳酸氢钠以重量比1:1.5-2.5:1.0-1.5组成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原料作为增硬剂,稳定性好,易与其他原料相互作用,且不产生副作用,通过相互协同反应使制得的泡绵本体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亲粉性,回弹性高,不易变形。优选的,所述功能成份由植物提取物和精油以重量比1.5-2.5:1组成;所述植物提取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海藻提取物0.1-1.0份,芦荟提取物0.5-1.5份,金银花提取物0.8-1.2份,香榧提取物0.5-1.0份;所述精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茶树精油1.2-1.8份,薰衣草精油0.8-1.2份,檀香精油0.3-0.8份。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植物提取物与精油的混合物作为功能成分,并严格控制植物提取物与精油的混合比例及各原料成分的用量,能使制得的泡绵具有护肤的效果,并能舒缓情绪、缓解压力,丰富聚氨酯泡绵的使用功能和使用效果。优选的,所述柔性体为硅胶,所述硅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硅橡胶90-125份硅烷助剂10-18份补强剂40-60份填充剂1-3份水1-3份。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原料制备硅胶柔性体,能使制得的柔性体具有较佳的柔软性,弹性高,成本低,并进而增加了泡绵的使用柔软性和舒适性,提高了泡绵的使用效果。优选的,所述硅橡胶为有机硅橡胶;所述硅烷助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补强剂为白炭黑或陶土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填充剂为高岭土、二氧化硅、硅灰石和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有机硅橡胶作为柔性体的主要原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电性能和防水性能,耐老化性能佳,增加了柔性体的柔软性和弹性;通过采用硅烷助剂,有效提高有机硅橡胶的柔软性和老化性能,交联性强,并易于与其他原料相互配合协同反应;通过采用补强剂,有效提高有机硅橡胶的强度和弹性,易于与其他原料相互配合协同反应,整个整体体系制得的柔性体具有较佳的柔软性和弹性,进而提高了泡绵的柔软度和使用效果。更为优选的,所述硅烷助剂是由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以重量比1.5-2.5:1组成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TPU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15-3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20-35份2,2-二羟甲基丙酸10-15份扩链剂8-16份山梨醇3-7份环氧丙烷1-3份月桂酸2-8份;本专利技术的TPU膜通过采用上述原料,并严格控制各原料的用量,各原料之间相互协同反应,整体制得的TPU膜具有透气性、防水性、耐热性和加工性能,采用的二苯甲烷二异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聚氨酯夹心泡绵,包括泡绵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绵本体包括泡绵上部和泡绵下部,泡绵上部的边缘向外凸设有上凸缘,泡绵下部的边缘向外凸设有下凸缘,泡绵上部和泡绵下部通过上凸缘和下凸缘热压贴合;泡绵上部和泡绵下部之间设置有柔性体,所述泡绵本体至少一面贴合有TPU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聚氨酯夹心泡绵,包括泡绵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绵本体包括泡绵上部和泡绵下部,泡绵上部的边缘向外凸设有上凸缘,泡绵下部的边缘向外凸设有下凸缘,泡绵上部和泡绵下部通过上凸缘和下凸缘热压贴合;泡绵上部和泡绵下部之间设置有柔性体,所述泡绵本体至少一面贴合有TPU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聚氨酯夹心泡绵,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氨酯预聚物60-70份表面活性剂5-15份增硬剂5-10份功能成份15-25份发泡剂2-8份水25-3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聚氨酯夹心泡绵,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预聚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甲苯二异氰酸酯多元醇预聚物25-40份、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多元醇预聚物20-30份、硬脂基醚2-8份、嘉兰丹1-3份和碳酸钙1-3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聚氨酯夹心泡绵,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发泡剂是由偶氮二甲酰胺、偶氮异丁腈、偶氮二碳酸二异丙酯、对甲苯磺酰肼和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硬剂是由1,4-丁二醇和一缩二乙二醇以重量份为1.5-2.5:1组成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聚氨酯夹心泡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成份由植物提取物和精油以重量比1.5-2.5:1组成;所述植物提取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海藻提取物0.1-1.0份,芦荟提取物0.5-1.5份,金银花提取物0.8-1.2份,香榧提取物0.5-1.0份;所述精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茶树精油1.2-1.8份,薰衣草精油0.8-1.2份,檀香精油0.3-0.8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聚氨酯夹心泡绵,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体为硅胶,所述硅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硅橡胶90-125份硅烷助剂10-18份补强剂40-60份填充剂1-3份水1-3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聚氨酯夹心泡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橡胶为有机硅橡胶;所述硅烷助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补强剂为白炭黑或陶土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填充剂为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泰康泡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